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透镜和视觉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初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中第 6 节 “透镜与视觉”
第 1 课时的内容。透镜是一种简单的光学元件,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是在光现象的
基础上讲述透镜及透镜的实际应用。 透镜这节是本章的基础,为后面的知识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本节内容包括透镜的分类、主光轴和光心、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和焦距以及会作
光路图,集概念建构、规律探究和物理知识应用于一体,是充分体现物理思想方法的一节
课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光学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观察实验。我所教授的学生的总体成绩一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
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多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易接受知识,简单的实验可以让
学生们去做,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物理思维,从而建立物理概念形成物理
规律。所以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加演示实验,学生讨论完成教学内容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
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及作图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图片展示,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
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
(2)经历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2)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
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发散作用。
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作图方法。
五、教学方法
教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近视眼镜、激光、白纸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引 入 新 课
(3min)复习导入,
了解透镜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面镜是一
种不能使光透过穿过的的镜,对光起着反射作用
的光学元件。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对光起着折
射作用的光学元件----透镜。
【教师】:那么什么是透镜呢?从他的字面上就
可以理解为能使光透过穿过的一种镜,比如放大
镜、近视的同学带的近视眼镜等。同学们还能不
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透镜呢?
【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后视镜它是一种不能
使光透过穿过的镜,因此它是面镜。
【教师】:展示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的镜头
是透镜。
【教师】:那同学们能总结出透镜有哪些特点么?
【教师】:给出透镜的定义--是由透明物质(如玻
璃、水晶等)制成的一种光学元件。
【学生】:车子上的后
视 镜 、 望 远 镜 、 玻
璃......
【学生】:大多都是有
透明的材料制成的
回顾旧知实,
巩 固 学 生 的
记忆二、新 课 讲 授
(35min)
1、透镜的分类
活动一:观察放大镜和近视眼镜,用手摸摸看两
者的厚度均不均匀?若果不均匀对于放大镜来说
是中间厚还是边缘厚?对于近视眼镜是中间厚还
是边缘厚呢?
【教师】:总结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教师】:展示出六张图
【教师】:前两副图片哪一个是凸透镜哪一个是
凹透镜?
【教师】前两张都是对称的透镜,现在老师把前
两张图片遮住,后边四副不对称的透镜中那些是
凹透镜那些是凸透镜?
【教师】无论是不是规则的透镜,只要满足凸透
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就是凸透镜,满足凹透
镜的特点--中间薄边缘厚就是凹透镜。
【教师】练一练
判断那些事凸透镜那些事凹透镜?
【学生】不均匀
放大镜是中间厚边缘薄,
近视眼镜是中间薄边缘
厚
【学生】前一个是凸透
镜后一个是凹透镜
【学生】中间厚边缘薄
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
缘厚的是凹透镜
【学生】ABD 是凸透镜
CEF 是凹透镜
从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例 子 中
入手,学生可
以 直 观 的 感
受 到 不 同 透
镜的区别
想 要 强 调 的
是 不 一 定 所
以 的 凸 透 镜
和 凹 透 镜 都
是规则的,不
规 则 的 透 镜
满 足 凸 透 镜
的 特 点 -- 中
间 厚 边 缘 薄
就是凸透镜,
满 足 凹 透 镜
的 特 点 -- 中
间 薄 边 缘 厚
就是凹透镜。2、不同透镜对光
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已经可以从形态上区分出是凸透
镜还是凹透镜,那么不管是凸透镜的画法还是凹
透镜的画法都是由两个球相交或相离所构成的一
部分结构。我们先来看看凸透镜的画法:它是由
两个等大的球相交所形成的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
薄的结构,因此是凸透镜的结构。两球的球心连
接线,我们称之为凸透镜的主光轴,两球的球心
的中点位于凸透镜的中央,我们把这一点称之为
凸透镜的光心,用 O 来表示。凹透镜的画法也是
一样由两个等大的球相离所形成的的一部分中间
薄边缘厚的结构,因此是凹透镜的结构。两球的
球心连接线,我们称之为凹透镜的主光轴,两球
的球心的中点位于凹透镜的中央,我们把这一点
称之为凹透镜的光心,用 O 来表示。对于不对称
的透镜来说,是由两个不等大的球所构成的。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镜,它是对光起着
反射作用的光学元件,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透镜,
透镜对光起着折射的作用,那么透镜有两类,凹
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一样吗?我们这节课就
一起来探究,首先我们先来看凸透镜
【教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用光源对着凸透
镜照射,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凸
透镜或纸,可以看到到纸上有▁▁▁▁▁?
【教师】播放视频
【教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小而明亮的光斑呢?
凸透镜对光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我们来看一个小
实验
学 完 就 练 习
加 深 学 生 对
新 知 识 的 理
解和记忆
作 为 拓 展 的
内 容 规 范 学(1)凸透镜对光
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老师拿来了一些实验器材,
凸透镜,三束平行的激光笔,一张白纸。我们先
把纸和三束平行的激光笔固定在黑板上,你会发
现激光笔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教师】现在老师拿着一个凸透镜把他插入到平
行的三束光线中你会发现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传播
是怎样的呢?
【教师】由此实验我们可以的的出什么结论呢?
