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册考点训练(湘教版共41套广西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册考点训练(湘教版共41套广西版)》 共有 4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规范练9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 (2018河南豫南九校质检)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1~2题。‎ ‎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 ‎                   ‎ A.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C.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2.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无关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图中风带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即气压带、风带南移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上海昼长小于广州;巴西高原此时为夏季,高温多雨,草木茂盛;恒河流域夏季降水多,此时正值枯水期。第2题,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9‎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故选C项。第4题,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故选C项。‎ 读英国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空间分布图,完成第5~6题。‎ ‎5.从大气环流的分布来看,英国主要处在(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9‎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信风带 ‎6.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流经洋流 D.海岸特征 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英国处于40°N~60°N大陆西岸,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第6题,英国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据此完成第7~8题。‎ ‎7.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大气环流如图乙所示时(  )‎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 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 C.海河径流量变大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 答案7.C 8.B 9‎ 解析第7题,图示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这种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常称为季风辐合带。第8题,图乙中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天山此时为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径流量变小,C项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减弱,D项错。‎ 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图甲),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图乙),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很短。据此完成第9~10题。‎ 甲 乙 ‎9.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 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 ‎10.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为(  )‎ 9‎ A.干旱的荒漠环境 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 C.温凉的荒漠环境 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 答案9.A 10.A 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8、9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此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第10题,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毫米)随海拔分布图。据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C.冬季多于夏季 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 ‎12.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9‎ 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答案11.C 12.D 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结合“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可推断该地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第12题,该地1—5月同一海拔降水量逐渐减少,其原因是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增强,西风带影响减弱。‎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  )‎ 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 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 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 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 ‎14.下列年份中,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  )‎ A.1890年 B.1907年 C.1920年 D.1980年 答案13.D 14.C 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所以D项正确。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20年夏季风较强,冬季风较弱,因此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1920年,C项正确。‎ 9‎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 图2‎ 材料二 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 ‎(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9‎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解析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所以被称为“魔鬼”。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在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雨季到来。‎ ‎16.(2018广西南宁摸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下图分别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对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9‎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 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和该地纬度可知,A地位于热带,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图示A地位于非洲东部南半球赤道附近,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图中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防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防疫病等。‎ 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