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共有 2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声的利用 知识梳理 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利用,重点是对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声音在介质中已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同时也传递着信息,特别是超声在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应用,这也是中考时的重点考查内容。中考常见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让学生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会考查超声与次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一、声音与信息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都是在传递信息。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携带的信息,如人类的交谈、心脏跳动的声音等;另一种是靠反射回来的声音所携带的信息,如蝙蝠回声定位、雷达、声呐、B超等。‎ 二、声音与能量 ‎ 类似把石头扔进河里,石头的能量会水波通过水波向外传递。物体振动发声时,也会将振动的能量通过声波向外传递,如扬声器前跳到的烛焰、声音震碎玻璃等现象。‎ 三、次声的特点及应用 次声是指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这种声音人耳听不到,大象、鲸等大型动物能听到。自然界中,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风暴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火箭起飞、疾驰车辆也能产生次声。能量高的次声有很大的破坏力,对人体也有着极大的威化,它能使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垮塌;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功能将遭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受损,危及生命。人们可以建立次声监测站来预报自然灾害的来临。‎ 四、超声的特点及应用 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这种声音人耳也听不到,蝙蝠、海豚等动物能听到。超声具有许多特点,在军事、医疗、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1.频率高,方向性好,反射力强。常见应用有超声雷达、声呐,可用来探测目标、定位和通讯。‎ ‎2.穿透力强。常见应用有B超、超声金属探伤仪。‎ ‎3.“破碎” 力强。常见应用有超声波杀菌消毒、超声波清洗仪。‎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01 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 典例在线 5‎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孕妇作“B超”‎ D.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声波可以使钟表精细器件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钟表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 ‎【名师点睛】多数同学对声音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区别不开,凡是声音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而人们可以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的例子,说明声音传递的是信息。‎ 即时巩固 ‎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B. C. D.‎ ‎【答案】B ‎ ‎【解析】探测海深、回声定位、超声波探查都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敲瓶底时火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引起其他物体发生变化,是利用声波来传递能量,故选B。 ‎ ‎2.(双选)在如图的四个图中,有关声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是放在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会“跳舞”,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扬声器在振动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C.丙是动物之间可以同过声音进行交流,其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 ‎【答案】CD 培优训练 ‎1.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解析】人听不到超声波,是由于超声波的频率较高,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故A错误;超声波的频率很高,音调很高,故B错误;所有的声波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和信息,故D正确。‎ ‎2.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给家人打电话时,靠音色能分清对方是哪位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答案】A ‎3.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 B.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 5‎ C.利用声纳测海深 D.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 ‎【答案】D ‎【解析】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有经验的瓜农根据拍击西瓜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西瓜的生熟,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跳动的情况,利用声纳测海深都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ABC不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B.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答案】C ‎【解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的故应选C。 ‎ ‎5.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这不仅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还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如果船底的声呐发射一束超声波,经2 s接收到鱼群反射回来的信号,则鱼群到渔船的距离为 m(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 ‎【答案】液体(海水) 信息 1 500‎ ‎【解析】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经过2 s接收到鱼群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说明声音从渔船传到鱼群用的时间是1 s,所以可知鱼群到渔船的距离为1 500 m。‎ ‎6.2015年4月25日11时,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引发珠穆朗玛峰雪崩,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发生,这种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强烈的地震能引发雪崩,是因为声音能传递 ,导致雪层滑动发生雪崩。‎ ‎【答案】次 不能 能量 ‎【解析】地震时常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次声波;强烈地震能引发雪崩,是因为声能传递能量。‎ ‎7.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中国传统中医中“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__的性质。‎ ‎【答案】能量 听 信息 5‎ ‎8.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 声波。‎ ‎【答案】次 超 ‎【解析】地震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较低,属于次声波的范围;回声探测仪利用的是超声波,由于超声波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能定向传播的较远的距离。‎ ‎9.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30 m/s,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船上一气象学家将一只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依据是什么?‎ ‎【答案】(1)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 000 Hz,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2)s=vt/2=1/2×1 530 m/s×4 s=3 060 m ‎ ‎(3)运用声波的反射,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4)利用次声波 5‎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