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广东二模资料最全汇总:作文详解+细则+标杆+下水
01 广东二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围桌共食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家人共餐或亲友聚会,许多人习惯用相互夹菜来表达情感。
但 2020 年春天,广东、北京等多地卫生部门发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为此,小武爸爸决定开始在家里实行分餐制,家人就餐,必须用公勺公筷从公盘里取食物。但
爷爷奶奶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家人、亲友之间,分餐而食不仅生分,也让人有被嫌弃的感觉。
请你以小武的身份选择某一类长辈,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02 作文详解、评分细则和标杆作文
【题目解析】
2020 届广东省二模作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聚焦“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健康生
活新风尚,贴近时代背景,贴近考生生活,关注“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社会热点问题,写
作对象清晰,写作目的明确,写作主题集中,写作任务设计合理,符合高考作文立德树人的命
题导向,有利于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的写作能力。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第一段:交代了围桌共食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多地卫生
部分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呈现了传统的饮食习惯和现代文明新风尚之间的冲突,
凸显了推广分餐制的时代背景,即新冠疫情的背景。
第二段:设置了小武爸妈决定在家庭中实行分餐制的情景,交代了家人的不同态度。其中
小武爸妈是分餐制的支持者,爷爷奶奶是反对者,理由是认为家人和亲朋间采用分餐制显得生
分。
第三段:点明了小武作为高三学生的身份,“对此,陷入了沉思”,“此”既包括疫情的
背景,也包括小武爸妈的做法以及爷爷奶奶的反应。
(二)对写作任务的理解
①请你以小武的身份:这一任务规定了写作身份,必须以小武这个高三学生的身份进行写
作,身份必须明确,如果写书信,则用语要符合身份特征,得体恰当。需要注意的是,小武有
双重身份,他既是学生,也是家庭的晚辈,只要能点明“学生”身份或“孙辈”的身份,都属
于写作身份明确。
②选择某一类长辈:这一任务规定了写作对象必须是具体的某一类长辈,或者是小武的父
母,或者是小武的爷爷奶奶。写作对象必须明确,并且只能选其中一类,不能两类都谈,平均
用力,也不能不做选择泛泛而谈。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在选择某一类长辈时提及另一类长
辈的观点,或用少量篇幅进行反驳是可以的,关键要看写作对象是否明确,是否有所侧重,如
果篇幅过多,平均用力则不妥。
③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这一任务规定了写作内容,要求围绕着“公共生活
与卫生安全”的问题来谈,“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应该是文章的写作议题和主题。因
此,既要结合疫情背景,谈传统的饮食习惯凸显出来的“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也要
将分餐制的举措上升到“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高度来谈。例如,谈分餐制对于建设公共生
活新秩序,树立公共生活新风尚的意义,以及对于保障卫生安全的意义。
④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结合材料内容,应谈自己对“在家庭内部实行分餐制”的认识和
思考。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为常规要求,解读略。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写作没有文体方面的要求,因此,学
生写议论文或者写书信体都是符合要求的。但如果写书信,要符合书信格式,格式不对的要扣 2
分。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本文属于任务驱动性作文,写作关键是要完成任务,不仅要完成,而且重点任务要完成好,
这是拉开评分等级的主要依据。★重点(一)具体而言,本题的重点任务有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 要求
任务一 以小武的身份,选择某一类长辈
任务二 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
任务三 谈对于“分餐制”的思考和认识
(二)完成三个任务与“内容项”分等判断的对应关系: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 以小武的身份,选择某一
类长辈
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
