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 73—74 页例 1 和例 2 页及相应的
内容。“用字母表示数”是 “方程”一章中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
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
也比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课又是学生进入代
数学习的入门知识。因此,我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
单的数量关系。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观察、发现、交流,归纳的学习过程;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用字母表示数的兴趣;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化的思想;感
受悠久灿烂的数学文化。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
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题单。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为此,在教法上
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
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运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类比归纳等多种学习活动,理解字母表示数
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正确的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复习准备,激
发兴趣。(预计 5 分钟)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预计 20 分钟) 环节三、反馈
练习,快乐广场。(预计 10 分钟) 环节四、赠言勉励,总结评价。(预计 5 分钟)
环节一、复习准备,激发兴趣。
1、课前我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字母?可能找到如下几种,让学生说
出各个字母表示的意义。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把数学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理解不是生活中的所有字母都是表
示数,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字母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也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
的意义。)
2、接着让学生拿出准备题单,同桌一人用文字表述运算定律,一人用字母表述,
比一比看谁先完成。提问为什么用字母表述的同学更快?板书:简洁性
3、然后出示失物招领的情境图,问学生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写出钱数,而用字母 X
表示钱数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得出:对不是钱包主人的人来说,钱包里的钱数是不
2
确定的,如果我们用字母表示钱数,就使失物招领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板书:不确定性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不确定性,体会
用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
展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我预设了 2 个活动:数青蛙和猜年龄。
活动一:数青蛙。
我先问学生喜欢儿歌吗?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青蛙 2 张嘴;3 只青蛙 3 张嘴;„
„”再问学生能接着往下读吗?能用更简洁的方式来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可能想到用
文字也可能想到用字母。(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用字母,就提示学生你能想办法用新朋友
——字母表示吗?)学生就会很容易说出 a 只青蛙 a 只嘴等。然后我把自己放在和学生
同等的位置,说‘X 只青蛙 b 张嘴’好吗?为什么?”这一问,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
考。使学生理解:青蛙只数与嘴的张数是相同的,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用同一个字
母才能表示出这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接下来我加大数青蛙的难度,请学生听儿歌“数青蛙” (播放课件)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
12 条腿;„„”
(1)问学生能接着往下编这首儿歌吗?试一试,自己能数到第几只青蛙?
(2)可能有的学生会数得又快又准,我就问他们有什么诀窍吗?引导学生比较发
现:青蛙的嘴数和只数一样,青蛙的眼睛数是只数的两倍,青蛙的腿数是只数的四倍。
(3)然后问学生这首儿歌编得完吗?当然编不完。于是我接着问学生:能用一句
话把这首儿歌表示出来吗?小组讨论,汇报各自的表示方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主要的
答案。
a 只青蛙 a 张嘴 a 只眼睛 a 条腿 ;a 只青蛙 b 张嘴 c 只眼睛 d 条腿; 有多少只青蛙
就有多少张嘴,只数的 2 倍只眼睛,只数的 4 倍条腿; a 只青蛙 a 张嘴 2×a 只眼睛 4
×a 条腿„„
请学生分析这些表示方法合理吗?学生可能回答第一种:如果 a=5,那么儿歌就变成 5
只青蛙 5 张嘴 5 只眼睛 5 条腿,显然不成立,青蛙眼睛个数和只数是不相同的,不能简
单的用同一个字母表示。第二种:如果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就会出现 a=8,b=2,c=4,d=7
这种情况,显然也不合理。第三种表示方法虽然是正确的,但显得复杂和绕口。而只有
第四种表示方法 a 只青蛙 a 张嘴 2×a 只眼睛 4×a 条腿才能准确简明的表示出变化的数
及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最后问学生:还会用其他的字母来表示这首儿歌吗?
板书:a 只青蛙 a 张嘴 a×2 只眼睛 a×4 条腿
(设计意图:这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儿歌来教学,通过不同层次的数青蛙,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活动二:猜年龄。
我请一个学生和我配合,(悄悄问这个学生的年龄)然后告诉其他学生我比这个同学
大 18 岁。同桌讨论:如果用 b 来表示老师的年龄,那这个同学的年龄该怎样表示?使学
生理解因为这个同学比老师小 18 岁,所以可以用如果用 b-18 来表示。接着问:如果用
字母 c 表示这个同学的年龄,那老师的年龄又该怎么表示呢?讨论得出应该 c +18
板书:XX 同学 老师 b-18 b
c c +18
(设计意图:这里用字母表示变化的岁数就应用了字母表示数的不确定性,并且进一步
3
让学生学习了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
乘、除数量关系的普遍适用性。)
环节三、反馈练习,快乐广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计了“畅游快乐广场”的情境串,
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屋。(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填空,并分析式子的含义。)
(1)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来有 28 人,到沿滩站下了 x 人,又上了 y 人,现在车上有( )
人。
(2)从沿滩到王井乘 1 次车 2 元,乘 2 次车要( )元;老师乘了 n 次车要( )
元
(3)长方形的长 acm ,宽 b cm,长方形的面积是( ) 。
(4)小林每 5 分走 s m ,他每分走( )m 。
(设计意图:这道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对加、减、乘、除不同
数量关系的表示,及时反馈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智慧宫。
(设计意图:这道题能让学生熟悉字母在运算定律中的基本意义,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
越性。)
3、音乐吧。编儿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你也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说说你身边
的事物吗?)
(1)1 只螃蟹 8 条腿,2 只螃蟹 16 条腿„„x 只螃蟹„„ (
(2)1 只手有 5 个手指,2 只手有 10 个手指„„n 只有„„
(设计意图:编儿歌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对本课知识最好的运用,同时让学生
能更好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数量关系。)
环节四、赠言勉励,总结评价。
1、全课总结。(1)、请学生谈谈学习这节课感受。(2)、学习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还
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
2、走进名人屋,激发情感。
课件介绍 “代数学之父”——韦达。问学生想不想和韦达一样做一个成功的人,那好,
老师就送你们一个成功秘诀。(课件出示:W=x+y+z)提问学生从这个公式得到什么启
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数学家的趣闻中汲取养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提高数学修养,
并通过介绍成功秘诀激励学生刻苦学习。)
四、说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简明 易记 不确定性
a 只青蛙 a 张嘴 a×2 只眼睛 a×4 条腿
XX 同学 何老师
11 43
a a+32
b-3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