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共包26套新人教版)》 共有 2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本节主要学习声音的利用,重点是对声音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声音在介质中已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同时也传递着信息,特别是超声在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应用,这也是中考时的重点考查内容。中考常见考试题型为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让学生辨别实际事例属于哪方面的应用,同时也会考查超声与次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一、噪声的定义和来源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波形图中,噪音振动无规律,杂乱无章,而乐音的波形比较规律。‎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有时好听悦耳的声音也有可能是噪声。‎ 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的单位。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这里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干扰家里人和邻居的生活,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 二、噪声的危害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住。假如夜间你家附近的工地或饭店发出的声音超过50 dB,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三个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6‎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主要措施有以下三类:‎ ‎1.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树立“禁止鸣笛”、“禁止大声喧哗”等标志语。‎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关闭门窗也可减弱噪音。‎ ‎3.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头盔,捂住耳朵或者在人耳孔中塞一团棉花都可以减弱噪音的影响。‎ 重难点01 噪声的控制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门窗密封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在校园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合理,故A正确;‎ ‎【名师点睛】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具体使用哪种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1.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从有效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是属于 A.控制噪声源 B.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C.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6‎ D.控制噪声的音调和音色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解析】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1)在声源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耳朵处控制。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属于控制噪声源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BCD错误。‎ ‎2.下面设备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隔音墙 B.分贝仪 C.耳罩 D.消声器 ‎【答案】B ‎1.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控制噪声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通过楼道”是在___ 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 ____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轻手轻脚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答案】音色 传播过程中 ‎3.“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__处减弱声音的;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声音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声音的。‎ 6‎ ‎【答案】人耳 声源 传播过程 ‎【解析】控制噪声可以从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可从减弱噪声的三个方面来入手。所以,“掩耳盗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4.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 _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在无锡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35后面的单位是 。‎ ‎【答案】传播途中 响度 dB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噪声监测装置测的是声音的响度,声音响度的单位是分贝。‎ ‎5.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直接减弱噪声的是 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 B.给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 D.纺织工人在车间工作时戴上耳罩 ‎【答案】C ‎【解析】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在摩托车、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B不符合题意;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声音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在纺织车间工人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C。‎ ‎6.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措施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6‎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答案】D ‎7.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乙图蝙蝠的导航系统在太空中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C.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丁图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绷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是低音弦 ‎【答案】C ‎【解析】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蝙蝠的导航系统是应用超声波,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在太空中不能发挥作用,故B错误。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小球的摆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C正确。自制橡皮筋吉他的橡皮筋绷紧程度相同时,细的橡皮筋振动快,频率高,是高音弦,故D错误。故选C。‎ ‎8.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答案】C 6‎ ‎9.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 材料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 玻璃杯发声大小 最小 最大 较大 最强 最弱 较弱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2)吸音性能 (3)聚酯棉 (4)厚度等合理均可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