的问题
谈对于“分餐制”的思考和认
识
一类上 2
0-19
√写作身份准确得体,写
作对象明确,全文都能针
对某一类长辈来写
√主题明确,文章的主体
部分紧紧围绕着“公共生
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来
谈
√明确表达对于“分餐制”的
思考和认识
一类中 1
8
√写作身份准确得体,写
作对象较为明确,主体段
能针对某一类长辈来写
√主题明确,文章的主体
部分能围绕着“公共生活
与卫生安全”的问题来谈
√表达对于“分餐制”的思考
和认识
一类下 1
7-16
√写作身份不够准确得体,
写作对象不够明确,主体
段能针对某一类长辈来写,
但部分段落有游离
√主题较为明确, 文章
的部分内容能围绕着“公
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
题来谈
√表达对于“分餐制”的思考
和认识
二类上 1
5-14
X 写作身份不够准确得体,
写作对象不明确,文章主
体针对二、三类长辈来写,
平均用力或不针对某一类,
泛泛而谈
√主题不够明确,文章能
提及“公共生活与卫生安
全”的问题
X 主体段表达对于“分餐制”
的思考和认识,部分段落有游
离
二类中 1
3
X 写作身份不够准确得体,
写作对象不明确
X 主题不明确,文章没有
提及“公共生活与卫生安
全”的问题
X 没有谈对于“分餐制”的思
考和认识
二类下 1
2-11
X 没有点明写作身份,没
有明确的写作对象
X 文章没有提及“公共生
活与卫生安全”
X 没有谈对于“分餐制”的思
考和认识
三类 10-
6
X 没有点明写作身份,没
有明确的写作对象
X 文章没有提及“公共生
活与卫生安全”
X 脱离材料,完全不谈对于
“分餐制”的思考和认识
四类 5-0
X 没有点明写作身份,完
全没有提及某一类长辈的
做法
X 文章没有提及“公共生
活与卫生安全
X 脱离材料,完全不谈对于
“分餐制”的思考和认识
★(三)综合评判的原则:
1.一类文:综合评分 60-54 分
同时满足以下四点:(参考标杆 1、2 号文)
(1)三个任务都完成得好;
(2)思想内容好(中心突出,内容充实,例证恰当,符合投稿内容要求);
(3)表达形式好(结构、语言);
(4)有亮点(①深刻——本质,内在联系,具有启发性;②丰富——材料足,论据足。③形象丰
满,意境深远;④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⑤有创意——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完成得好”的体现:结构必须清晰,论证充分,关键词突出,有一定的素材支撑,
如事例、运用得当的名言;语言得体,对象感强,不生硬。】
2.二类文:综合评分 53-48 分
分两类给分:
50-53 分:三个任务都完成得好、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均好;但无亮点。(参考标杆 3、4
号文)
48-49 分:三个任务中只有一两个任务完成得好,但思想内容一般,表达一般,亮点一般或
者三个任务都能完成,内容表达均好。(参考标杆 5 号文)
特别注意:三个任务都基本完成 47 分以上。三个任务基本完成指写作对象和写作身份明确,
行文中能提及“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概念,能围绕着“分餐制”来谈。(参考标杆 6 号文)【提及,就是有明确写出关键词,但是论证不充分,或跑偏】
3.三类文:综合评分 47-42 分
三个任务中有一个任务没完成,45 分左右,结合内容和语言灵活赋分。(参考标杆 7 号文)
【一般都是没有提及“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或“分餐制”】
三个任务中有两个任务没完成,40 分左右。
4.四类文:综合评分 41-36 分
三个任务都没有完成,但没有脱离材料,38 分左右。(参考标杆 8 号文)
5.五类文:综合评分 35 分以下
三个任务都没完成,且脱离材料,35 分以下评分。
【均分与高分段比例】
本次作文平均分建议控制在 45 分左右。每位评卷老师 48 分以上作文至少有 50 份;50 分以
上不要低于 20 份。
附:综合评分依据一览表
内容 表达 发展等级 扣分
评分 A 任务完成 B 思想内
容
C 表达形
式 D 特征 E 亮点
60-54 好 好 好 √ √
53-50 好 好 好 √53-
48 49-48 较好 较好 较好 √
47-42 一般 一般 一般 √
41-36 较差 较差 较差 √
基本符合题意:①穿靴戴帽,仅在开头或结尾提及材料,文章
主体部分完全脱离材料与写作任务,泛谈别的内容;②不结合材
料,不贴合背景,仅围绕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泛泛而谈;③提及
材料内容与写作任务,但思想偏激,观点武断35-0
偏离题意:不结合材料,不结合任何一个写作任务;思想不健
康;残篇(比较严重者);白卷
无标
题,扣 2 分;
错别字,每个
扣 1 分,重复
不计,上不封
顶;400-800,
每少 50 字,扣
1 分;抄袭,发
展等级不给分。
三、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
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得低于内容分与表达分。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
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
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
