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内容】
1.人口的自然增长
(1)关于“三率”
自然增长率1:是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年平均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
自然增长率2: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可以为正值、零或负值。
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2016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95‰)
死亡率:在某地一个时期内的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总人数之比率。(2016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为7.09‰)
(2)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
农业革命前(采猎文明时期):人口数量少,极其缓慢增长;
农业革命时期:人口数量总体来说在增加,但后期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增长.
工业革命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过去的100年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2017年,全球人口数量约75亿)
(3)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或空间差异)特点及原因。
特点:第一,人口自然增长地区上不平衡。第二,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自然增长率高。但国家之间自然增长有差异,如日本、中国等自然增长率较低。第四,整个世界人口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后趋缓。
原因:发达国家的原因:增长速度缓慢甚至负增长,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文化教育程度高;经济高度发展。如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增长速度很快,今后趋于缓慢,原因是政治上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控制人口政策。如中国、印度。
(4)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医疗服务完善,死亡率下降;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8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
(5)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长趋缓的原因。
生育观变化;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控制人口政策等等。
(6)人口增长的两个方面: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人口机械增长,由人口迁移引起。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
增长率
所处历
史阶段
原因
原
始
型
高
高
低
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条件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差
传
统
型
高
低
高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现
代
型
低
低
低
工业化及现代社会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差异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地区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出生率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8
我国
现代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
(4)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宗教信仰;自然环境。
(5)芬兰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作为参考)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1785--1790
3.8
3.2
0.6
传统型
1825--1830
3.8
2.4
1.4
1910--1915
2.9
1.7
1.2
现代型 1970--1976
1.3
1.0
0.3
(6)几个典型国家三率
2015年人口数
2010年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
中国
13.71亿
0.50%
现代型
美国
3.21亿
0.60%
现代型
俄罗斯
1.44亿
--0.17%
现代型
日本
1.27亿
--0.01%
现代型
印度
13.11亿
1.54%
传统型
3.人口老龄化问题
(1)人口老龄化含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 首先,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其次,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再次,“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特别是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此外,老龄化给我国农村带来的挑战更加严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3)老龄化原因 产生老龄化的原因只有二个:寿命延长和出生率下降。
(4)解决老龄化的措施 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服务;鼓励生育。
8
二、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学生)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二个部分
必做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A.1% B.2% C.3% D.4%
2.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D.“低—低—低”模式
【答案】1.B 2.D
【2题详解】人口增长模式由三个构成指标确定即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乙国“三率”为三低,即现代型模式。
3.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8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1905年
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答案】3.B
【解析】考查世界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看坐标图,注意时间节点,观察趋势。
4. 下面是一些国家的轮廓图(比例尺不同),请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4.A
5. 有关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欧洲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小于零
8
B.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3 %
C.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为负数
D.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与其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无关
【答案】5.B
【解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等。调动知识分析问题。
6. 产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死亡率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答案】6.D
7.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带来的后果是
A.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时代更替快 B.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时代更替加快
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
【答案】7.C
【解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产生的社会影响。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下降,社会后备人力资源不足,老龄人口比重上升。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8. 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非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答案】8.C
【解析】考查人类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调动记忆性知识判断问题。
选做题
9.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8
地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0.9
1.5
A国
0.9
1.1
B国
1.5
0.6
0.9
C国
3.7
0.6
3.1
(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______。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的名称填入上图相应括号中。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_______率下降,其次是________率下降,最后导致_________率的下降。
(6)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一般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
9(1)-0.2
9(2)韩国
9(3)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9(4)图中中间括号填C
9(5)死亡 出生 自然增长
9(6)人口老龄化
【解析】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与三个指标的关系。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查阅资料,分析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利弊。
【答案】“二胎”政策是实行,一方面可以调整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增加我国国防兵源的储备,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是政策实施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生育二胎的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增加就业压力、小孩入园困难等问题。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