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精练试题(人教版27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精练试题(人教版27份含答案)》 共有 2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四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主要表现在(  )‎ ‎                ‎ A.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趋向民主化 B.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D.中国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的一员 答案B ‎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坐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3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答案D ‎4下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解析A、D两项分别是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探索,排除;B、C两项都属于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但义和团运动不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且盲目排外,故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B ‎5 1898年,一外地人到江苏苏州游玩,发现一家新开设的英国轮船制造局,感到很惊奇。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解析题干信息反映的是英国在江苏苏州设立轮船制造局的情形。《马关条约》规定开放苏州等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也可以享有此特权。‎ 答案C ‎6近代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某条约中有此规定:“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辛丑条约》中规定: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这与题干材料意思吻合,故选D项。‎ 答案D ‎71912年5月20日,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发表了一篇时评短论《杀》:“唐绍仪(内阁总理)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前提是(  )‎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海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人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解析1912年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言论、出版等自由,使得《杀》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 答案D ‎8“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9“一时间,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从垂暮老人到黄髫稚子,无不喊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废除不平等条约’‘工农兵联合起来’的口号。”根据上述表述,判断该时期应当是在(  )‎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解析由“工农兵联合起来”排除A、B两项;由“打倒军阀”可排除D项,土地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 答案C ‎10蒋介石在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亦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 A.1926年前后 B.1937年前后 C.1945年前后 D.1949年前后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吾为国民革命而死”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当时正处于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答案A ‎11“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D.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答案D ‎1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D.牢记历史,牢记仇恨 答案A ‎13《陈诚回忆录——抗日战争》由东方出版社推出,本书记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主持参与和亲历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和评价了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成败得失。在书中我们不可能读到(  )‎ A.淞沪会战的得失 B.保卫大武汉的部署与设施 C.鄂西会战的检讨 D.百团大战的战术研究 答案D ‎14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创作时(  )‎ ‎《磨好刀再杀》‎ A.国民党正借和谈之名准备内战 B.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已被戳穿 C.国民党又提出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 答案B ‎1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共40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镌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史实。‎ 材料二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实现现代化,而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而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指出材料一中图2、图4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4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全面抗日战争、渡江战役(或解放战争)。‎ ‎(2)图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根本原因: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国家。努力: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6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参考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形成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另一方面,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念,而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又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梁启超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他于1902年2~4月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转引自《光明日报》‎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口号“驱除鞑虏”,是汉族的民族主义,辛亥革命后提出了“五族共和”,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主张把各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 材料三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的辛亥革命、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迅《民族主义》‎ ‎(1)依据材料一,分析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原因。(4分)‎ ‎(2)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孙中山早期却提出“驱除鞑虏”,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谈谈你的看法。(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概念的原因。(4分)‎ ‎(4)如何理解“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2分)‎ 参考答案(1)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旧的民族观念被打破,新的民族意识正在形成;救亡图存,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成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2)梁启超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号召,有利于借助清政府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的失败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有利于分化瓦解清朝统治力量,发动广大民众推翻清朝统治。‎ ‎(3)推翻清朝的目标已经实现;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团结各族人民维护民主共和、建立近代民族独立国家,提出“五族共和”、民族平等的观念。‎ ‎(4)抗日战争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为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