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概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进一步深化对照实验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完成“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学会设置对照,并尝试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知道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难点:如何有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实验活动
突破重点的方法: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突破难点的方法:①课前安排预实验。②课中教师作好简要讲解、恰当示范。
三、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内容: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处理过的叶片(20 片),酒精,碘酒,烧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
滴管,打火机
四、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以视频短片的方式导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设
计与操作部分,设置研究目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设计实验,从而构建出“黑暗处理→部分
遮光处理→酒精脱绿→滴加碘液染色→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知识链,并对实验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推测。在完成实验操作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和交流
实验操作程序和观察结果,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并归纳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欣赏图片《美丽的生物世界》 观看,思考
以图片的学习方
式,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实验目的
展示实验目的,提出实验中要
探究的两个问题:光合作用的
条件和产物
学生提出问题:植物的生
长需要光照吗?叶片必
须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
物吗?叶片在光下制造
的有机物是什么?
引导学生学会提
出问题
实验方案设
1.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
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方案汇总:①同一植
根据实验目的,
反推实验原理
计 (1)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
(2)归纳汇总实验方案
思考:(1)从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
则考虑,哪种方案更好?
(2)能将选取的实验材料直接在
阳光下照射吗?
师提示:此叶片有没有可能本身就
有有机物呢?如果有,我们该如何
去除原有的有机物,以防干扰实
验?
2. 检验叶片在光下制造的有
机物是否是淀粉
思考:如何检验淀粉?
师:能不能把碘酒直接滴在叶片
上?
师:那该如何处理呢/?
师:怎样加热处理呢?能不能对盛
酒精的烧杯直接加热呢?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叶片去除
叶绿素后,就可以滴碘液鉴定了
吗?
师用 ppt 展示实验过程
物一片遮光叶片和一片不遮
光叶片对照。②同一植物同一
片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
对照
学生分析:方案②更严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对叶
片进行暗处理
学生思考回答:碘酒,淀粉遇
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叶
片本身的颜色会对实验结果
有影响
学生看书回答:用酒精去除叶
片中的叶绿素,为了加快叶绿
素的溶解,可以对其加热处理
学生讨论回答:酒精易燃,不
能直接加热,应隔水加热
学生讨论回答:酒精可能会干
扰实验结果,所以要对叶片进
行清水漂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观看
ppt,学会实验操作
实验过程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暗
处理和遮光处理过的叶片,
分发给每个小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
验操作
实验报告:
植物部位 实验现象
叶片未遮光部分
叶片遮光部分
实验结论
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按照步骤进行实
验:
1 取叶片
2 酒精隔水加热脱色
3 清水冲洗
4 滴加碘酒
5 漂洗观察
学生完成实验后将实
验结果记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
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体验
实验过程,验证
推理过程
六、设计说明
本次实验设计采取逆推式教学探究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问题串来引导学生思考和
分析,以对实验操作思路和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把握实验的要点,突出了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最后通过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学生自己得出
实验结论,培养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