【教师】现在和老师一起来进行一遍刚才的实验
流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有光心
及主光轴,当一束平行的光线照射到凸透镜时会
使光发生折射,折射后的光线会会聚到一点,我
们把这一点称之为凸透镜的焦点由于他是由实际
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他是一个实焦点。同学们
想一想凸透镜有几焦点呢?焦点的性质是如何的
呢?
【教师】当一束平行光线从右侧射入左侧时,会
在左侧同样形成一个焦点,因此凸透镜有两个实
焦点。我们吧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成为光线用 O 来
表示。我们把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称为凸
透镜的四要素。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光路图,你会发现经
过光心的这条光线经凸透镜的折射后,折射光线
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教师】对,光心是一个特殊的位置,无论是从
哪个方向射入的光线他的传播方向是不发生改变
的?
【教师】同学们再看看焦距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
何测的焦距呢?播放视频
【学生】看视频,观察
实验现象,回答可以看
到一个小而明亮的光斑
【学生】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会聚到一点
【学生】凸透镜对光具
有会聚作用
【学生】可能回答 2 个
实焦点
生作图思维
从 生 活 中 入
手 学 生 会 比
较容易理解
通 过 做 实 验
让 学 生 得 出
结论,培养学
生 的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及 实
事求是【教师】我们该如何测量焦距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凸透镜对光
具有会聚作用。想一想:从凸透镜的焦点处发出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将会怎样传播呢?
【教师】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
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教师】总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
线将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
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请根据三条特殊光线来进行作图,老师
先示范作图规范。
【教师】进行校对
【学生】沿直线传播,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学生】用直尺测出光
心到焦点的距离
【学生】可能回答平行
于主光轴
【学生】作图(2)凹透镜对光
的作用
活动三:用光源对着凹透镜照射,拿一张白纸在
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凹透镜或纸。纸上还能得
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教师】我们带着这一问题来学习凹透镜对光线
具有怎样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
和前面一样先固定好白纸和激光笔现在老师把凹
透镜插入到三束平行光线中,仔细观察你会看到
什么实验现象?
【教师】从此实验现象中我们可得出一结论---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教师】因此,在上述活动中我们还能得到最小
最亮的光斑么?
【教师】现在和老师一起来进行一遍刚才的实验
流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凹透镜,凹透镜有光心
及主光轴,当一束平行的光线照射到凹透镜时会
使光发生折射,折射后的光线会想外发散,同学
们想一想凸透镜有 2 个实焦点。那么凹透镜有没
有焦点呢?
【教师】作向外发散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
一点,那么他是实焦点么?为什么?
【教师】对于凹透镜来说有几个焦点呢?焦点的
性质如何呢?
【教师】我们把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之为焦距用
f 来表示。
【学生】可能回答不能
【学生】光向外发散
【学生】不能,凹透镜
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不
能会聚到一点
【学生】没有
【学生】虚焦点,不是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
的
【学生】两个虚焦点
培 养 学 生 知
识 迁 移 的 能
力,根据凸透
镜 的 知 识 来
学 习 凹 透 镜
的知识【教师】因此,凹透镜的四要素-光心、主光轴、
焦点、焦距。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会发现入射光
线经过光心,经凹透镜的折射后,折射光线的传
播方向是怎样的呢?
【教师】因此光心是一个特殊的位置只要入射光
线经过光心,经凹透镜的折射后,折射光线的传
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教师】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凹透镜对光
具有发散作用。想一想:从凹透镜延长线的焦点
处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将会怎样传播
呢?
【教师】可得出一结论: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从凹
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来总结出凹透镜有
那三条特殊的光线。、
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射出,
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跟主光轴平行
【教师】请根据三条特殊光线来进行作图,老师
先示范作图规范。
【教师】进行校对
【教师】拓展:同学们都会作图了那么来判断下
下列两幅图画的对不对呢?这不是我们学过的三
条特殊光线的任意一条。
【教师】对于凹透镜来说在没有凹透镜时光线是
【学生】传播方向不发
生改变
【学生】可能说平行于
主光轴
【学生】练习作图
【学生】可能说对可能沿直线传播的,现在加上凹透镜后照射范围由小
变大了就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对于凸
透镜来说在没有凸透镜时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在加上凸透镜后照射范围由大变小了就说明凸
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会聚并不一定会交于一
点。
说不对
作 为 拓 展 知
识,让学生明
白 会 聚 不 一
定 会 交 于 一
点,发散也可
能 会 交 于 一
点
三 、 课 堂 小 结
(5min)
整 理 学 生 学
习的新知识,
帮 助 学 生 构
建知识体系四、课堂练习
1.完成下图甲、乙的光路图。
2、在图所示的各光路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3、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 )
A.凸透镜 凸面镜 B.凸面镜 凹透镜
C.凸透镜 凹透镜 D.凹透镜 凹面镜
4、你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吗?
【学生】做练习 及 时 巩 固 新
知识,加深学
生的理解,通
过 做 练 习 判
断 学 生 对 这
节 课 的 掌 握
情况
八、板书
1.透镜的分类
①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②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不同透镜对光的作用
①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②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九、作业布置
1.作业本 A 透镜和视觉(一)
2.课时特训相关练习
3.预习下节课凸透镜成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