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共有 2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声音的特征 知识梳理 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三要素,重点是对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理解,知道影响声音特征的主要因素,并能比较响度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这也是中考时的重点考查内容。中考常见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有时也以实验考查音调和响度。‎ 一、音调 音调: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是描述声音高低的物理量。‎ 通过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物理学中,我们把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例如10Hz表示物体1s振动10次。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在波形图中,音调高的波形更密集,音调低的波形更稀疏,我们可以通过波形图来判断音调高低。‎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形状、尺寸和轻重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一般长、大、重、厚、粗、松的物体音调低,而短、小、轻、薄、紧的物体音调高。例如女生声音比男生声音音调高的原因是男人声带宽而厚,振动频率低,所以声音低沉;女人声带窄而薄,振动频率高,所以声音尖细。再如手指按住笛子上的不同的孔吹出的声音音调不同,原因是不同孔发声时,空气柱长度不同,就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了。‎ 人耳感受声音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不管是超声还是次声,人耳都无法听到,但是某些动物能够听到,例如蝙蝠靠超声波辨别方位。‎ 二、响度 响度: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是描述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课本实验中观察到,敲击音叉力量越大,乒乓球弹开幅度就越大,也就是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就越大。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物体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声音的强弱常用响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分贝(dB)。‎ 影响响度的两个因素:‎ ‎1.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响度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人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在波形图中,响度大的声音波形高低落差越大,响度小的声音波形高低落差越小,我们可以通过波形图中的波形高低来判断响度的大小。‎ 三、音色 10‎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音色,曾经叫音品。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发声体变化音色也变化。‎ 四、透析声音的三要素 ‎1.音调和响度是声音的两个本质不同的特征,音调高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也不一定高。如男低音歌唱家大声演唱时,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伴唱,女高音虽然音调高,但是只是伴唱,响度小,男低音是主唱,响度大但音调低。‎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是由介质种类决定的,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个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声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等有关。闻其声而知其人,根据说话的声音即可判断是谁在讲话,就是不同人音色不同,我们能将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二胡声和钢琴声分辨出来,也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影响因素 音调 响度 音色 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等自身因素有关 ‎ 生活实例 ‎①声音的“粗”、“细”;②男高音、女高音;③管乐器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④弦乐器的弦、打击乐器的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⑤声音越尖细,音调越高等 ‎①声音的“大”、“小”;②打击乐器时,用力越大,响度越大;③调整收音机音量,响度变化;④“声振林木”、“歌声嘹亮”、“响彻云霄”、“震耳欲聋”等 ‎①“闻其声知其人”;②声纹锁;③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等 区别 ‎①音调和响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音调、音色一般不会变化,响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01 声音三要素判断 典例在线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10‎ A.改变发声休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听诊器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更清楚的听到声音。故C正确。‎ ‎【名师点睛】做题时把握好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而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即时巩固 ‎1.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 B. C. D.‎ ‎【答案】C ‎ ‎2.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是靠声带的 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声。‎ ‎【答案】振动 响度 音色 重难点02 声音的特性与波形 10‎ 典例在线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 C.丙的音调最低 D.甲、乙的音色相同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只有丁振动的幅度小,故A正确;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小,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低,故C正确;甲、乙振幅相同,波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D。‎ ‎【名师点睛】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同时,声音的振动的疏密程度不同;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不同,声波振动的幅度不同;音调和响度相同的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的波形不同。‎ 即时巩固 ‎1.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答案】B 10‎ ‎2.根据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象,写出相应的变化情况。‎ ‎【答案】①大 ②高 ③小 ④低 ‎【解析】①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增大,所以声音响度变大;②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快,频率变高,所以声音的音调变高;③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幅变小,所以声音的响度变小;④与原波形图相比,声音的振动变慢,频率变低,所以声音的音调变低。‎ 培优训练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答案】A ‎【解析】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故选A。‎ ‎2.在往保温瓶里灌开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灌水时,水越来越多,水的振动加快,因而音调越来越高 B.灌水时,加剧了瓶的振动,所以音调越来越高 C.灌水时,由于瓶内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振动频率变高,我们听起来音调越来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10‎ ‎【解析】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来越高,所以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故AB错误,C正确。‎ ‎3.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当时船上大多数人都准备休息。因此,事故发生时该船没有向外发出任何求救信号,船沉入江中,呈倒扣状,给救援工作造成极大困难,救援人员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船底,收集倒扣船体里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B.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C.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答案】A ‎4.“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答案】D ‎【解析】人耳听觉范围是20 Hz~20 000 Hz,低于20 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是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们听不到。“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人耳听不到。正确选D。‎ ‎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10‎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答案】B ‎6.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答案】A ‎【解析】地球周围有空气,所以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A对;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通过改变琴弦长度改变声音的音调,B错误;用力拨动吉他弦是通过增大声音的振动幅度,提高声音的响度,C错误;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D错误;故选A。‎ ‎7.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答案】C ‎【解析】A、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手掌也可以传声。B、手与锣面是不可能形成真空的。C、锣面停止振动,锣声就会立即停止发声。D、声音可以通过手传播,手是遮不住声的。故选C。‎ ‎8.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 声波。‎ 10‎ ‎【答案】次 超 ‎9.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下面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 。‎ ‎【答案】(1)D (2)音调 空气 (3)钢尺 响度 振动频率小于20 Hz,发出次声波 ‎【解析】(1)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用塑料尺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2)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纸片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 Hz,所以人耳听不到。‎ ‎1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10‎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铁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0.89‎ ‎【答案】(1)A B C(可以不按顺序) (2)A D F(可以不按顺序) (3)80 1.02 (4)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解析】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A、B、C;(2)当研究琴 ‎11.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是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在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用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 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 ‎(1)该处的海深为多少?(海水中声速是1 500 m/s)‎ 10‎ ‎(2)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 ‎【答案】(1)4 500 (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月球表面无空气)‎ ‎【解析】(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6 s/2=3 s 那么海水的深度为s=vt=3 s×1 500 m/s=4 500 m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