给予高分。四、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
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 分)
2. 400 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 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
内容,可以打 0 分。
6. 只写标题的,给 1 分,不评 0 分。
7. 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
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必须有确切
的依据。 标杆作文及点评
1 号标杆文
重视卫生安全,过好公共生活
——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亲爱的爷爷奶奶:
你们好!我是小武。在我居家进行高考备考的这段时间,我们家从原先的围桌进食、相互
夹菜,变为分餐进食、公筷取食,为此你们还与爸爸奶奶闹了矛盾。我理解你们心中对家人情
分的执着,我也尊重这种表达情感的饮食传统,但在疫情尚未终结的今天,在科学不断深入人
心的今天,从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角度,或许我们可以对此做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从卫生安全方面考虑,分餐进食、公筷取食其实是对免疲力较弱的爷爷奶奶的格外
照顾。
诚然,正如作家北岛所写说的:“不知道传统的人如同没有地图的旅行者,是到不了终点
的”,传统固然有其重要性。传统的看法里,的确,围桌共食是表达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但
从实际的卫生安全上看,倘若家人中有任何一人携带了病菌或病毒,那么围食极易导致交叉感
染,而爷爷奶奶你们的免疫力与抵抗力稍弱,倒是最容易健康受损。因此,分餐不但不是疏离
与嫌弃,反而是我们的孝顺。
其次,从公共生活方面考虑,“分餐、公筷”恰恰体现了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责任。
爷爷奶奶,还记得上次聊天提到的那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吗?他曾说过:“没有人是一
座孤岛,在大海独踞,每个人都是一块小小的泥土,连结成整块陆地。”其实啊,道理很简单,
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倘若遵守饮食卫生安全规定,分餐、用公筷,那么我们患病的机率就更
小,在公共生活中传染给他人疾病的概率也就更小。您看,这不就是社会责任感吗?
另外,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是科学问题,分食是为科学,又与家庭情分何干呢?
爷爷奶奶遵照传统,认为围食是家庭情分,这并非不可理解。但爷爷奶想必也还记得鲁迅
先生说过的那句话:“要不要保存经典,首先要看经典能不能保存我们。”今日,科学告诉我
们,分食有益于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那么我们又何必固守传统呢?情分的表达与维系跟表达
有多种形式,又何必违背科学而依传统看法呢?爷爷奶奶不也常说“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当下”
吗?科学何必与情分有干?
最后,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分食实在只是为了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着想,绝对与情分无关。
爷爷奶奶你们看,我说的在理不?
顺颂时祺
小武
2020 年 6 月 4 日
分数:57 分
等级:本文属一类文
点评:首先,本文充分完成了所有写作任务,观点鲜明,紧扣“公共生活与安全”的问题,
针对爷爷奶奶的“生分”“被嫌弃”的感觉进行劝解。其次,从结构上来看,层次分明,结构
严谨。如“首先,从卫生安全方面考虑”“其次,从公共生活方面考虑”“另外……”等表述,
使文章既符合论说性文章的要求,也便于读信人阅读、理解和接受,符合写作的情境。最后,
本文充分体现了作者语言驾驭的能力。说服爷爷奶奶的时候,既照顾对方的情感,理解爷爷奶
奶的感情,但又从科学角度阐述,娓娓道来,入情入理,语言得体。引用名言时,不生硬,不
艰涩,如“爷爷奶奶还记得上次聊天提到的……”,机智灵活,对话感强,又充实文章内容。
综上,本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东华高级中学 陈坤)
2 号标杆文
分餐而食,行安全之行
2020 年伊始,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裹挟全球,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我们家关于围桌共食
便产生了分歧,作为一名高考备考生,我格外注重公共卫生与安全。因而,我想对爷爷奶
奶说:让我们分餐而食,用卫生与安全之行守卫各方。
诚然,爷爷奶奶对分餐而食感到不习惯、不适应有质疑是无可厚非的,我们晚辈情分上要
体谅爷爷奶奶。但是,新冠病毒这一虎视眈眈的凶兽却不讲情分。在面对危机特殊之时,固然围桌共食彰显了和睦氛围,是传统饮食习惯,然而我们仍要理性对待。爷爷奶奶,为了在抗疫
中卫生安全生活,请让我们分餐而食。
分餐而食,实安全之行;远了距离,近了心灵,岂有生分之感?
