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后练习(27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课后练习(27套含答案)》 共有 28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23讲 传送带2017新题赏析 题一:传送带现已广泛应用于机场、商店等公共场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如图所示,一长度L=‎7 m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30°,在电动机带动下以v=‎2 m/s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端接有一个斜面,斜面表面与传送带表面都在同一平面内。将质量m=‎2 kg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底端,物体经传送带作用后能到达斜面顶端且速度为零。若物体与传送带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g=‎10 m/s2,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体在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斜面顶端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 ‎(2)传送带上方所接的斜面长度。‎ 题二:如图所示,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为L=‎3.2 m,与水平面间夹角θ=37°,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恒为v=‎2 m/s,在上端A点无初速放置一个质量为m=‎1 kg、大小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块,它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金属块滑离传送带后,经过弯道,沿半径 R=‎0.4 m的光滑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刚好能通过最高点E,已知B、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0.5 m(g取‎10 m/s2 )。试求:‎ ‎(1)金属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 ‎(2)金属块在BCD弯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题三: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与传送带相切相连,下方的CD水平轨道与他们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的半径R=‎1.25 m,传送带长S=‎2.25 m,圆轨道OA光滑,AB与CD间的高度差为h。一滑块从O点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B点时(无论传送带是否运动),静止在CD上的长为L= m的木板(此时木板的末端在B点的正下方)在F=12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起动,此时滑块落入木板中。已知滑块与传送带的摩擦因数μ1=0.2,木板的质量M=‎1 kg,木板与CD间的摩擦因数为μ2=0.4,g取‎10 m/s2。 ‎ ‎(1)如果传送带静止,求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 ‎(2)如果传送带静止,求h的取值范围;‎ ‎(3)如果传送带可以以任意速度传动,取h=‎20 m,试判断滑块还能否落在木板上。‎ 题四: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0 m,皮带以恒定速率v=‎3.0 m/s 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m=‎1.0 kg 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B、C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与轻弹簧连接,C未连接弹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C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以初速度v0=‎3.0 m/s 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脱离弹簧后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P滑出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块A、B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2)滑块C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滑块A的初速度v0大小不相同,要使滑块C滑上传送带后总能落至地面上的同一位置,则v0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传送带2017新题赏析 题一:(1)74 J (2) m 详解:(1)对物体,先在传送带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 30°-mgsin 30°=ma,解得a=‎1 m/s2,沿斜面向上。‎ 设物体速度经过时间t与传送带相等,由v=at得t==2 s,此过程中物体通过的位移为x=at2=‎2 m<‎7 m,所以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为v=‎2 m/s。‎ 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mgLsin 30°=mv2,解得W=74 J。‎ ‎(2)物体到斜面上以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cos 30°+mgsin 30°=ma1,解得a1=‎11 m/s2,由v2=‎2a1s得s== m。‎ 题二:(1)‎2 m/s (2)3 J 详解:(1)金属块在E点时,mg=m,解得vE=‎2 m/s,在从D到E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2R=mv-mv,解得vD=‎2 m/s。‎ ‎(2)金属块刚刚放上时,有mgsin θ+μmgcos θ=ma1,解得a1=‎10 m/s2。‎ 设经位移s1达到共同速度,则v2=‎2a1s1,解得s1=‎0.2 m<‎3.2 m。继续加速过程中,有 mgsin θ-μmgcos θ=ma2,解得a2=‎2 m/s2。由s2=L-s1=‎3 m,v-v2=‎2a2s2,解得vB=‎4 m/s。在从B到D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W=mv-mv,解得W=3 J。‎ 题三:(1)‎4 m/s (2)或 (3)不能 详解:(1)滑块滑到A点的速度为v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解得vA=‎5 m/s,滑块滑过静止的传送带到达B点后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有,解得vB=‎4 m/s 。‎ ‎(2)木板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如果滑块恰好落在木板左端,需耗时t1,则有,解得t1=1 s,对应的高度,解得h1=‎5 ‎m。‎ 如果滑块恰好落在木板右端,需耗时t2,则有,解得,或,对应的,所以当时,;当,,故h的取值范围为或。‎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如果h=‎20 m,则滑块落在木板上的时间为t,则有,解得t=2 s,如果滑块落在木板左端,需要滑块有速度vB1,则有,解得vB1=‎8 m/s,由于传送带的速度足够大,所以可以让滑块一直处于加速状态,设滑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v′B1,则由动能定理有,解得v′B1= m/s<‎8 m/s,即传送带不足以使滑块获得落在木板上所需的速度,故滑块不能落在木板上。‎ 题四:(1)2.25 J (2)0.5 J (3)m/s≤v0≤m/s 详解:(1)设A和B碰撞后共同速度为v1,A、B系统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E= ,代入数据解得∆E=2.25 J。 (2)设A、B碰撞后,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A、B的速度为vB,C的速度为vC,对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碰撞后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1=2mvB+m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vC=‎2 m/s。C以vC滑上传送带,假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时与传送带共速,由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s=‎2.5 m<L,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有t= ,代入数据解得t=1 s。C在传送带上滑过的相对位移为∆s=vt-s,摩擦生热Q=μmg∆s,代入数据解得Q=0.5 J。 (3)设A的最大速度为vmax,滑块C在与弹簧分离时C的速度为vC1、A、B的速度为vB1,则C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在P点与传送带共速,有=2μgL ,解得vC1=m/s。 设A的最小速度为vmin,滑块C在与弹簧分离时C的速度为vC2、A、B的速度为vB1, 则C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在P点与传送带共速,有=2μgL ,解得vC2=‎1 m/s。 对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A、B碰撞后到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ax=2mvB1+mvC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vmax=m/s。同理解得vmin=m/s。 所以有m/s≤v0≤m/s。‎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