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能够对
速度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2、通过阅读、观察和讨论,感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有不同的方法,知道物理学中
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通过例题的学习掌握应用速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3、乐于从各种渠道搜集、估测一些物体的速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的概念
2、难点:速度图像
课前准备: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探 究
活动,总结比较
物 体 运 动 快 慢
的方法
提出问题:
1、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2、在为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
快?
二、设计方案:
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
车 A、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性比
较小车 A、B 运动快慢的方案。
讨论的参考题目有:
1、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
慢?可以有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得出:
谁先到达谁跑的快(路程相同,
时间短的快)
谁跑在前头谁跑的快(时间相
同,路程长的快)
学生讨论出方案并设计记录
表格
方案:
A、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
内,哪辆行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
行驶相同的距离,看哪辆用的时间
短。
B、记录下两辆小车行驶的时2、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
动?
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
较小车 A、B 运动快慢的方案。
讨论的参考题目有:
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
离?
2、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
离?
3、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
实验操作:
四、交流讨论:
间 t1、t2,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
距离 s,分别计算出 s/ t1、s/ t2 的
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
录下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 t 内
行驶的不同距离 s1 和 s2,分别计算
出 s1/ t、s2/ t 的比值,比较它们
的大小。
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
流。
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
到的现象,讨论比较 A、B 小车运
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
出的定性结论。
速 度 :
教 师 讲 解 速 度
概 念 并 规 范 解
题步骤
教师讲解: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
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
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
什么?
例题(课本课后作业 1)
学生自己说出公式,并自己推
导出速度的单位。说明用物理公式解决问题的规范步
骤。
学生分组实验:
让玩具小车在直木板上做快慢不变
的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测量出跟
时间相对应路程的一组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描点。
玩 具 车
行驶的时间
t(s)
玩 具 车
行驶的距离
s(m)
匀速直线
运动:通过观察
玩 具 小 车 快 慢
不 变 的 直 线 运
动,归纳出匀速
直 线 运 动 的 概
念。对比以前学
习的密度图像,
进 行 知 识 的 迁
移。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利 用 描 点 法 画 出
s—t 时间图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
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
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 s/t 是个
恒量。
板书:1. 速度的概念
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