爷爷奶奶大可不必担忧分餐而食生分了家人,冷落了亲情。我们之所以分餐而食,正是因
为看见了围桌共食的安全隐患,心怀对家人安全的担忧之虑,于是暂且远离,护各方生命清泉。
由此观之,分餐而食非但没有促生生分,反而是亲人间熨烫关怀的拳拳情谊。退一步而言,即
便围桌共食,大家担忧病菌,畏首畏尾怯于夹菜,这般反而易生龌龃,最终拉远心灵之距。故
而,爷爷奶奶不必忧心于生分之难,我们之间的融洽早已在行云流水的时光中铸牢于我们的血
脉里,所以请分餐而食,实安全之行。(语文好整理)
分餐而食,实安全之行;暂放亲昵,拾起卫生,怎有嫌弃之情?
爷爷奶奶不必担心会被嫌弃,我们朝夕相对,一室而居,其中如金情谊,相守之情早已彰
显。岂是区区饮食改变所能动摇?我觉得爷爷奶奶或是轻视了疫情,放低了警惕,这着实不可。
我们分餐而食的目的在于对疫情防护,对公共生活中安全和卫生的考量,而非家中的小打小闹,
情绪行事。所以爷爷奶奶大可放心饮食,分餐而食并非嫌弃之行,而是为公共生活的安全卫生
拉起黄色警戒线,护我们生命之泉,让我们面对疫情仍能流淌出生命之涓涓不止。
更何况,分餐而食并非我家独创,我家独行。放入社会,这是抗击疫情的大势所趋。广东、
北京等多地卫生部门皆提出倡议,呼吁分餐而食,划出公共卫生与安全的生命之圈。爷爷奶奶,
我们难以奔赴一线,一展为国之轩昂志;但我们却能作为华夏子女,在饮食上选择分餐而食,
守卫公共生活与安全卫生防线,亦是奉力于抗疫,助推于安全!
高考在即,面对疫情爪牙我深切思虑公共生活的卫生安全问题,我怀一腔真情想对爷爷奶
奶说:疫情中我们分餐而食,守卫了公共卫生安全,也缓缓拉近了生命心灵之距,我们的亲情
如水,永不斩断。
分数:54 分
等级:本文属于一类文
点评:本文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文章标题紧扣材料“分餐制”以及“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两个问题而拟,态度鲜明。
二、文章体现了作者良好的任务意识。身份、对象意识明确,既表达了自己对“分餐制”
的认识和思考,也提到了“分餐制”于“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的意义。可以说,本文严格的
完成题目要求的写作任务。
三、文章中心突出,有驳论也有立论,说理思维较严密。文章紧紧扣住材料,较为充分地
反驳了爷爷奶奶对分餐制可能会造成的“生分”“被嫌弃”的顾虑。由小家到大家,层层分析
“分餐制”于“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意义。
四、语言表达上,能注意到作为晚辈与长辈交流时的分寸,行文之中关联的使用使得文章
的说理逻辑也是比较清晰的。
文章不足之处在于思想深度上挖掘不够,个别词句还有待推敲修改。(东莞市光明中学
冯卫)
3 号标杆文
分餐而食,刻不容缓
亲爱的爷爷奶奶:
最近,爸爸妈妈提议在家中实行分餐制,对此你们表示不赞同。我想写一封信给你们表达
我的看法,疫情之下,分餐就食,刻不容缓。
其实,我十分理解你们的想法。自古以来,围桌共食、家人共餐是我国的饮食习惯。最近
居家正在进行高考备考,你们对我疼爱有加,总想把最好的菜夹给我,这一夹一放之中承载了
多少的爱意,诉说着多少关切。但是对于爸妈的行为,我依然表示支持。且先不急,听我慢慢
说——
疫情之下,分餐而食有利于维系公共生活秩序,保障卫生安全。
众所周知,疫情传播的一大途径便在亲友聚会之间。假如用餐者被感染了,那么围桌共食
的其他人也有极大被感染的可能性。我们中国社会向来注重家庭的团聚,这大大增加了维护公
共卫生安全的难度。但是假如每个家庭都能响应卫生部门的号召,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
食,就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们家作为社会运行肌体中的一个细胞,理应承担起维持公共
生活、卫生安全的责任。病虐桀桀危急处,分餐而食护国安啊!
