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共20套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共20套附解析)》 共有 2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04 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一、基础主干知识理解和牢记 ‎ 【学法提示】课前预习教材,提炼学习重点,做预习笔记;课堂听课理解知识,补充和完善笔记;画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 ‎【学习内容】‎ ‎1.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2)功能区: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型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 例如商业区,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会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 ‎(3)功能区的特点:首先,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的界线;第二,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中常有商店、工厂等。‎ ‎(4)城市主要的功能区:有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5)城市功能区的特点 功能区 形态 区位特征 位置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出现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处 工业区 集聚成片;有分化现象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住宅区 7‎ 集聚呈团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即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城市用地最为广泛;居民一天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 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6)中心商务区区位和功能 区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有些城市有多个中心商务区。‎ 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提供金融、保险、旅游等服务。‎ 例如,纽约市曼哈顿的建筑物高大稠密,这是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特点,这样,城市增加了垂直方向上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土地紧张状况。‎ ‎(7)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区别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布局区位 城市的外缘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房屋面积 较大(有的是独立的庭院)‎ 狭小(拥挤密集)‎ 缓境 优美 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 不齐全 ‎(8)工业区的形成和布局 ‎ 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工业的集聚,方便了企业间的联系。‎ 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城市,其内部的空间结构是不同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类型:城市功能区在空间的分布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如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模式 形成 形态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 ‎------‎ 7‎ 多核心模式 围越来越大,原有的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历史因素: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随历史而变化。‎ 经济因素:包括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社会因素:有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 行政因素:引导或规划不同城市功能区,干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即地租因素,地租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 ‎(4)城市三大功能区即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形成 城市功能活动都要占用土地,而城市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功能活动,主要取决于该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市中心地区: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形成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靠近消费群体。‎ 市中心附近地区:住宅付租能力最强,形成住宅区。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 远离市中心地区: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形成工业区。‎ ‎(5)三大功能区即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区位因素(下列图表所示)‎ 功能区 区位 区位选择原因 OA 商业区 市中心 接近消费人群 AB 住宅区 市中心附近 ‎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BC 工业区 远离市中心 工业生产占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城市发展初期 城市发展中后期 7‎ 城市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功能区用地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显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方向 在城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原因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形成 工业规模扩大,第三产业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突出。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7)正确处理好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布局关系 原则:方便职工上下班;创造卫生、舒适和安宁的居住环境。‎ 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河流沿岸,住宅区应布局在有排放废水工厂的上游;有废气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住宅区的下风地带;住宅区和工厂之间应布置卫生防护带(如仓储、绿化带、借助天然的河道和湖泊等)。‎ 二、梯度练习,理解和运用知识 ‎【学法提示】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理解知识;有疑则问,疑难问题向老师咨询或同学探讨;独立学习是前提,能够运用知识解释地理现象;教师讲析练习时,请(学生)在有疑问或错误的问题下做好笔记。‎ ‎【学习内容】包括二个部分 必做题 ‎ 城市天际线是指站在城市某处环顾时,看到的一条天地相交处的分界线,又称城市轮廓。下图为北京主城区的天际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北京的城市天际线在市中心附近下凹,其主导因素是 ‎ A.自然地理条件 B.历史文化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运输状况 ‎2.北京城市天际线如碗状下凹,其附近 ‎ A.交通压力较小 B.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C.土地价格较低 D.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答案】1.B 2.D 7‎ ‎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3.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下列四幅交通干线示意图中,最能表示该城市交通干线分 布状况的是 ‎4.图示甲、乙、丙、丁四区中心,交通拥堵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传统工业区、高新产业区和旅游观光区等功能区布局较为合理。其中,传统工业区布局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D 4.A、 5.D ‎【解析】考查城市交通对地租的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区位因素。第3题将题干和选项的两幅图比较观察;地租与交通通达度呈正相关。第4题,甲处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是中心商务区,穿过的道路最多,车流、人流量大,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第5题右上角的风向玫瑰图可看出,当地盛行风为西南风;传统工业区污染较严重,应布局在盛行风向下风向或垂直方向郊外。 ‎ 7‎ 选做题 ‎12.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C地是________(功能区)。‎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 ___。‎ ‎(3)分析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评价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答案】‎ ‎12(1)住宅用地 商业区 ‎12(2)B B地靠近市区,靠近风景区 ‎12(3)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河流,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12(4)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同时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7‎ ‎12(3) 根据图例,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在河流北岸,有利条件是工业生产用水量大,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流有水运功能,工业区临近河流,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的布局。‎ 三、延伸学习(用知识解释生活、自然中的地理现象)‎ 调查一下,你如今生活的小区原来是一片什么样的用地类型,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可以借助资料查询,或者走访当地居民了解情况。‎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