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一、创设 情境,引入新课
师: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这是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是炎黄子孙
的骄傲。那么 2000 年奥运会是在哪个国家举办的?
生:在澳大利亚的悉尼。
师:澳大利亚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度,那里有世界罕见的动植物,有优美的
海滩,有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到澳大利亚
旅游,旅游的第一站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
(评:利用“旅游”一词导入,激发了学生对旅游的欲望,学生会很自然地
设想,为什么要到澳大利亚去旅游,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从而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新课,达成目的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师:从哪方面能说明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生:澳大利亚有古老而独特的生物。
师: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袋鼠、考拉、鸭嘴兽。(媒体投影以上几种动物)
师:请同学描述出这几种动物的特点。
生:(略)
生:有植物 12000 多种,其中特有种类 9 000 多种,占 75%。特有鸟类 450
种,占 69%。全球有袋类动物共有 150 种,而澳大利亚就占了 140 多种。因为澳
洲拥有如此多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所以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它们在澳大利亚的真实生活。
生:想!
师:老师在课前为同学们录制了一段有关澳大利亚生物的录像,在欣赏之前
我有个提议,让我们比一比同学们的观察力、记忆力,看谁记住的动物多?
生 1:(欣赏后)共有袋鼠、针鼹鼠等 12 种。
生 2:(欣赏后)共有考拉等 10 种。
生 3:(补充)还有硬鳞鱼、海鳗、加利树、红树林。
师:为什么唯有澳大利亚有这些生物?
生:因为澳大利亚有适宜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
(评: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是因为澳大利亚有古老独特的生物,
通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
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愿望。)
师:从哪些方面说明澳大利亚有适宜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请大家分组讨论。
(讨论后,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 1:(到黑板前,指着地球仪讲解)我们小组讲得是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位
置。它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立大陆,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由于地理
位置的独特性,适宜这些特有生物生存。
生 2:(到黑板前,指着大洋洲的挂图讲)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讨论的结果是,澳大利亚跨越南纬 11°C 至南纬 39°C,南回归线横穿大
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低纬度地区,东临太平洋,西部和南部濒临印度洋,北临
阿拉弗拉海,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形成特有生物的原因之一。
生 3:(到黑板前,指着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我们小组从气候条件去讨论,
由于南回归线横穿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澳大利亚共有 6 种气候类型,
这种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为各种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环境。
生 4:我们小组从澳大利亚有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去讨论,一致认为,那里没
有大型食肉动物,如果有的话,这些古老而特有的生物就不会存在。
生 5:我们小组与前两个小组的讨论结果相同,即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的独特
性,气候的多样性。
师(小结):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大家共同得知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独特,孤立
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气候类型多样,为各种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多样的适宜
环境,再加之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所以才能形成这么多特有的生物环境。
(评: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达到了认知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
生的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师:是什么原因使澳大利亚形成今天独特的位置和复杂的气候,为什么没有
大型食肉动物?
生:大陆漂移。
师:为什么大陆的漂移,会使澳大利亚形成这么多古老、特有的生物?
(演示大陆漂移示意图)
(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 1:澳大利亚早在 6 500 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形成了一个独立大陆,
生物进化速度缓慢,所以,生物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
生 2:澳大利亚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地存在于海洋上,独立向前发展,
所以,进化速度缓慢,生物具有古老性。
生 3:澳大利亚四周是海,由于南回归线横穿中部,所以,大部分地区气候
温暖,气候类型多样,为多种动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所以形成特有的生物
种类。
师:经过探讨,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澳大利亚多古老、特有生物的原因?
生: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生物进化速度缓慢,加上无大型食肉动物,所以
这些特有的古老生物才能生存至今。
(评:利用活动课件,形象地展示了大陆漂移过程,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
了良好的情境,增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为突破难点打下了基础。)
师:通过本节学习,你能否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问题来考查一下其他同学
掌握的情况,或者你还有哪些有疑问的地方,想请老师或同学给予帮助,请大家
提出来。
生:为什么南极洲的特有动物少?
(教师演示南极大陆与澳大利亚大陆分离后的漂离方向)
生:(答)南极洲分离后,一直向南漂移,一直到达了大陆最南端,那里,纬
度高,气候寒冷,不利于生物的生存与发展,所以生物种类少。
生:如果澳大利亚不是向北移,而是向南移,还会有这么多动物么?
生(答):不会。南移,气温变低,自然环境较差,不利于生物生存与发展,
一些动物适应不了寒冷环境会死去,而有些动物会生存下来,且仍具有古老性、
独特性。
生:如果南极洲向北移,结果会怎样?
生(答):如果北移与非洲相连,会形成一坐山峰……
生(答):北移不会与大陆相连,因气候变暖,大量冰川会融化,会使世界海
平面升高。
生(答):动物种类会增多,独立大陆,生物进化慢。
生:南极洲和北极的特有动物是什么?
生(答):企鹅、北极熊。
(评:改变了以往教师的角色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自主性和合作性,
体现了知识的迁移及应用。)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探讨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对本节知识都能够灵活运用,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这些古老而特有的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是什么,
人类保护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生: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是气候温暖,食物充足,自然环境单一,无大型食肉
动物。
生:要注意建立自然保护区,不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严禁非法狩猎。
师:这节课,我们就探讨到这,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探知了澳大利亚被誉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原
因在于大陆漂移形成了生物生存的特殊环境,形成了特有的古老生物,所以被誉
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评: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人类不但要认识大自然,而且要保
护大自然。教师总结恰到好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推理性。)
四、巩固新知,求异创新(反馈)
(提供信息,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现在有个单位想请同学们帮忙,为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发展我省
的特色旅游事业——镜泊湖旅游区准备建一个奇珍动物馆,打算从澳大利亚引进
袋鼠、考拉、鸭嘴兽等一些稀有动物,请你帮助策划一下,如何能使它们在镜泊
湖安家落户。
生:建一个人工太阳,光照镜泊湖。
建一个湖心岛,种植桉树。
到澳大利亚考察,让澳大利亚动物管理员来帮忙。
……
师(总结):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很有创意,今天就探讨到这,如
果你又想到更多更好的办法,课后可以接着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但愿我们这些美
好的设想都能实现,在 2008 年奥运会召开时,在美丽的镜泊湖畔,看到这些可
爱的稀有动物。旅游的下一站,我们将去看看澳大利亚美丽的大草原,探究澳大
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
(总评:本节课较好地体现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把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整合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课堂成功地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
新”的特点。教师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
境,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充分利用了
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生动形象的课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积极
性,有助于学生观察、思考、联想、迁移、推理与交流。教学程度逻辑性很强,
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不但有知识性评价,还要有行为
性评价,也要适当体现“绿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