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后练习(27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后练习(27套含答案)》 共有 2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21讲 多过程组合拳2017新题赏析 题一:如图所示,半径R=‎0.4 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0°,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光滑水平路面上紧挨C点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2 kg,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1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轨道滑行之后又滑上木板,当物块从木板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v1=‎2 m/s,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求:‎ ‎(1)物块刚到达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木板的长度。‎ 题二: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A点用一弹射装置将小滑块以某一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0.1 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B点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陷阱,C、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h=‎0.2 m,水平距离s=‎0.6 m,水平轨道AB长为L1=‎0.5 m,BC长为L2=‎1.5 m,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 m/s2。‎ ‎(1)若小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滑块在A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 ‎(2)若游戏规则为小滑块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一周离开圆形轨道后,只要不掉进陷阱即为胜出,求小滑块在A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范围。‎ 题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放在长为L=‎1.5 m的小车左端,车的上表面粗糙,物块与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直径d=‎1.8 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且直径MON竖直,车的上表面和轨道最低点高度相同,距地面高度h=‎0.65 m,开始车和物块一起以‎10 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车碰到轨道后立即停止运动,取g=‎10 m/s2,求:‎ ‎(1)小物块刚进入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落地点至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题四: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A点,随传送带运动到B点,小物块从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进入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恰能做圆周运动。已知圆弧半径R=‎0.9 m,轨道最低点为D,D点距水平面的高度=‎0.8 m。小物块离开D点后恰好垂直碰击放在水平面上E点的固定倾斜挡板。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传送带以‎5 m/s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g取‎10 m/s2),试求:‎ ‎(1)传送带AB两端的距离;‎ ‎(2)小物块经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3)倾斜挡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的正切值。‎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多过程组合拳2017新题赏析 题一:(1)50 N (2)‎‎1 m 详解:(1)对于平抛过程,根据几何关系得vB=2v0。‎ 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R(1+sin θ)=mvC2-mvB2,刚到达C点时有FC-mg=m,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有FC′=FC,可得FC′=50 N。‎ ‎(2)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1,μmg=Ma2,v1=vC-a1t,v2=a2t,‎ 对于物块和滑板整体,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mvC2-,可得L=‎1 m。‎ 题二:(1)‎3 m/s (2)‎3 m/s≤vA≤‎4 m/s或vA≥‎5 m/s 详解:(1)对从A到B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则 ‎-μmgL1=mv-mv,由B到最高点小滑块机械能守恒,则mv=2mgR+mv2。‎ 小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解得A点的速度v1=‎3 m/s。‎ ‎(2)若小滑块刚好停在C处,则从A到C由动能定理得-μmg(L1+L2)=0-mv,解得A点的速度为v2=‎4 m/s,若小滑块停在BC段,应满足‎3 m/s≤vA≤‎4 m/s。‎ 若小滑块能通过C点并恰好越过壕沟,对A到C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μmg(L1+L2)=mv-mv。‎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在竖直方向有h=gt2,在水平方向有s=v0t,解得vA=‎5 m/s。‎ 所以初速度的范围为‎3 m/s≤vA≤‎4 m/s或vA≥‎5 m/s。‎ 题三:(1)104.4 N,方向竖直向下 (2)‎‎3.4 m 详解:(1)车停止运动后取小物块为研究对象,设其到达车右端时的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得-μmgL=mv-mv,解得v1= m/s。‎ 刚进入圆轨道时,设物块受到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解得FN=104.4 N,由牛顿第三定律FN′=FN,得FN′=104.4 N,方向竖直向下。‎ ‎(2)若小物块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得mv=2mgR+mv,解得v2=‎7 m/s。‎ 设恰能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3,则mg=m,解得v3==‎3 m/s。因v2 > v3,故小物块从圆轨道最高点做平抛运动,h+d=gt2,x=v2t,联立解得x=‎4.9 m。故小物块距车左端s=x-L=‎3.4 m。‎ 题四:(1)‎1.5 m (2)60 N (3)‎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详解:(1)对小物块,在C点恰能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则m/s。由于=‎3 m/s<‎5 m/s,小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则由A到B有a=μg=‎3 m/s2,,代入数据解得=‎1.5 m。‎ ‎(2)对小物块,由C到D有,在D点,代入数据解得FN=6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 N。‎ ‎(3)小物块从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解得t=0.4 s,将小物块在E点 的速度进行分解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