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知识网络重点知识突破
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1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
国的是 ( )
A.日本 B.英国C.美国 D.苏联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
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
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答案】 D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重点知识突破
典例2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
行比较,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立足国情,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美国以及中国的改革。A、C、D三项是
这三场改革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利用市
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恢复,B
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针对强化训练
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
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
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措施是( B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
D.形成苏联模式
2.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
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
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说明了苏联当( D )
A.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D.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针对强化训练
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一书中说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
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
地步”。材料表明苏联模式( B )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依据是( A )
A.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B.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C.土耳其打退了外国侵略军
D.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针对强化训练
5.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
是( D )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基本上完成印度独立大业
D.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6.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
识不正确的是( C )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针对强化训练
7.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
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C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针对强化训练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是( 富兰克林·罗斯福 )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
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
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
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
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
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
原因。
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
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