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7.20.1 动物的生殖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7.20.1 动物的生殖 教案

ID:671094

大小:1.44 M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一、实验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 20 章第 1 节《动物的生殖》实验部分,本节课是在介 绍完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等动物——鸟类,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 点,而观察鸡蛋的结构是学习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同时为理解人类的生殖和发育奠 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于探究鸟卵的结构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但本身抽象思维和理解能 力较弱,对本节课“鸡蛋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鸡蛋结构和功能适应环境的特点”等知识, 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利用学生原有实验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引用和创新,让学生亲 自体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实验对比等方式,使本身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直观化,教学过 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概述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体验生命诞生与物种延续的关系。 (三)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鸟卵的结构和各部分功能 教学难点:鸟卵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设计 (一)教材中已有的实验: 1、解剖(生)鸟卵并观察内部结构。 (二)延伸创新实验: 1、验证鸟卵壳的坚硬程度。 2、放大镜观察鸟卵的外表面。 3、验证鸟卵呼吸过程中气体的进出。 4、观察(熟)鸟卵的内部结构。 三、实验方法设计 1、验证鸟卵壳的坚硬程度。 过程:找几位力气比较大的男生手握紧鸡卵看是否能将其握碎。 (注意:捏握过程中不能将力度集中在某一点上) 结果:用力紧握的生鸡蛋依旧保持完整。 结论:蛋的拱形的结构,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2、观察鸟卵的外壳。 过程:提前将学生用于实验观察的鸡蛋表面用水彩笔涂上深蓝色,将表面粘浮的水分 擦拭干净。 结果:用放大镜可观察到鸟卵的表面粗糙,并有深色的黑点 结论:鸟卵的表面有供给呼吸的气孔。 3、验证(生)鸟卵呼吸过程中气体的进出 过程:将生鸡蛋放置在温水中。 结果:生鸡蛋的钝端有连续的气泡冒出。 结论:鸡蛋的卵壳表面有许多气孔,是胚胎发育获取氧气的途径。 4、观察(熟)鸟卵的内部结构。 操作目的: 对比观察生鸡蛋,煮熟的鸡蛋更易于观察内外卵壳膜及气室,卵黄和卵白界限分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外壳观察:体验活动,阅读感悟 活动方式 1、教师演示手握鸡卵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 2、分别请两名力气大的学生体验手握鸡卵;引出问题:为什么握不碎? 3、学生阅读导学案资料一; 资料一:坚固的鸡蛋 鸡蛋大家都很熟悉吧!它的外壳就是薄薄的一层壳。可是一个人握住一 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么用力,也不可能把鸡蛋给捏破。 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能这么坚固呢?是不是鸡蛋里有什么很硬的东西在 替这些鸡蛋壳承受压力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怀着极大的的兴趣 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反复做了很多实验发现: (一)“薄壳结构”: 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 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知道这个秘密之后,根据这种“薄壳结 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 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二)化学成分: 蛋壳主要由无机物构成,无机物约占蛋壳的 94%-97%,有机物约占蛋壳的 3%-6%。无机物中主要是碳酸钙(约占 93%),另有少量的碳酸镁(约占 1%)及磷 酸钙、磷酸镁。有机物中主要为蛋白质。大理石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 占 50%以上。大理石刚性好,硬度高,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 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还常用于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 料。 4、引导学生通过资料认识到:卵壳的外部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两方面使其可以 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并认识到卵壳的保护作用。 回答问题: 为什么鸟卵能够承受这么大握力(1) (2) 5、分别展示蛙卵、鱼卵、鸡卵的图片,引导学生体验鸟类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 教学意图:学生亲身体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未知的事物。初步建立鸟卵的结构 适应环境的特点 (二)呼吸观察:温水蛋壳,感受呼吸 活动方式:1、用放大镜观察用水彩笔涂色的鸡卵卵壳。 现象:卵壳表面有气孔。 2、将(生)鸡卵放入 50°C-60°C 水中; 3、观察水中鸡卵 现象:卵壳表面有连续气泡产生。 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结论: 鸡蛋的卵壳表面有许多气孔,是胚胎发育获取氧气的途径 教学意图:这个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让学生体验卵壳的结构与鸟类 适应陆地生活的关系,感受生命与呼吸的关系,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结构观察:内部结构,合作探究 准备材料:生、熟鸡蛋各一枚、镊子、剪刀、培养皿、刀片 实验过程: 1、两人一组,A 取生鸡卵、B 取熟鸡卵; 2、各自将鸡卵的钝端向上,小心地将卵壳顶端敲碎; 3、小心的剥去破碎的蛋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可以看见气室; 4、A 用剪刀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里面的物质倒入培养皿中; (注意:不要打破卵黄) 5、B 用刀片将煮熟的鸡卵从中间纵向切开; 6、对比教材 P109 页,分别观察生、熟鸡卵的内部结构 活动方式: 1、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分别对生、熟鸡卵内部结构特征进行对比; 3、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导学案上填图; 4、教师将学生完成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给以点评。 教学意图: 引领学生自己动手观察鸟卵的内部结构和认知各部分功能,是本节课的重 点。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观察的实验方法以及动手能力。 (五)升华深入:卵的形成,主题升华 活动方式: 1、 播放视频《鸡蛋的形成过程》。 教学意图:了解鸡蛋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适应环境的” 的概念, 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体验生命诞生与物种延续的关系。 (六)课堂小结:总结归纳,习题反馈 活动方式: 1、 引导学生回顾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2、 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1、右图是鸡卵图,填写图中有关结构名称和功能: 图中①是 ,是进行 的部位。 ②是 ,内贮存供胚胎发育的 。 ③是 ,内贮存 ,供胚胎发育所需的 。 ④是 ,具有 作用。 ⑤是 ,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 和 。 ⑥鸟类的胚胎在 (体外/体内)发育。 1、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卵壳 2、鸟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来自( ) A.卵黄 B.卵盘 C.气室 D.卵黄系带 3、鸡的卵中,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氧气的结构依次是( ) A.卵白和卵带 B.卵黄和气室 C.卵黄和卵白 D.卵白和气室 4、下面哪项不是卵壳的特点( ) A.无孔,起保护作用 B.有孔,能流通空气 C.和卵壳膜紧密相连 D.位于鸟卵的最外层 教学意图:生物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反馈练习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 能技巧的重要途径。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反馈练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根据课前的教学设想,基本完成了本节课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 教与学中的么一个结论不是老师的讲述,而是根据学生的亲身体验、观察、分析、思考从而得 出的。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