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学练优七年级数学上(
RJ
)
教学课件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2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
理解、掌握
等式的性质
.(
重点)
2.
能正确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方程方程
.
(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1.
下列式中哪些是等式?
3
a
-
2
b
;
3;
-
a
;
2+3=5;
3×4=12;
9
x
+10 =19;
a
+
b
=
b
+
a
;
S=
r
2
.
1
;
2
abc
5
3
1
2
-
+
y
xy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A.
等式都是方程;
B.
方程都是等式;
C.
不是方程的就不是等式;
D.
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B
√
√
√
√
√
讲授新课
等式的性质
一
1.
对比天平与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把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砝码,则等号成立就可看作是天平保持两边平衡
.
等号
自主学习
2.
观察天平有什么特性?
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
天平仍然平衡
天平两边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
天平仍然平衡
等式性质
1:
天平
两边同时
天平仍然平衡
加入
拿去
相同质量的砝码
两边同时      相同的
等式
加上
减去
数
(
或式子
)
等式
仍然成立
换言之,
等式两边加
(
或减
)
同一个数
(
或式子
)
,
结果仍相等
.
若
a=b,
则
a±c
=______
b±c
合作探究
由天平性质看等式性质
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
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
结果仍相等
.
等式性质
2
:
若
a=b
,
则
ac
=______
bc
若
a=b
(
c≠
0),
则
c
c
典例精析
(2)
怎样从等式
3+
x=
1
得到等式
x=
-
2?
(3)
怎样从等式
4
x=
12
得到等式
x=
3?
(4)
怎样从等式                  得到等式
a
=
b
?
依据等式的性质
1
两边同时减
3
依据等式的性质
2
两边同时除以
4
或同乘
依据等式的性质
2
两边同时除以        或同乘
100
例
1
(1)
怎样
从
等式
x
-
5
=
y
-
5
得到
等式
x =
y
?
依据等式的性质
1
两边同时加
5
说一说
(1)
从
x = y
能不能得到
,
为什么
?
(2)
从
a+
2
=b+
2
能不能得到
a=b
,
为什么
?
(3)
从
-
3
a=
-
3
b
能不能得到
a=b
,
为什么
?
(4)
从
3
ac=
4
a
能不能得到
3
c=
4 ,
为什么
?
不能,
a
可能为
0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
例
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x
+ 7 = 26
解
:
得
两边同时减去
7 ,
x
+ 7       = 26
-
7
-
7
于是
=
x
19
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要
“
化归
”
为
“
x=a
”
的形式
.
(2)
-5
x
= 20
思考:
为使
(2)
中未知项
:
系数化为
1
,
将要用到等式的什么性质 ?
化简,得
=
得
两边同时除以
-5 ,
解
:
(2)
方程
=
-5
x
20
x
-4.
5
-
5
-
(2)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5 ,
得
化简,得
方程两边同时
,
乘
-3
得
x =
-27.
x
=-27
是原方程的解吗
?
思考
:对比
(1)
,
(3)
有什么新特点 ?
(1)
x
+ 7 =
26
当堂练习
1.
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
 
2.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
(1)
x
-
5= 6;              (2
)
0.3
x
=45;
(3)
5
x
+4=0;               (4)
A
答案:
(1)
x
=11
;
(2)
x
=150
;
课堂小结
 
1.
类比利用天平原理得出了等式的两个性质
.
2.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运用等式的性质把方程
“化归”
为最简的形式
x = a
,并注意检验
.
见
《
学练优
》
本课时练习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