21 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龙
小
五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
人。开元九年(721年)进士,累官至尚
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
集》。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合称为“王孟
”,他又有“诗佛”之称。前期写过一些
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
第1课时龙
小
五
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
活。苏轼曾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龙
小
五
山居秋暝
[唐]王维
“暝”是“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的意思。“
山居”是“山中居所”的意思,“秋暝”是指“秋
天的傍晚”。
山水诗
mínɡ龙
小
五
《月光曲
》
讲故事龙
小
五
古诗朗读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 // /
// / // /
// / // /
// / // /龙
小
五
古诗解读
1.喧:喧哗。
2.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3.春芳:春天的花草。
4.歇:停止,消失。
5.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龙
小
五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倩影,
清泉在山石上叮咚流淌。
译诗龙
小
五
竹林传来了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水上莲叶轻摇,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我在这样的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龙
小
五
赏析诗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 秋暝
诗的首联点明题意,这样使人一看就知
道作者所描写的是初秋时节山中雨后的晚景。
首联龙
小
五
“空山”表明山的空旷寂静,人迹
罕至,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又适逢“新
雨”过后,青山经过山雨的洗涤,愈显
苍翠;秋天的傍晚,天气是那样清新怡
人。这两句出笔自然,总写了山中雨后
的特定环境,笼罩全篇。龙
小
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的明月,高悬碧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
林洒在地上,清清的山泉从山石上潺潺流过,映
着月光,清澈,闪亮。明月、松林是静止的,泉
水是流动的,淙淙的泉水更衬托出四周的宁静。
颔联龙
小
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归浣女”与“下渔舟”是倒装。而“喧
”与“动”,既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又具有一
种生活气息。诗人着力刻画勤劳人民的淳朴生
活,正是诗人向往这种生活的自然流露,同时
也反衬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颈联龙
小
五
以动衬静,收到了艺术上相反相成
的效果。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一幅幅
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诗中有画”
的艺术特色。
明月、松、清泉
喧、动、归、下
静
动龙
小
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尽管春花凋谢,秋景还是如此美好,我
自己完全可以留在山中,长住不走。
任凭。 暗指诗人自己。龙
小
五
《楚辞·招隐士》中说:“王孙兮归来,
山中兮不可久留。”王维在这里反用其意,
觉得“山中”比“朝中”更好,山里洁净淳
朴,于是决心留下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
林的向往。这虽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
这种洁身自好的孤高情怀,却表现了封建士
大夫遭冷遇后对统治集团的一种反抗精神。龙
小
五
熟读背诵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龙
小
五
绘画诗意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也是当
时负有盛名的山水画家,苏轼曾赞:“味
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那天他散步回到住处,即兴为这
首诗配了一幅画。他画的会是什么呢?请
大家仔细读读古诗,然后猜一猜。龙
小
五
山
居
秋
暝
时间、地点、天气(背景)
景物:月、松、泉、石——静
人物:浣女归、渔舟下——动
抒情:自可留——归隐
清幽宁静
和乐恬淡
板书设计龙
小
五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第2课时龙
小
五
整体感知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给
你留下了什么
样的印象?龙
小
五
理解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哪个字表达
了诗人的情感?
诗人是通
过哪些描写突
出这个字的?龙
小
五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地
对比读一读。
冷龙
小
五
江枫渔火对愁眠
你仿佛看到
了什么?龙
小
五
江水睡了,
枫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独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龙
小
五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龙
小
五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
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张继的名字。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
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
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龙
小
五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
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
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
今晚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
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
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龙
小
五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
人也睡了。唯独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
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
去的空巢……龙
小
五
课堂小结
歌曲欣赏
《涛声依旧》龙
小
五
枫
桥
夜
泊
所见、所感
月落 乌啼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对愁眠
所闻——夜半钟声
凄
凉
愁
闷
板书设计龙
小
五
第3课时诵读导入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龙
小
五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龙
小
五
初读诗词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
更
ɡēnɡ龙
小
五
学习诗词
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联系书上
的插图和注解,想想这首词主要在
讲什么。龙
小
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作者身向何方?
榆关:山海关。
学习上阙龙
小
五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
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
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
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
一”“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
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
闻名天下。龙
小
五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关设卫,
因其依山邻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的周
长约为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
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
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
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1350延长米的明
代平原长城等建筑。龙
小
五
1961年3月4日,万里长城——山
海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
小
五
山海关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吗?你是
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是的。
身向榆关那畔行龙
小
五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
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
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
告祭,二月二十三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
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
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写作背景龙
小
五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你从“一程、一程”体会到了什么?我
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可以体会到将士们离家十分遥远,路途
艰辛。万水千山,跋山涉水,山高水长……龙
小
五
在这万水千山的长途跋涉中,他们可能
遇到什么困难?
路陡、山高、水深……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上阙的意思?龙
小
五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为什么灯还亮着?
是什么声音勾起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呢?
这样的声音在将士们听来好听吗?哪个
字告诉你不好听?你是怎么体会的?
学习下阙龙
小
五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龙
小
五
故园无此声
“故园”指哪里?想想“故园”会有什
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故园有______的______,还有______。龙
小
五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阙的意思?龙
小
五
拓展延伸
搜集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或
歌曲,读一读或唱一唱。龙
小
五
板书设计
长相思
上阕
叙事 山水漫长
写景 千帐灯
下阕
写景 风雪交加
叙事 思乡
羁旅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