疫情之下,分餐而食,体现着维护家人安全健康的亲情考量。也许你们认为分餐而食不仅生分,也有让人被嫌弃的感觉。其实不然,疫情之下,爸爸妈
妈这一行为其实是考虑到我们的健康,最大程度地避免我们由此而被感染的可能性,这岂不是
珍重亲情的体现呢?再说家人团聚共食、其乐融融,靠的是一脉血浓于水亲情的维系,这份亲
情又岂会因为分餐而食而生分呢?这份维护家人健康的选择难道不比围餐共食更显智慧吗?爷
爷奶奶,希望你们也理解我们的苦心。
亲爱的爷爷奶奶。(,)离疫情暴发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虽然中国的疫情防控已
经做得很好,但这些小细节同样值得我们重视。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个小单元,我们家也应承
担这样的责任。疫情之下,分餐而食,体现了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的科学智慧,也体现了维系
亲人安全的亲情考量,望你们理解!
小武
2020 年 6 月 4 日
分数:52 分
等级:本文属于二类文(上)
点评:本文采用书信体的格式,选择爷爷奶奶为写作对象,针对他们反对分餐制的看法,
从“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和“亲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文章写作身份准确得体,写作
对象明确,且从“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角度谈自己对“分餐制”的认识与思考,很好地完
成了三个写作任务。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全文只有两个主体段,层次感不强,结尾显得较为仓促。驳论
的针对性不够强,批驳得不够准确有力。从语言上看,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待提高,如“疫情传
播的一大途径便在亲友聚会之间”、“也有让人被嫌弃的感觉”等表达不够通顺,个别标点使
用不当,结尾段最后有重复之嫌。因此,本文属于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没有亮点的类型,故
评为二类文(上)。(东莞市东莞中学 查丹)
4 号标杆文
共食之举暂当止,分餐之行理应扬
——致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敬爱的爷爷奶奶:
展信佳。受疫情影响,我们家饭桌上一贯的围桌共食变成了分餐而食。对此你们甚是不解
并对此颇有微词。因此我写下这封信来向你们阐述分餐制的必要性。
疫情重新解构塑造了公共生活,共食之举暂当止。
围桌共食是我们家乃至全国家庭的传统饮食习惯。你们也常通过为我夹菜表达对我的关怀。
但是于疫情肆虐之时,我们的公共生活的许多环节都具有感染病毒的风险。不仅是围桌共食,
甚至我们习以为常的握手拥抱等都需冒着风险。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守着传统和习惯,应当清
楚看到并理解并疫情重新解构塑造的公共生活,并勇于跳出墨守成规的“公共生活舒适圈”,
顺应防疫要求变更我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可知,在疫情期间,围桌共食的举动暂时应当停止。
疫情对卫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餐之行理应扬。
分餐而食一定程度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路径,是卫生安全的。众所周之(知),新冠病毒
通过唾沫等途径传播,因此,围桌而食无疑是高危行为。分餐而食符合公民防疫要求,理应发
扬推行,于疫情爆发之际,卫生安全必须受到甚于平常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确保生活每个
环节的卫生安全都高度可控,并竭立(力)消除一切卫生危险因素。由此可知,在疫情期间,
分餐而食的行为须大力推行。
分餐而食不但不显生分嫌隙,反而是疫情特殊时期对家人的别样关怀。
正常时期,围桌而食是一种亲密的表现。然而疫情当头,主动放弃共食之举,实行分餐之
行才是最佳的情感表达途径。分餐之行体现了将家人的健康安全置于首位、对彼此卫生安全负
责的担当。表面上我们放弃了共食之亲密,显得生分,但实际上我们收获的是疫情期间所能拥
有的最动人亲情——是尽己所能,为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卫生安全保障。爷爷奶奶,虽然迫于疫情改变生活习惯十分不易,但是我们能因此在动荡之时得到家人彼
此扶持关怀的安全感,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吗?所以让我们放下对分餐的成见,一起健康安全
地度过疫情时期吧!
