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共83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11古诗三首课件1.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共83份)》

共有 83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共83份)》 共有 83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2 古诗三首第 1 课 时 第 2 课 时示 儿陆 游 宋 第 1 课 时 题 临 安 邸 林 升 宋初 读 古 诗  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 通顺。读后借助教材注释。试着说 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 边读边想:这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相同: 1.作者都是南宋的诗人。 2.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不同: 1.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题 临安邸》写的是诗人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和无限愤慨。 2. 《示儿》直接诉说自己的心事;《题临安 邸》则是借景抒情。作 者 简 介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 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有九千多首留存下 来,内容极为丰富,大多抒发 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 判当时统治阶级的屈辱求和, 风格雄浑豪放。背 景 介 绍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 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大好河山落 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品 悟 诗 情 示 告诉,告知。 借助注解,解读诗意,说说诗 人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元 同“原”,本来。 但 但是。 乃 你,你们。 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应该 是哪三句呢?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如果只能说两句话,应该是哪两句?  如果只能说一句话,应该是哪一句?  陆游的遗愿是什么? 告乃翁死去元知万事空 一个人临终前,一般会给儿女留下什么 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国”重于“家” “国家至上”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 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  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  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  为“家祭告慰”而“悲欢” 悲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超越个人生死 空 悲 悲 民族之情 国家之爱 超越个人情感  超越家庭悲欢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 “告乃翁”? 不可知 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 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 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 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 天动地、可泣鬼神! 告乃翁拓 展 延 伸 诗人从20岁,一直盼到85岁。这 65年间的每一天,诗人作为北宋遗民 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诗人的另一篇佳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从诗中看到 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这是怎样的泪?  他盼来了自己的军队吗?  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什么?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板 书 设 计 示 儿 遗恨深深 不见九州同 强烈愿望 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 收复失地 诗人在金兵的铁蹄下几十年如一日, 苦苦期盼、度日如年,临终还念念不忘国 家的统一。透过这份临终嘱托,你感受到 诗人一颗怎样的心? 就在陆游临终之际还在盼望统一 的时候,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王师干 什么去了呢? 题临安邸背 景 介 绍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 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 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 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 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 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压 榨;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 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 了这首《题临安邸》。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齐读诗歌,说说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 了,陆游至死没有盼到祖国的统一?你能 在这首诗中找到答案吗?暖风熏得游人醉  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 怎样的画面? 醉 这些权贵成天灯红酒绿,烂醉如泥, 如行尸走肉。暖风熏得游人醉醉  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 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 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 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直把杭州作汴州  在他们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 汴州 北宋都城汴梁,即今河南开封。 杭州只是他们逃难的地方,不是他们真 正的家。那些家伙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 作了老家汴州。 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100万, 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华的城市。北宋 画家张择端曾经把当时汴州的繁华景象画了 出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明上河图》,请大 家看一看画中的部分景象。《清明上河图》(局部) 汴州的繁华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再来 看看杭州,这些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又 成了什么样子呢?谁能用一句诗来回答? 山外青山楼外楼 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西湖周围的青山楼阁重重叠叠,风光极 其美丽。山外青山楼外楼  这些楼是谁建的? 皇帝及权贵  他们建这些楼的用途是什么? 为自己享乐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 州多美啊!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美丽的汴州, 难道还想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看到这么美丽的杭州,面对这群只知道 享受,而不顾老百姓死活的权贵,你们着急 不着急?着急什么? 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 西湖歌舞几时休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总 结 诗 篇 当这两首诗同时摆在我们面前 时,一面是权贵们寻欢作乐的场景, 一面是作为遗民代表的诗人临终前 还在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景,两幅截 然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你的眼前, 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感想? 当北方大片领土被匈奴践踏,百姓们在 匈奴的铁蹄下或背井离乡,或被奴役,过着 悲惨的生活时,西湖边还是一派歌舞升平、 纸醉金迷的景象。齐读《题临安邸》,说说 你感受到了诗人一颗怎样的心?题临安邸 虚假的繁 荣景象 青山 楼外楼 无 尽 的 隐 忧 极 大 的 愤 怒 歌舞 几时休 淫靡的精 神状态 暖风 游人醉 杭州 作汴州 荒淫腐化 醉生梦死 板 书 设 计拓 展 延 伸 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 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死不瞑目、 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他们说 些什么?课 后 作 业  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夜将 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背诵古诗。默写《示儿》。己亥杂诗 “天干”的第六位 “地支”的第十二位 己亥即1839年。 龚自珍 清 第 2 课 时 你们知道1840年的中国发生了什么 重要的事情吗? 鸦片战争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 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 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 民不聊生。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 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仁和(今浙 江杭州)人。道光年间进士。主要作 品:《己亥杂诗》《明良论》等。 作 者 简 介初 读 古 诗  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能正确 地读顺诗句,掌握朗读节奏。  说说通过自学,你能读懂什么?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想象你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品 悟 诗 情 借助注解,初步理解诗意。 生气 活力,生命力。 这里指朝气蓬 勃的局面。 万马齐喑 指社会政局毫无 生气,人们都沉 默不语,不敢发 表意见。 不拘一格 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 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理 解 诗 情 再读全诗,自己想象画面,小 组汇报交流,讨论想象到的画面。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万马万马齐喑 提到“万 马”你想到的 是什么词? 万马奔腾 万马齐鸣 看到这个词 语你眼前出现的 是怎样的场面? 这里龚自珍说的只 是大清朝的马呢?他实 际指的又是什么?从哪 里看出来的? 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这“举国上下”包括哪些人? 君、官、民……  又是怎样的死气沉沉呢?结合课前搜集 到的资料说一说。万 马 齐 喑 看到这一切,用一个词说说你此刻的心情。 悲哀、愤恨……  这悲愤交加的情绪同样也翻滚在龚自珍的 脑海,他选择了最能表达他此刻心情的一 个字:“哀”。  大家再次读一读这句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 他希望的“九州生气”是怎样的?用 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 国泰民安、生机勃勃、安居乐业……  “风雷”是巨大的社会变革,你希望 这风雷涤去什么?唤醒什么? 九州生气 盼望着“九州生气”,可偏偏生活在这 样“万马齐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 感慨!带着这种深切的悲愤和满怀的激 昂合起来再读这两行诗。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 读一读这两句,我劝谁?劝什么?怎 样劝?用自己的话和表演来劝说。  结合作者写诗的社会背景,再读一读 这两句诗。感 悟 写 法 将整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这首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带着这种感 情,再读一读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 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 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作者通过创造 了“万马”“风雷”“天公”这样浩大的意 象来表达。这样“创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与 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 同又相异,也表现出龚自珍极高的艺术成就。拓 展 延 伸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课 后 作 业  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歌或 语句,抄写在作业本上。板 书 设 计 己亥杂诗 万马齐喑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政治昏暗 不拘一格 降人才 殷切期待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