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细胞的生物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草履虫的结构;
2、 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进一步练习针对问
题作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设计和科学探究,进一步熟练
科学探究的过程;
3、 收集、整合和利用课内外有关单细胞生物体的图文资料及其他
信息,体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平时教学中善于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多媒体资源,
结合课本配套的光盘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教师引导,观看图
片、动画以及视频能够很好的获取知识。
本节课在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基础上学生知道了细胞是生物体
的基本单位,产生疑问:自然界是否存在单细胞生物体?对于单细胞
生物体,因为学生在前面知识中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所以对于草
履虫结构的识记比较简单易操作。探究实验是七年级教学中的重难点,
对于不能实践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写出探究实验的过程不但发散学生
思维还能训练学生如何完整设计一份实验,体现了自然科学的教学本
质。
教学重难点:
1、 设计探究实验;
解决策略:学生在熟知探究实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2
自
学生规范语言,严格步骤,完善内容。
2、 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解决策略:首先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草履虫逃避和趋向的画面,
其次学生根据草履虫的生活习性了解哪些是有利刺激哪些是有
害刺激。
教学流程图:
导学
自学
助学
练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方法(学法):讲授、讨论、问答。
联系旧知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取长补短
完善实验
基础巩固
课外实践
知识迁移
锁定新目标
认识草履虫
设计探究实验
小组合作展示
完善实验过程
与方法
总结收获
基础练习
课外拓展
3
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数字化资源的使用
及意图
一、 复习回顾、激
趣导入:
(一)细胞是怎样构
成生物体的:(从生
物体的多层次结构
来回答)
(二)除了这些多细
胞构成的生物体以
外,地球上还有一些
生物体是由单细胞
构成的,如上节课我
们学过的酵母菌、变
形虫等。今天,老师
与同学们一起继续
探究另外一种单细
胞的生物体。请把课
本翻到 34 页。
回答问题:
学生分别从植物、动物、人
体三个角度说出生物体的多
层次结构。
白板展示植物、动
物、人体图片,帮
助学生回忆所有生
物体由最基本的单
位----细胞开始构
成生物体。
4
二、获取新知:
(一)初步了解草履虫
(读课本 P34 页第一
段文字,获取如下信
息。)
1、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2、草履虫的外形特征;
3、草履虫的运动方式;
(二)合作学习
同桌互相合作识记草
履虫的结构以及各结
构的功能,互相提问回
答。
(三)观看视频资料,
更直观的了解草履虫,
注意草履虫的生活习
性。
学生自主阅读
获取信息
三分钟时间互相考察识记
情况
学生自己观察草履虫的外
形特征并了解它的生活习
性。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学
习课本知识,为疑难突
破做铺垫。
白板展示图片,方便学
生识记。
从资源库中播放视频,
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草
履虫,为下一步的探究
实验做准备。
5
(四)合作展示:
1、第一组同桌上台,
一人拖动白板上标签
标明名称,另一人说出
具体结构对应的名称。
2、第二组同桌上台,
互相配合分别从左至
右、从上到下依次说出
每个结构对应的功能。
此 环 节台 下 学 生 做 出判
断,并对他们的正确表现
给予掌声鼓励
学生利用白板的拖动
功能将结构名称拖到
对应的位置,节省了书
写的时间,其他学生可
以直观的作出判断。
三、 探究草履虫对外
界刺激做出的反
应:
(一)师:每一种生物
都会以一定的方式来
适应它的生存环境,同
样,它也会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下面我们一
起来探究一下草履虫
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
学生集体口述: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
应。首先跟老师一起回
顾科学探究的过程:
(二)四人为一小组合
作完成这个探究实验,
写出探究过程,要求如
下:
1、实验步骤完整;
2、语言表达简练,清
晰明了;
3、大胆预设,得出结
论。
4、成员分配:①发言
代 表 ② 记 录 代 表
③补充问题回答
(三)展示环节:
个别小组上台展
示,台下学生一起订
正,教师进行补充,指
出优缺点。
(四)观看视频,对比
教师实验过程完善自
己实验步骤内容,将实
八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
论,教师巡视指导。
利用白板实物展台将
每组学生书写的探究
实验步骤展示。有助于
学生直观看出所展示
内容正误和优缺点。
7
验结果补充并作出对
比实验。
(五)实验总结:
1、有利刺激(肉汁、
培养液等),草履虫会
趋向;
2、有害刺激(浓盐水、
食醋等),草履虫会逃
避;
(六)多种实验方案:
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
象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七)P35 页讨论题,
师生共同完成。
四、单细胞生物与人类
的关系
(一)师生一起回顾酵
母菌在发酵工程方面
作用,阅读课本 P35 页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有
利单细胞生物和有害
学生与老师一起根据自己
设计实验以及视频展示,
总结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
反应,语言简练,纠正学
生不规范用语。
学生自己根据实验设计,
找出自己组内的多种实验
方案。
学生从课本获取信息,联
系前面知识归纳总结。
8
单细胞生物,并进行归
类;
(二)课件展示不同单
细胞生物体与人类的
关系。
五、总结收获:
(一)认识草履虫
(二)完成“探究草履
虫对外界刺激作出的
反应”实验设计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
类的关系
白板展示不同单细胞
的生物体,并给出文字
信息,学生了解有利和
有害的单细胞生物体。
六、课堂小练:
(一)连线题:
(1)表膜
A.收集水和含氮废物
(2)食物泡
B.进行呼吸、排出含氮
废物
学生将序号与字母正学对
应选出,教师连线。
利用白板书写笔功能
直观展示
9
(3)收集管
C.进行运动
(4)纤毛
D.排出食物残渣
(5)胞肛
E.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二)选择题:
把含有草履虫的
水倒入试管中,不久草
履虫都集中在试管的
上层,这说明草履虫在
生活中需要( )
A.阳光 B.温度
C.氧气 D.营养物质
学生集体选出正确答案
七、课外实践:
利用暑期在池塘
采集草履虫用放大镜
观察并按照自己的实
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
阅读信息,初步计划实验。
10
自己的实验结果。
八、板书设计:
9-3.单细胞的生物体
一、 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
二、 设计探究实验
三、 单细胞生物体与人类的关系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优点:(1)探究实验设计环节,学生大胆假设并推测实
验结果,小组实验设计对比优缺点总结,既发扬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又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2)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学生参与度比较高;(3)整个课堂导入环节比较好,将知识
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学生根据老师的导学自主获取知识;(4)及时恰
当的鼓励,给学生适当的眼神以及激励性语言的鼓励和全班掌声让学
生信心十足。
2、本节课的不足:(1)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略显啰嗦;(2)启
发式教学,教师引导显得急切,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