祝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小武
2020 年 3 月 1 日
评分:50 分
等级:本文属于二类文(中)
点评:本文中心明确,能准确地完成“核心任务”,即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和
自己的爷爷奶奶谈谈对分餐制的思考和认识。全文逻辑清晰,层次鲜明。一方面指出围桌共食
这一传统行为须顺应特定时期防疫要求而暂时停止;另一方面则在更高的层面提出对卫生安全
的高度可控而大力推行分餐制度。最后则站在对家人的别样关怀的角度,以情感人,消解爷爷
奶奶的误解。
不足之处在于,本文是书信文体,即身为高三学生的“小武”写给自己的爷爷奶奶,语言
应该通俗易懂,得体大方。可惜文本有一些较为深奥的哲理性语言,在写作身份这一任务完成
上,落实得不够到位,语言不够得体。另外,本文有一些错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如“并理
解并疫情”“众所周之”“竭立消除”等,需要注意。(东莞市第一中学 陈原)
5 号标杆文
注重卫生,为爱分餐
——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亲爱的爷爷奶奶:
展信佳!
近来家里实行分餐制,对此,你们十分不适应。因此,孙子想以此信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来缓解你们的忧虑,希望得到你们的理解。
古有“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热情好客,革命年代也有“大锅饭”的形式,
可见在餐桌饭食上,中国人都离不开共食共饮,围桌共食,更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对于你
们二老对突如其来分餐制的排斥,我表示理解。
但是,放眼当下,新冠肺炎在神州大地肆虐,百姓日夜生活在惊慌与忧虑中,西方媒体趁
机作秽,声称,“中国病毒”是由中国人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差,不注重个人卫生导致的。爷
爷奶奶,我们在坚定反驳“中国病毒”这一不当言论的同时,也应进行自我反思与检讨。
一方面,部分中国公民的确不注重个人卫生,乱吃野味,招致病毒上身,引发悲剧。另一
方面,中国在公共安全卫生方面缺乏完善而严谨的法律法规。在街道上,无证经营的小摊随处
可见,随意吐痰的行人屡见不鲜,食品原料加工过程随意的商店更是比比皆是……凡此种种,
都是一面映刻我国食品卫生安全和公共安全漏洞的镜子。再者,疫情当下,公共安全卫生更显
重要,盲目的恪守传统围桌共食,聚众就餐会加速疫情情的传播,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毒
王”等头条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此,身为广大群众的我们所能做的有限。但鲁迅曾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爷爷
奶奶,我们所能做的虽小,但如果能从家里开始注重卫生,实行分餐,做到“修行者,宅其身,
抱道行”也能为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行分餐,并不意味着亲情的疏远,友情的生分,情意的淡去。相反,分餐是为家人亲朋
友身体健康着想,是爱的另一种证明。但丁曾说:“爱能感动日月星辰,爱拥有灵魂。”真正
的情意不在于形式的表达,而在于爱人的人对被爱人的真情实意。正如 2020 年春节,少了登
门拜访和烟花爆竹,却以微信红包的方式传递最真切的祝福。
爷爷奶奶,分餐却不少其中爱的灵魂。孙子真诚希望你们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做法。
小武2020.6.4
得分:49 分
等级:本文属于二类文(下)
点评:本文完成了材料给定的写作任务,以小武的身份,紧扣“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
问题,就“分餐制”对爷爷奶奶进行劝说,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全文的行文思路较为清晰。
首段简洁明了提出核心问题,劝说不赞成分餐的爷爷奶奶,先肯定“围桌共食”是我们热情的
中国人的良好传统,笔锋一转,结合当下疫情,自然过渡到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由大及小,从
社会到个人,务必注意卫生安全。以鲁迅之言引入分论点,要从家庭实行分餐制,最后论证“分
餐制”不是感情的疏远,而是爱的加深。另外,本文标题简炼,直指任务核心,语言平和温润,
劝解长辈能情理相融。 (东莞市粤华学校 刘卫)
6 号标杆文
分餐进食不生分,卫生安全保健康
讲究卫生越来越受到现代人尤其是为年轻一代人所重视,这似乎与围桌共食相互夹菜产生
矛盾。最近,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就此产生分歧。我认为,在这个特殊情况来看,爸妈的做法更
为妥当。
围桌共食是我国的传统习惯。大家围桌一坐,碗筷一摆,菜式一上,一起聊天吃饭,这便
是围桌的乐趣。然而,许多人习惯用相互夹菜来表达情感,但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增强,这种
方式让人介意。
