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热量——能量的释放与利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科书七年级上第 7 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新课程改革把“科学探
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提倡学生在“做中学”,需要学生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
的实践,达到“学做统一”,使“活动教学”与“讲授教学”相互融合,逐步培养学生收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在上节课“呼吸作用”的概念基础
上,以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释放热量为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探究亲自体会呼吸是产生
能量的。因此本节课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学生阅读课本“生
物体释放能量的表现形式”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确定变量→引
导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方向→设计实验装置,展示试验装置→观察, 实施计划,引导分析讨
论,得出结论→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收获→“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二、实验教学分析
本节课主要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以及在人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这节课内容从学生自身的实验体验入手,容易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而且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获取知识,所以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的利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尝试设计"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能量"实验方案的
四、实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列举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的利用。
2、能力目标:初步尝试探究萌发的种子能释放能量。能应用所学的能量和呼吸相关的知
识,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新鲜果品、蔬菜贮存等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生活实际入手,
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步深入地发现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准备
用具: 保温瓶、萌发的种子、死亡的种子、干种子、温度计。
六、教学流程
2
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创设情境
学生阅读课本“生
物体释放能量的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确定变量。
引导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
方向。设计实验装,展示
试验装置。
实施计划,引导分析讨论,得
出结论
能量的利用
让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收获
“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的常
见问题。
七、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引导和组织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什么是呼吸作用?
动植物吸入_____________,呼
出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呼
吸;细胞利用_____________将
_____________分解成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同时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
学生回忆并回答。
复习提问,温
故知新,让学
生练习上节
内容,为这几
节课做铺垫。
3
_______________释放出来供生
命活动利用的过程,叫做呼吸作
用。
一、能量的表
现形式
创设情境;甲亢患者每天吃的较
多,怕热不怕冷这是为什么吗?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把呼吸比喻
为“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储
存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是
参与下分解,并释放能量,释放
出的能量主要有哪些形式呢?
学生阅读课本 P126 信息库“生
物体释放能量的表现形式”。
并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是参
与下分解,并释放能量,释放出
的能量主要有热能、光能、电能
等。
从 学 生 生 活
入手,设置情
境 , 导 入 新
课,让学生自
己阅读,自主
学习。
二、探究萌发
的种子释放
热量
(一)提出的
问题
(二)做出假
设
(三)制订计
划
(三)制订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夏收时农民把刚淋了雨的
种子堆积起来,潮湿的小麦
种子堆会热起来,为什么
呢?
2、 如果把晒干的种子,堆积起
来会发热吗?农民这样贮
藏粮食?
那么,这种情况如何用实验探究
呢?
1、 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 做出假设
3、制订计划
(1)变量如何控制,引导学生
确定自变量为种子呼吸的有(浸
泡的种子)无(干种子或煮熟的
种子)
(2)引导学生确定因变量是热
量,热量如何测量?
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质疑
1、潮湿的种子的热量是从哪里
来的等或为什么种子堆会发热
呢?
2、针对以上的问题,设想可能
的原因是什么,作出假设。
通过讨论湿种子湿有生命活力,
呼吸过程产生热量的假设,可以
允许有其他假设。
学生讨论后,确定自变量为种子
呼吸的有(浸泡的种子)无(干
种子或煮熟的种子)
学生讨论后,确定用温度计测
定,切要测定初温和最后的温度
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并引
导 学 生 产 生
疑问,带着疑
问 探 究 下 面
的内容。
如 此 设 计 是
为 了 培 养 学
生 从 生 活 中
发现问题、分
析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这样设计体
现了新课程
的教师是活
动的参与者
的理念,同时
鼓励学生完
成自己设计
的方案,也培
养了学生的
4
划
(四)实施计
划
(五)得出结
论
(六)表达交
流
(3)引导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
方向。
小组一;不同状态下的种子(干
种子、湿种子、煮熟的种子)在
相同的条件下呼吸过程中产生
的热量。
小组二、不同种类种子(湿种
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呼吸过程
中产生的热量。
(4)实验装置怎么设计,种子
呼吸产生的热量散发了怎么
办?
(5)实验中种子呼吸多长时间
为宜?
(6)怎样记录
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汇报作
出积极的评价。
展示试验装置,观察试验结
果。
引导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汇报
作出积极的评价。
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讨论后装在保温瓶中,或其他保
温作用的器皿中。引导学生想办
法用保温瓶等办法,防止热量的
散失。
观察实验过程介绍,记录试验起
始温度。
比较萌发的种子、死亡的种子、
干种子最初的温度和 24 小时
后的温度。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
针对问题,设想可能的原因是什
么,作出假设。
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创新能力。
三、能量的利
用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
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
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
式贮存在 ATP 中。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能量释放
与生命活动图
阅读课本 P116 信息库“生物体
内的能源物质——ATP,了解什
么是 ATP。
观察课本能量释放与生命活动
让学生举例,
从事例中获
取知识,培养
了学生将知
识运用于生
产、生活实践
的能力。
5
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出积极
的评价。
图
讨论:1.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
来说明能量释放与生命活动有
关吗?
2.对生物体来说,不同的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样多
吗?为什么?
小结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
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
释放出来,释放的热量可以用来
维持体温,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
形式贮存在 ATP 中,直接提供维
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归纳学习内容和学习体会
让学生自主
总结本节课
收获,培养了
学生的总结、
归纳能力和
表达能力。
DIY
用你所学的知识或上互联网
查阅资料,寻找储存蔬菜、水果
的好方法。
学生上互联网查阅资料。
学以致用
粮食的贮藏,作业:回家后将
手伸进稻草堆里或稻种堆里,
体验感觉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从学生自身的实验体验入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来自主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程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从学生自身的实验体验入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不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理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在书中实验指导下,对本实验加了对照组,(干种子,煮熟的种子),并且在实验
中从不同的小组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探究,让学生死路开阔,讨论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