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1 水中的动物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中的动物 10.1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1.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尝试完成“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团队合作精神;关 注我国水生动物资源的状况,形成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探究过程教材中已经完整呈现,为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提供一个整体思 路。另外相关基础性知识放在“信息库”中,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资料。“超 链接”作为辅助板块,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开拓思路,深化对教材主题内容的学习。 这样的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 前一节课学生通过教材的 6 幅图片及自己查找资料,已经初步认识到水中生物的特点是 有利于其生存的,同时,从七年级上开始就已经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且我校学生 整体素质和能力较强,因此本节课安排学生自主探究是可行的,尤其是本次实验选择的材料 是学生们日常熟识的鲫鱼,这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决策略:利用智慧课堂电子白板的标注、拖拽、视频播放等功能,使学生结合课本、微课、 活的鲫鱼实验,辨认鲫鱼的外形,运动、呼吸及感觉器官,并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总结鲫鱼适 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循序善诱突破重点。 难点:进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活动。 解决策略:在网络教学的课堂环境中,结合白板中的图片、问题及任务要求进行自主观察和小 组合作实验,借助互动平台共享实验结果,解决教学难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到当地海鲜市场购买新鲜鲫鱼。 2.录制微课《鲫鱼的形态观察》、《探究鲫鱼各鱼鳍的作用》,直观展示鲫鱼的运动以及实验 探究过程,有效利用授课时间且易达到理想实验效果。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视频《水中的动物》,请学生根据视频 将水生动物进行分类, 2.引导学生总结出水生动物共同的特征:它们 都能适应水中的生活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多种多样的水中动物, 总结共同特征。 1.谜语猜一猜: 摇 头 摆 尾 不 离 水 , 有 翅 吐 泡 不 能 飞 。 (打一动物) 有甲无盔,有眼无眉,没脚会行,有翅难飞。 (打一动物) 2.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呢? 学生猜谜语,根据谜面思考鱼类为什么可以 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图 10-2 鲫鱼的外形 2.观看微课《鲫鱼的形态观察》 3.请你与小组同学一起仔细观察自己实验台 上的透明鱼缸内的鲫鱼,看一看鱼是怎样生 活的,通过观察解答如下问题(问题用 PPT 出示) 观察 1. 认识鲫鱼的各部分名称。 (用 PPT 显示鲫鱼外形图,并用指示线让学生标注各 部分名称。) 观察 2. 鲫鱼的体色有什么特征?想一想,这 种体色与水生环境有什么关系? 观察 3. 鲫鱼的体形呈什么形态?想一想,这 种体形与水中游泳有什么关系? 观察 4. 看一看体表,再用手摸一摸,想一想 鲫鱼的体表结构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进一 步观察,分析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还有 根据提示问题仔细观察,认真动脑思考,积 极表达交流、完善补充,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1.各部分名称: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在躯干部有背鳍,腹鳍,胸鳍,尾鳍以及侧 线。 2. 背深灰色,腹银白色,是一种保护色。 3. 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适应 水中生活。 4. 体表粘滑,有鳞片覆盖,可减少游泳阻力。 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还有: A 组:鲫鱼在水里游泳靠的是鱼鳍。 B 组: 鲫鱼在水中呼吸用的是鳃。 C 组: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 准确改变游泳方向。 哪些。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注意鲫鱼在静止、前进、 转弯时各种鳍的动作的,尝试说出不同的鳍 所起的作用。 1.观看微视频《探究鲫鱼各鱼鳍的作用》 2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探究思路后, 制定具体的计划并实施实验计划,动手操作, 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强调:从珍爱小动物的角度,不能去伤害小 鱼。通过纱布条固定鱼鳍,或其他办法。 每 实验一次,要静置 1-2 分钟 否则鱼的运动会 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方案制定好了,现在请 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根据你们小组制定 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注意小组成员要有 明确分工。 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不同状态下各种鳍 的动作,相互讨论研究给出一些假设。 假设 1:鲫鱼在水中游泳靠的是 鱼鳍; 假设 2:胸鳍、腹鳍保护平衡; 假设 3:尾鳍控制方向; 探究小组活动,制定计划。不同的鱼鳍功能 不同,为节省时间,只探究胸鳍,腹鳍和尾 鳍,各小组分工探究。 制定计划: 取 2 条活鲫鱼,一条不做任何处 理,一条用纱布条和橡皮筋分别固定胸鳍和 腹鳍,另一些组固定尾鳍,固定后将鱼放回 鱼缸观察固定不同鱼鳍后鱼的运动情况。 织学生观察鱼缸里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 合的动作。质疑: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 同时张或合的呢? 你有办法证明这是在呼吸 吗? 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探究思路后, 制定具体的计划并实施实验计划,动手操作, 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探究实验的教 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案,补充完 善学生设计方案。 方案制定好了,现在请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 位,根据你们小组制定的方案,进行实验探 究,注意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 轻轻掀起鱼的鳃盖,看一看鳃的形态和颜色。 对照鱼鳃的结构放大图(用 PPT 出示)。质疑: 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研究,对本组想要 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假设: 鲫鱼能在水中完成呼吸靠的是有鳃。 制定计划. 第一种:取红墨水在鱼口边滴 1-2 滴,观察 鳃盖后方的水的颜色变化。 第二种:还可以用棉花堵在鳃盖下, 观察鱼 的生存情况。 第三种:用纱布条将鳃盖绑住,观察鱼的呼 吸变化。 实施计划:略。 得出结论:与假设一致。 轻轻掀起鱼的鳃盖观察并得出结论。 刚才,我们探究了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 器官特征,你们是不是还想知道“鲫鱼的内 部器官有哪些?” 播放视频“观察鲫鱼的内 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了鲫鱼的内部器官, 通过讨论分析得知控制鱼在不同水层停留的 部器官”,指导学生观察了解相关知识。 结构——鳔。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通 过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鱼类在形态上或生 理上都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其实, 任何一种生物都要适应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否则就会被淘汰。 1. 尝试说出了“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 的探究过程。 2.总结了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 3.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 设置情景: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问:如 果你是一条鱼,你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 中? 联系实际: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 鱼类大量死亡,(PPT 展示一些水污染严重, 鱼类大量死亡的图片) 谈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保护鱼类? 学生舍身处境,交流讨论,畅谈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水中的动物 10.1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1.体型 2.体表 3.体色 4.运动器官 5.呼吸器官 6.感觉器官 7.内部结构 教学亮点: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