分餐制不影响我们的亲情,而是为了我们更加健康。与老人同住,总会因传统观念产生意
见。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多个案例表明病毒能交叉感染。父母由此采取分餐制,这是人们公共
生活与卫生安全素质和意识提高的体现。近日有一新闻,有一大家人围桌打火锅,最终都被确
诊感染。所以,分餐制不是使我们的亲情疏离生分,也不是让老人们觉得被嫌弃,而恰恰是因
为亲情,才会讲究卫生,不让这种不幸的事再发生。
做好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才能让社会更加健康,让国家充满活力。此次疫情爆发,在防
控中让人们更加重视卫生安全。我们处在社会这一统一体中,公共生活不可避免,而随之产生
的卫生问题不可忽视。从家庭聚集打火锅感染到吃饭时交叉感染,无不敲醒警钟。我们每一个
人都是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我们个人做好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社会才能健康而充
满朝气与活力,国家才能可持续运转发展。
通过这次突如其来且破坏性大的疫情,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做好个人卫生,同时应加
强自己的集体意识,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方能成就集体。社会应加大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
特别是老年群体,引导老人有正确的卫生意识,家人要多给予他们关心,不要让老人有被“边
缘化”的心理。年轻一辈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的意识增强,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趋向,也
是促进国家发展的稳定剂。
围桌共食能增进感情,但分餐进食感情不生分,做好卫生安全保健康最重要。
得分:47 分
等级:本文属于三类文
点评:本文以高三学生小武的身份,选择赞同爸爸妈妈的做法的角度,围绕材料中“使用
公筷公勺,分餐进食”的新风尚,表达了“公共生活”中应加强“卫生安全”的主题。全文从
标题到每个主体段的分论点都能紧扣内容任务,反复点题,能让阅卷老师迅速抓住文章要点。
全文结构清晰,开门见山,快速入题。第二段能辩证看待传统共餐形式,有思辨色彩。第
三段能结合新闻的例子,较为深入地议论分餐制的意义。后面两个主体段能就“分餐制”上升
到“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高度来认识新风尚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总的说来,能较好完
成任务。
当然,本文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第四、五段语言平淡,内容较空洞,议论较乏力,亮
点不够。二是存在不通顺的句子。比如,第三段最后一句“分餐制不是使我们的亲情疏离生分,
也不是让老人们觉得被嫌弃,而恰恰是因为亲情,才会讲究卫生,不让这种不幸的事再发生”
其中前两个分句存在语病。(东莞高级中学 梁新梅)
7 号标杆文 分的是餐具,分不了情意
亲爱的爷爷奶奶:
听到要推行分餐制后,人们便论(议)论纷纷。有人争辩不合我们的传统饮食;有人抱怨
分餐不利于情感表达,感觉生分;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在嫌弃自己。诚然,分餐引起了不便和我
们的不习惯,但我想说:分餐是非常合理的,有其传统性和科学性,更何况,分餐制分的是餐
具,分不了我们的情意。
传统尤在,共食最贵。分餐制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我想说,分餐制早在宋朝就有,那时候
的人们就是围桌而食,使用公勺公筷取食的,只是后来不再注重罢了,就餐从简,不再有仪式
感,这难道不算是传统的遗失吗?你们若还觉得不适,我再举个例子,宋朝之前,人们习惯于
一天吃两顿,早上和晚上,后来粮食丰裕,理念也更新了,人们开始一日三餐,早、中、晚各
一顿,难道还有人要站出来说:“这不符传统!我们就应一天两顿吗”所以啊,“传统”并不
是标准,只是大家的习惯。最重要的难道不应该是“共食”吗?只要我们围在一起,不管是分
餐是禁言,还是保持距离,就还有情怡(谊)在。我们在一起,就足够了。
科学合理,保护家人。再向你们作个科普,研究表明:人类的唾液上含有不同种类的酶,
不同人的酶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而平时吃饭时,人们的唾液会交互,使对方的酶进入自己身
体,加大了因身体不适而致病的概率,特别是如今新冠病毒的爆发,我们更应该采用分餐制,
只因它是科学的,合理的。就如我们的祖先先碰巧采用了三餐制,然后如今被证实是最科学的
饮食规律一样,他们把正确的理念、传统带给我们,我们不应继续延(沿)着正确的道路,造
福后世吗?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不是吗?多少家庭受到了新冠病毒的侵
袭而家破人亡了,多少家庭还在阴阳相隔中哀泣,多少家庭悔不当初。为了家庭团圆,家庭幸
福,分餐制的实行刻不容缓!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幸福美满的动力哦!
