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复习全套讲练(通史版44份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高考历史复习全套讲练(通史版44份有答案)》 共有 4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第十单元 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85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 题号 近代思想 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前士大夫阶层的华夷观 ‎1‎ 曾国藩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 ‎2‎ 维新思想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 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4‎ 林纾对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批评 ‎5‎ 近代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6‎ 近代中国人对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7‎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维护 ‎8‎ ‎20世纪三大 理论成果 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最本质遗产 ‎9‎ 陈独秀否定中国共产党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10‎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科学探索 ‎12‎ 综合 ‎13、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39年林则徐曾拟就给英国国王的照会一件,称:“我大皇帝抚绥中外,一视同仁”, “茶叶、大黄,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如果中国停止出口,则“夷人何以为生”,所以夷人应感谢天朝的恩德。照会最后说:“我天朝君临万国……然不忍不教而诛”,要英王“诘奸除慝,益昭恭顺之忱,共享太平之福。”材料反映(  )‎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B.林则徐深谙外交策略,对敌国恩威并施 C.林则徐浮华虚伪,虚骄自大 D.林则徐天朝上国观念浓厚,对世界了解不多 解析:D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意在突出林则徐关注西方人文地理、先进技术,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1839年”中英双方尚未开战,并非敌国,故B项错误;材料“所以夷人应感谢天朝的恩德”“我天朝君临万国……然不忍不教而诛”,更多地突显了长期的自我封闭,天朝上国观念浓厚,并非林则徐浮华虚伪,虚骄自大,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2017·湖北黄冈调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 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解析:A 材料的关键信息为“欲求自强之道”,即通过“修政事、求贤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革内政以挽救统治危机,反映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地主阶级代表曾国藩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故A项正确。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符合材料信息,但并非主旨,故B项错误;曾国藩是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材料“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反映了曾国藩的洋务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以自强,体现“西学为用”,但材料并未体现“中学为体”的主张,故C项错误;曾国藩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不可能提出资产阶级的改革主张,故D项错误。‎ ‎3.(2017·山东济南期末)“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  )‎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 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解析:C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与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故D项错误。‎ ‎4.中国近代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再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 B.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 C.近代中国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历史必然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顽固派和洋务派、顽固派和维新派的斗争 解析:C 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不能看出“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层面的过程”,A项错误;“中国人从天朝上国向正视现实的态度转变”在材料中没有反映,B项错误;依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与“西学篇”及“《新学书目提要》”的现象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做法,这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几个派别之间的斗争,D项错误。‎ ‎5.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  )‎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解析:B 根据材料中林纾反对“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认为该运动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可以得出他反对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和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的主张,故B项正确,A项错误;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 ‎6.(2017·山西临汾三模)近代有学者指出: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较过程。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就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在这里作者强调(  )‎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B.真善美的文化具有优越性 C.西学东渐具有必然性 D.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 解析:D 依据材料中观点,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文化有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的历程,在不断的尝试、比较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而不断地发展进步,可见西学东渐具有渐进性,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7.(2017·山东潍坊调研)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C 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不能表明传统文化的衰落,故A项错误;“师夷长技”不是民主宪政的探索,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人思想观念更新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为了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故C项正确;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是指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逐渐解放出来,不能全面地反映材料内容,故D项错误。‎ ‎8.(2017·江西五市八校联考)章士钊在《新时代之青年》中强调:“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主张把东西方文化“撷精取粹”“熔铸一炉”,以成为“吾国新社会研治之基”。对以上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着力捍卫传统文化 B.全盘否定西方文化 C.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主张调和东西文化 解析:A 据材料“不有旧,决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决不能迎新”可知章士钊强调只有先保存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吸收西方文化,故A项符合题意, C、D两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张把东西方文化‘撷精取粹’‘熔铸一炉’”不符,故排除。‎ ‎9.(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2016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缅怀孙中山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留给我们的最本质遗产是(  )‎ A.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B.发展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 C.改组中国国民党,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D.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 解析:D 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政体是孙中山的重大功绩,不是本质遗产,故A项错误;发展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是孙中山晚年的贡献,不够全面,故B项错误;改组中国国民党,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是孙中山晚年的贡献,不够全面,不是孙中山的本质遗产,故C项错误;孙中山的本质遗产是他留下的思想,故D项正确。‎ ‎10.(2017·山东济南二模)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理论(  )‎ A.认为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完全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 C.否定共产党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 D.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理解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C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民主革命人为地割裂为两部分,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这就否定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所以C项正确。陈独秀认为先经过资产阶级专政,才会经历无产阶级革命,说明他认为不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A项错误;这种理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项错误;这种理论属于右倾机会主义思想,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D项 错误。‎ ‎11.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  )‎ 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 解析:B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大革命失败后”“从城市的退却”“向农村的进攻”可以得知,考查的是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工农武装革命理论”,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此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故A项错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是苏俄的模式,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之路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2.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科学探索 B.表明当时国内“左”倾错误已经泛滥 C.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疑 D.中苏关系处于矛盾僵化状态 解析:A 题目中毛泽东的话强调的是:对于苏俄(联)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借鉴要结合本国国情,这是正确的理论探索,故A项正确;“左”倾是一种错误的忽视国情的思潮,故B项错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疑,只是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苏关系的状态,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河北名校联盟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三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与“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和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国学热”,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10分)‎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发展阶段及渐进、艰难的转型。第(1)问,依据材料“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概括得出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的觉悟、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三个阶段。第(2)问,根据对材料“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的分析解读,结合对材料一的理解及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所学知识,从外因、内因方面概括归纳近代中国人文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第(3)问,依据对材料“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的理解,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概括说明中国近代文化转型艰难的原因。‎ 答案:(1)三个阶段:①学术觉悟;②政治觉悟;③伦理觉悟。(6分)‎ ‎(2)历史条件:①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文化;②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9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原因: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②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10分)‎ ‎14.(2017·山东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学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 邓玉函、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 汤若望、徐光启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 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欧洲古典哲学 李之藻、傅汎际合译《谈天》‎ 建筑 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概况 鸦片 战争后 林则徐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第二次 鸦片战 争后 江南制造总局设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 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识》‎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徐建寅翻译《声学》《电学》‎ 甲午战 争后 大同译书局、译书出版社(均为自办)‎ 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 马君武翻译《卢梭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杨廷栋翻译《万法精理》‎ 民国 以后 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弑父之仇》‎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西学东渐变化发展的两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本题考查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能提取“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也能提取“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的信 息等。‎ 答案:(示例一)信息:译书内容越来越丰富。‎ 说明: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和人文知识;近代以来,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译书内容先是以西方器物,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继而侧重政治制度,民国以后偏重翻译西方思想文化。‎ ‎(示例二)信息:西学东渐主持者发生变化,其目的也随之变化。‎ 说明: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反映出其向中国传播基督教、进行殖民扩张的初衷;近代以来,主持者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19世纪60年代官方译书系统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间译书剧增,体现了救亡图存、强国御侮的时代要求。‎ ‎(示例三)信息:西学东渐中,译书的影响发生变化。‎ 说明:明末清初时,古代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科技,同时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并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有助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和社会进步。‎ ‎(提取分析“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引入、主动学习”“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等信息亦可)(12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