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地面上的植物
授课名称 地面上的植物(1)
教
学
目
标
设
计
知识与能力
描述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特点,说出他们的
生活习性;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桃花的结构,掌握解剖植物的
一般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与地面上植物的关系,确立保护植
物的意识。
板
书
设
计
地面上的植物
一、形形色色的植物
二、被子植物
1、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开花结果
子房壁 果皮
胚珠 种子
子
房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教学重点
桃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
被子植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桃花的结构及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教学 预设 教师活动设计(包括讲授、实
学生活动设计(包括
听讲、讨论、板演、
资源及媒体
果
实
5
环节 内容 时间 验、提问、示范、讨论等) 回答、练习等) 的利用
1 导入
3min
播放创意视频《木》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者生
产者的角色。为其他生物的生
存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据估计
地球上现有的植物大约有 35
万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
观看视频,认真
听讲,进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
2
讲授
新课
37min
一、观察形形色色的植物
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上
形形色色的植物图片,请同学
们介绍他们的生活习性和特
点。
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请召南生物社的姚季成
同学为大家做校园植物调查
报告。
三、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1、请同学们回顾植物从低等
到高等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其 中 藻 类 植 物 的 特 点 是 什
么?
根 据 平 时 积 累
的知识,向同学们介
绍 PPT 上的植物。
姚 季 成 同 学 向
大家介绍校园植物,
其他同学认真听讲。
植 物 从 低 等 到
高等分为: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藻 类 植 物 的 特
点:生活在水中,没
有根茎叶的分化。
多媒体课件
解剖刀
镊子
培养皿
杜鹃花
樱花
油菜花
凋谢的桃花
圣女果
花生
6
2、请同学们自学书本 60 页
的相关内容回答:
什 么 样 的 植 物 属 于 种 子 植
物?
种子植物可以分成哪 2 类?
根据什么划分?
我们身边常看到的花草树木、
蔬 菜 水 果 大 多 属 于 什 么 植
物?主要特征是什么?
(二)观察桃
1、展示桃树的图片,请同学
们观察它由哪些器官组成?
2、观察桃花
播放桃花解剖视屏,请同
学们辨认桃花各部分的结构。
你也来动动手,请同学解
剖杜鹃、油菜花和樱花,并完
成书本 61 页的表格。
过度:花开花谢,桃花凋谢后
剩下子房的部分,展示凋谢后
的桃花,请同学们解剖观察子
房的结构,并思考这会儿的子
房像什么?
3、观察桃的果实
用 种 子 繁 殖 后
代的植物叫做种子
植物。
根 据 种 子 外 有
没有果皮包被可分
为:裸子植物(无果
皮包被)和被子植物
(有果皮包被)。
我 们 身 边 常 看
到的花草树木、蔬菜
水果大多属于被子
植物。主要特征是能
够开花结果。
桃树由: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
认 真 观 看 视 频
认识桃花各部分的
结构。
认真解剖杜鹃、
油菜花和樱花,并完
成书本 61 页的表格。
解剖子房,认识
到子房由子房壁和
胚珠构成。并且长得
有些像一个小桃子。
果 实 由 果 皮 和
种子构成。果皮分为
外果皮、中果皮和内
7
展示桃的图片,请同学辨
认果实各部分的结构,看看果
皮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解剖果实圣女果和花生,
请同学们对比不同果实的共
性和差异。
请同学结合先前对子房的
观察和解剖,推测果实和种子
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讲解:
4、小结
PPT 展示平时吃的水果
和蔬菜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
哪些是植物的果实?那些是
植物的种子?
果皮。
果 实 的 共 同 特
征是都由果皮和种
子构成的,但是种子
的数量有所差异。
通 过 解 剖 和 观
察子房的结构,推测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
来,种子由胚珠发育
而来。
思 考 回 答 老 师
的提问。
3
本节
总结 5min
讨论: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
么?
2、被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如何?
讨论回答:被子
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由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组成。种子外有果皮
包被。
被 子 植 物 对 环
境的适应能力强。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本节课是“地面上的植物”一课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种子植物
中的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解剖
花及果实,来帮助学生形象的了解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以花为基础,
通过受精、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被子植物的特征加
8
反
思
以理解。最后通过被子植物在植物群体中数量的多少来体现被子植物强大
的陆地适应能力。
本节课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验过程中
仍然存在疑惑的状况:面对可食用的实验材料,到底用解剖刀解剖还是用
更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学到一些生物学知识,让我思考,并不知其解。作
为一名中学教师,理论知识告诉我,实验材料是不可以食用的,但从学生
的角度出发,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教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