真是!分餐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改个习惯而已,但它又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能让
我们更安心,让我们减少患病的可能性,让我能在高考前和你们开心,幸福地呆在一起。
祝
身体健康小武
2020 年 6 月 7 日
分数:44 分
等级:本文属于三类文
点评:该文以小武身份写信给爷爷,身份正确对象清楚;围绕“分餐制”给出自己的意见,
也能做到条理分明;但是未能谈及“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问题,也就是三个主要任务中有一
个任务未能完成。
在谈及要实行“分餐制”的理由时,该文指出两点——“分餐制”并不背离传统,还可以
保护家人,这两点理由并不很具有说服力,展开分析时说理很生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材料
中爷爷奶奶反对分餐制是担心生分、感觉被嫌弃,该文对此没有回应、反驳。另外,文中出现
了几个错别字。(东莞实验中学 钟培旭)
8 号标杆文
分餐进食,不可不为
亲爱的爷爷奶奶:
你们好!在长期的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于围桌共食,这也成为了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大家
围成一桌有说有笑,给彼此夹菜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家”味更浓了。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却不可不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本是阖家欢乐、幸福安康的春节,却因为新冠疫
情的“惊雷”使人们不得不将自己封在家中减少外出通过网络来取代传统的拜年。这是一段让
人神情暗(黯)淡的时期,虽然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完
全放松警惕,像往常一般的生活。
回想疫情的初期,当时就是因为人们的不够重视,放松着警惕才导致了疫情的快速爆发;
当时我们的疫情“吹哨人”张文宏、李文亮等人都积极地将自己所发现的疫情危机告诉大家;
而结果消息如同沉大海一般没有了音询(讯)。政府放松了警惕并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更重
要的是人们放松了警惕,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暴风雨的来临。最终疫情让人们措手不及,而随
之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一批院士、国士开赴武汉;无数的医护人员、建筑工人等化身为“最美逆行者”支援武汉;政府以“全国一盘棋”、“一省包一市”的制度全力支持武汉,开
展防疫阻击战……
最终在历时长达三个月的战斗中我们打赢了;现在推开窗户放眼望放眼望去,你会发现春
天已至,万物复苏;但同时又有多少的“逆行者”永远留在了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哪有
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她们无数的白衣天使奋斗在抗疫的一线,竭
尽全力,不计生死只为守护你眼前的春天。
在疫情中反思我学到了“余生尚无常,且行且珍惜”,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在国外新
冠病毒的身影仍猖獗,而且病毒还存在“变异”的可能性。面对未来病毒的可能性我们无从知
晓,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提高自己的警惕,做到个人的安全防护,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进
餐时采用公筷公勺,落实好分餐进食;出行时要配带好口罩,实施“七步洗手法”进行消毒等
等。
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点马虎。时刻要注重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
您的孙子
2020 年 6 月 1 日
评分:36 分
等级:本文属于四类文
点评:本文三个任务都没有完成。文章没有明确选择某一类长辈,仅在倒数第二段涉及到
“分餐制”的内容,结尾出现“公共生活和卫生安全”一词,但对以上内容均未能展开分析论
述。主体段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论述疫情的发生、抗疫的过程及对“逆行者”的感激,均
与本次作文题的写作内容要求脱节。此外,文中出现了两个错别字,行文中标点符号也存在误
用,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流畅。书信格式中日期和署名顺序颠倒,格式错误,扣格式分 2 分。(东
莞外国语学校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