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一、设计思路
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摸不着,同时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展示一些卡通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能量的作用,让学生对能量
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人体缺乏能量时往往会感觉浑身无力、饥肠辘辘等,这时我们就需要
补充食物获得能量。
那么食物中的能量在人体内是如何释放的呢?通过开展“测定呼吸频率”的学生实验让
学生探究并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论。
通过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合作设计探究方案,探究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
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并产生二氧化碳,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学生演示和教
师演示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从而对呼吸和呼吸作用进行区别,使
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呼吸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能量释放和呼吸的关系,说出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举例说出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的
利用。
2.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
呼吸有关的结论。
(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3)初步学会对呼吸作用的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能量和呼吸相关的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新鲜果品、蔬菜贮存等实
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的重点:引导学生从体验——分析——实验,建立“呼吸作用”的概念。
学习的难点:理解“呼吸作用”概念的内涵。
四、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1)观察卡通图片
(2)思考回答:汽油
为汽车提供了能量。
展示卡通图片,当汽车没油时,汽车
无法正常行驶了,汽油为汽车提供了
什么?
引发思考,激发
学习欲望,对能
量 建 立 感 性 认
识。
过渡,引
入新课主
题
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大胆猜想
人体缺乏能量时往往会感觉浑身无
力、饥肠辘辘等,这时我们该怎么
办?需要补充食物获得能量。下列食
物你会选择哪种来为你补充能量?
能量是由食物中的哪个成份提供
的?
在黑板上板书:
有机物 能量
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
呢?
设置疑问,引入
课题,激发思考
体验能量
释放与呼
吸的关系
阅读资料,谈谈如何
测呼吸频率。
学生实施实验,处理
数据,交流自己小组
的结论。
比较数据得出规律
讨论比较,得出问题
答案。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关
系密切。
人体在什么是消耗的能量是最
多的?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剧烈运动
时的感觉,也许会得到启发。出示小
资料:呼吸频率。
发动学生分组体验能量释放与
呼吸的关系。每个小组选一名男生和
一名女生,测量他们在安静、迅速起
蹲 30 秒钟、休息 2 分钟后三种状态
下的呼吸频率。
1.计算本组同学的呼吸频率的平均
值。
2.思考: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
是什么关系?
让 学 生 亲 身 体
验,从身边现象
着手,明确任务,
合作学习。
转换主题
谈谈对于人的呼吸的
看法。
体验,观察现象。
发现氧气可以助燃,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设疑:什么是呼吸?
人的呼吸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疑:吸进( )放出( )
1 探险家进入山洞,菜农进入储存菜
的地窖时都会点燃火把(图片)
2 实验:请一位同学向澄清石灰水里
吹气,观察石灰水变化。
总结:呼吸指的是人或动物吸进氧
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联系实际,引导
探究。
验证呼吸
过程中气
体的变化
分成两大组分别是及
设计以下两个探究实
验。
(一)植物呼吸消耗
氧气。
(二)植物呼吸放出
二氧化碳。
学生从实验桌上选
择需要的材料,制定
实验计划,并连接实
验装置,尝试简述实
验过程。
植物能进行呼吸吗?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植物能否吸
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一、植物呼吸消耗氧气。
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探究呼吸
是否需要氧气,制定实验计划,完成
实验装置的连接。
材料:广口瓶、燃烧匙、蜡烛、火柴、
新鲜的蔬菜等、沸水处理过的蔬菜
等。
教师演示实验结果。现象:有新鲜蔬
菜的广口瓶中的蜡烛火焰熄灭。
问:比较两样实验材料说明植物呼吸
有什么要求?
二、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
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探究呼吸
是否需要氧气,制定实验计划,完成
实验装置的连接。
材料:新鲜蔬菜、黑色塑料袋、棉线、
锥形瓶、玻璃管、橡胶管、澄清石灰
水等。
现象:装有植物的袋子放出的气体可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问:
介绍两组实验,
共同探究,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和实际动手
操作的能力。
开动脑筋,交流
讨论,排疑解答。
1. 实验中装有新鲜蔬菜的塑料袋内
壁有细小的水珠,装有空气的袋内没
有,原因是什么?
2. 装有新鲜蔬菜的塑料袋内的气体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而装有空气
的袋内没有,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要用黑色袋子?
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植物也能呼吸。
进一步深
入思考
陷入思考,积极动脑。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设疑;为什么植物在呼吸时,吸进的
是氧气,放出的却是二氧化碳?
设疑:呼吸作用与我们通常说的呼吸
是一回事吗?
联系前文,设置
疑问,引导思考。
呼吸作用
的实质
讨论问题。
1、 吸作作用的时间
(白天、黑夜)
2、 呼吸作用是指植
物吸收大气中的
(氧气),将体内
的有机物转变成
(二氧化碳)和
(水),并释放出
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能量)的过
程。
3、 呼吸作用在(活
细胞)内进行。
设疑:植物的哪些部位能够呼吸?
人和动物,植物都能呼吸,其实细胞
也能呼吸。发生在细胞中的吸收氧
气,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叫做呼吸作
用。
组织学生思考回答:
呼吸作用:生物体的细胞分解 ,
生成 和 ,同时释
放 的过程。
你能用公式的形式来概括呼吸作用
吗?
_____+ 有 机 物 ________+ 水
+_____
通过合作讨论,
培养分析问题、
协调合作、交流
表达的能力。
小结: 畅所欲言,交流收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习题巩固(略)
交流表达,自我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