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开始时间:__20 世纪四五十年代__。
2.核心:__电子计算机__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条件:
(1)19 世纪__科学革命__的巨大成就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2)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和平条件下的__激烈国际竞争__,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刺激因
素和巨大杠杆。
(3)科学技术的__社会化__,各国政府有组织的__大规模投入__和有计划的__开发__,为科学技术的
加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发展领域:__电子计算机__、__空间科学技术__、__生物技术__。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1.信息时代的到来: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自电子计算机诞生后,世界各国都在持续不断地研制功能更强大、效率更高
的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积日益轻巧,存储容量不断增大,运行速度更是大大提升。
(2)信息技术的发展:
①以__计算机网络__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和数字通信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③今天,互联网络遍及全球,人类社会已步入__信息__时代。
(3)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信息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生长点。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__信息技术__的发展作为提升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目标。
2.空间技术的发展:
(1)表现: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__人造地球卫星
__、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
(2)影响:这些探索不仅发展了空间科学技术,也带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3.生物技术:兴起于__20 世纪 70 年代__,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高科技之一。1996 年,__克隆羊多
利__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改变着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和非物质消费,其消
费需求呈现__多样化__、__多层次__、__多方面__的特点。
2.促进了__学习型__社会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 世纪中期以来,人类进入了( C )
A.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
B.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
C.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D.第四次科技革命时期
2.科技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下列一组标志所涉及的产业,体现第三次科技
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的是( A )
A BC D
【解析】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
三次科技革命。A 项符合题意。
3.“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 B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综合国力的增强 ③空间技术的发展 ④人民生活的改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D )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解析】 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孕育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条件的是( D )
A.19 世纪科学革命的巨大成就提供了理论基础
B.各国政府有组织的大规模投入和有计划的开发
C.激烈的国际竞争
D.资产阶级革命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
6.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将会产生 7 元至 12 元的回报——这是美国、欧洲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
模型得出的评估结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创造了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我国 1 100 多种新
型材料中有 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空间技术正广泛运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改
变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可见( C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我国科技总体水平与世界先进
水平相比已没有差距 ④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兴起于( B )
A.苏联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8.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我们当前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B.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在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D.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开始崭露锋芒
【解析】 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世纪之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至 70 年代中后期,
代表技术是核能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第二阶段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开始至今,
代表技术是信息技术,引发了现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形成新的技术群,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材料二 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 19 世纪为 50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 30 年,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为 7 年,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为 3—5 年。
材料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 1.7%,在 1950—1970 年猛增
到 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 20 世纪 70 年代约占 60%,80 年代达到 80%。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信息技术”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科技成果的发展密切相关?
【答案】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2)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些特点?
【答案】 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识变为物
质财富的过程缩短;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材料三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 示例:我国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国际竞
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