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课题
第 5 单元 第 13 章 第 1 节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土壤里的小动物(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尝试进行“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学会控制单一变量,观察
并记录实验结果,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蚯蚓等小动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养成保护蚯蚓等动物土的
情感,形成“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括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的活动中,得出实验结论。
课前准备:蚯蚓、放大镜、光滑玻璃板、毛糙琉璃板、纸板、玻璃棒、解剖盘等。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蚯蚓的多媒体展示蚯蚓的诗词:“无骨下饮黄泉水,翻身系把泥土推。若问
何物最护花,除却( )还有谁。” 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谁?它生活在哪里?
学生回答:蚯蚓,它们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
教师: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对蚯蚓的观察及一些实验来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自主先学】课文 P94 中间几节内容。思考:蚯蚓有哪些适应穴居生活的特征呢?
环节二:观察蚯蚓的形态
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里,仔细观察:
2、结合课本 P94,学会辨认前端和后端数一数,这条蚯蚓大概有多少个体节。
【交流展示】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
1.有环带的那一端为头部;
2.蚯蚓的体节有近 100 节,其中一个体节最为宽大,叫环带。
环节三:观察蚯蚓的运动
1、用湿手指轻轻触摸蚯蚓的体表,有什么感觉?来回抚摸腹面,又有
什么不同感觉?
2、现在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体表,仔细看,能看到什么?是否可以看到有一些突起的“细刺”?
3、想一想,刚毛有什么作用呢?
4、小组合作,将蚯蚓分别放在光滑玻璃板和毛糙硬纸板上,猜一猜,看一看,蚯蚓在哪里跑
得快?为什么呢?
【交流展示】小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图片,得出结论:
1、蚯蚓的体表摸上去是湿润的,有黏液,来回抚摸,在腹面会有不光滑的凹凸感。
2、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看到一些突起的细刺是刚毛。
3、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在土壤中运动。
4、蚯蚓在粗糙的玻璃板上运动比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快。可能是粗糙的玻璃板的摩擦力大。
教师强调: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环节四:探究蚯蚓的呼吸方式
1、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想一想,如果将蚯蚓放进沙土中,蚯蚓
会有什么反应呢?
2、为什么在暴雨天的地面上可以看到蚯蚓呢?
【交流展示】
1、蚯蚓有湿润的体表,体表有黏液。当蚯蚓的全身沾满沙土后会不停的翻滚,说明它感到很
不适,洗去沙土后很快恢复常态。原来,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2、下雨天土壤里水分太多,蚯蚓无法呼机,所以跑到地面上来。
教师总结:蚯蚓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当把蚯蚓放进沙土中,体表干燥而无法呼吸。此
外,蚯蚓体表分泌的粘液可以保持体表的湿润,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的摩擦。下雨天蚯蚓
浸在含水量很多的土壤里,根本无法呼吸,所以它们要跑到地面上来。
环节五:蚯蚓对刺激的反应(听觉、触觉、视觉和嗅觉)
1、在蚯蚓面前拍手、叫喊,蚯蚓有什么反应?
2、用铅笔和手指等物品在蚯蚓面前任意晃动,蚯蚓有什么反应?
3、用玻璃棒触动蚯蚓身体的头部、尾部和中间部位,看一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4、把一块肉和一块木头放在蚯蚓面前,观察蚯蚓有什么反应。
【交流展示】
1.蚯蚓无任何反应,它没有听觉;2.蚯蚓无任何反应,它没有视觉;
3.蚯蚓有反应,当用玻璃棒触动蚯蚓的头部时蚯蚓头部迅速缩回,尾部开始蠕动;当戳其尾
部时尾部迅速缩回,头部开始蠕动;连续触碰时蠕动得越快。蚯蚓头部和尾部对触碰最敏感,
蚯蚓有触觉。4.蚯蚓有嗅觉,它们会向肉爬去。
教师总结:蚯蚓没有听觉和视觉,它是用嗅觉来寻找食物,蚯蚓头部和尾部对触碰最敏感。
环节六:蚯蚓对光的反应
【交流展示】蚯蚓对光的刺激敏感,虽没有眼睛,但它们身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能感觉到光线
的存在。
教师总结:由此,可以判断出,蚯蚓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结合上面所做的实验,思考:为什么蚯蚓对刺激的反应如此灵敏、准确呢?
教师: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
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三、课堂小结:1.生活环境 2.生活习性 3.形态结构及功能 学生小结,教师板书。
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板书
设计
第 1 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1.生活环境:阴暗、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生活习性: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3.形态结构及功能:身体分节;体表有刚毛协助运动;体表有黏液,无专门的呼
吸器官,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对外界刺激尤其是光线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