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精练试题(人教版27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精练试题(人教版27份含答案)》 共有 27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七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并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当时采取“一边倒”方针的主要意图是(  )‎ A.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 B.借助苏联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与苏联结盟,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D.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 答案C ‎2观察下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发展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解析由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此时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欧,此时期东欧国家基本为社会主义国家,这说明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发展。‎ 答案C ‎3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                ‎ 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解析根据题干引文分析,材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要平等对待对方,双方要互惠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交往双方地位平等、利益互惠,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C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在这期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原因在于(  )‎ A.它是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提出并成功运用的外交方针 B.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C.反映了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各国的国家利益 D.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等于各国的国家利益,C项错误。‎ 答案B ‎5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 A.万隆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大 D.朝鲜停战会议 答案B ‎6一位美国记者在《时代》周刊上评述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主要表现在会议朝着(  )‎ A.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方向发展 B.团结合作的友好方向发展 C.拥护和同情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D.不结盟和非集团的方向发展 答案B ‎7《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上海五国机制”‎ 答案B ‎8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答案D ‎9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  )‎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外交胜利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D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10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冷静而现实地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材料表明(  )‎ A.美国已丧失了经济大国的地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 D.美国应该承认中国的地位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应该变成……零和游戏”,可知基辛格主张美国政府改变敌视中国的政策,故选D项。‎ 答案D ‎11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B.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加深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力在增强 答案B ‎12某学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图),该学生试图揭示的是(  )‎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解析美国参与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答案B ‎13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答案B ‎142013年,中国全额缴纳了联合国常规会费,会费分摊比例名列第六;中国承诺长期捐助建设联合国和平基金,并响应联合国决议,派出维和人员执行维和任务。这说明我国(  )‎ ‎①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共同发展 ④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履行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5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海合作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 解析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B项正确。A项为万隆会议精神;C、D两项与上合组织宗旨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1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3分,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 时间 礼 物 说 明 ‎1405~‎ ‎1433年 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 ‎1793~‎ ‎1794年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 000件 ‎1853~‎ ‎1867年 ‎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 ‎1941年 ‎11月 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 ‎1943年 ‎2月 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 ‎1949~‎ ‎1950年 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 ‎1957年 ‎11月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 ‎1972年 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赠与美国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月 ‎1986年 ‎11月 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 ‎2014年 ‎9月 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 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1分)‎ 解析第一小问“趋势”,注意可从礼物的性质或构成等角度分析说明;第二小问“原因”,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国家实力和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注意语言要概括简练,分析原因要全面。举例说明:如第一小问“趋势”,可结合礼物的构成分析,从古代中国多送传统的瓷器、丝绸、土特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送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再到现代中国送股票、中兴手机,得出趋势是注重代表中国特色的文化,从初级品到高科技产品;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礼物的构成分阶段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一 趋势: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原因: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 示例二 趋势: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原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下表所列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奥地利 ‎1971年5月28日 比利时 ‎1971年10月25日 冰岛 ‎1971年12月8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荷兰 ‎1972年5月18日 联邦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新西兰 ‎1972年12月22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西班牙 ‎1973年3月9日 ‎(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点。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4分)‎ ‎(3)你认为1970~1973年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参考答案(1)背景:两大阵营尖锐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作用: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起了积极作用。‎ ‎(2)特点: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应对苏联的威胁(或“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3)原因: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抗衡苏联;有利于中西方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基础。‎ ‎18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继承英国在西藏的特权,经营西藏的邮政、电报、电话,并在西藏设有12个驿站,在亚东和江孜等交通要地驻有印度军队。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政府对印度的这些特权,原则上坚决主张废除,而在做法上采取了适当的步骤。对于不损害中国主权而合乎西藏实际需要的惯例,则在平等互惠基础上暂时允许其保留。‎ ‎——摘编自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 材料二 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我还设想,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条新的路子来解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邓小平同志又总结历史,正视现实,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作出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精辟地揭示了当今时代特征的本质,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正确阐明了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 ‎——戴秉国《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性调整与开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关于中印问题,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维?根据材料三,说明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政府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开展的外交活动具有哪些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6分)‎ 参考答案(1)对于印度在西藏的特权原则上坚决主张废除,具体做法上允许暂时保留部分,适当让步;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新思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如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等。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③‎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如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多次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