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九下历史第二单元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课件及作业(共10套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春九下历史第二单元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课件及作业(共10套北师大版)》 共有 10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6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 ‎1.背景 ‎(1)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繁荣状态。‎ 8‎ ‎(2)战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这段时期也称“柯立芝繁荣”。‎ ‎(3)20世纪20年代, 自由放任 思潮在美国盛行,生产的盲目扩张与市场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机狂潮。 ‎ ‎2.爆发与发展: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 美国 爆发。1931年,欧洲发生 金融危机 ,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面对危机,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缓解。 ‎ ‎3.影响 ‎(1)经济大危机给 资本主义 世界以沉重的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 ‎(2)经济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引发一连串的 关税战 、倾销战和货币战。 ‎ ‎(3)经济大危机还引起了 德 、意、日等国的政治危机,这些国家的 法西斯 势力迅速膨胀,最终走上 对外扩张 的道路。 ‎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 资本主义制度 。1933年, 富兰克林·罗斯福 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 新政 ”救治美国经济,并呼吁美国人民支持他的“大胆试验”。 ‎ ‎5.实质:“新政”是美国 资本主义 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 ‎6.特点:加强 国家 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 ‎7.主要措施 具体内容 工业方面 采取恢复工业的措施,核心是颁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 》,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 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成立“ 全国复兴总署 ”,由它协调国家、企业主和劳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工人每天工作的时数等 ‎ 农业方面 颁布了《 农业调整法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 社会福利 成立联邦 紧急救济署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 8‎ 方面 公共工程方面 兴办 公共工程 ,积极推行“ 以工代赈 ”,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 ‎ 金融方面 进行大力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 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 ‎8.意义 ‎(1)“新政”使 资本主义制度 得到调整与巩固,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 干预经济 的能力得到提升。 ‎ ‎(2)“新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缓和了危机,在美国和世界 资本主义 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 ‎ ‎9.局限性:“新政”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经济大危机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C)‎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这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B)‎ A.持续时间长 B.范围特别广 C.破坏性大 D.只在美国发生 8‎ ‎3.英国史学家汤恩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A)‎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 B.奥匈帝国进攻塞尔维亚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4.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法案的出台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C)‎ A.发展对外贸易 B.恢复银行信用 C.国家干预经济 D.稳定社会秩序 ‎5.下表是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的部分内容,材料反映的当时“新政”的措施是(B)‎ 单位(周)‎ 调整前 调整后 最高工时 ‎55小时 ‎40小时 最低工资 ‎60美分 ‎12美元 A.整顿金融业 B.对工业的调整 C.调整农业生产 D.兴办公共工程 ‎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兴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A)‎ A.减少失业,刺激消费 B.方便人民生活 C.促进社会进步 D.赢得国人信任 8‎ ‎7.罗斯福说:“我们正在努力奋斗,挽救一个伟大的、宝贵的政府。”据此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D)‎ A.消除经济危机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改善人民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当时的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挽救经济危机,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 课后巩固提升 ‎1.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从1929年的104.9下降到1932年的48.2,下降了54%。在世界市场上,小麦批发价格下跌了70%,大豆、棉花、黄麻、咖啡等跌价50%以上。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A.经济危机的爆发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苏联“一五”计划的干扰 D.世界大战的破坏 ‎2.“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的歌词。这首歌流行的背景是(B)‎ A.工业革命造成贫富两极分化 B.经济危机造成工人生活贫困 C.自由经济带来美国经济普遍繁荣 D.英国对北美地区的殖民统治 8‎ ‎3.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活动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许诺,要用计划经济的方法克服经济危机。材料中的“计划经济的方法”是指(D)‎ A.优先发展农业生产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充分利用市场调节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4.下图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给守法企业悬挂的蓝鹰标志,下列不能悬挂蓝鹰标志的企业是(A)‎ A.拒绝与工人代表谈判的企业 B.遵守法律规定价格水平的企业 C.遵守法律规定最高工作时数的企业 D.遵守法律规定生产规模的企业 ‎5.下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D)‎ A.大力整顿银行 B.缩减农业产量 C.减少政府投资 D.兴办公共工程 ‎6.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总统,他们在职期间都取得了卓著的政绩。从结果上看,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B)‎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8‎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的种族歧视状态 ‎7.面对经济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C)‎ A.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的经济 B.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D.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 ‎8.发生在20世纪初的经济大危机,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色星期四”见证了歇斯底里的疯狂。经纪人们鬼哭狼嚎,扯掉自己的衣领,试图跟上抛售指令……‎ 从1930年初到1932年底,总共有773家国有银行倒闭,涉及存款超过7亿美元,另有3604家州银行破产,涉及的存款超过20亿美元……1930—1932年,总共有85000家企业破产,留下了45亿美元的债务;5000家银行停止支付……‎ ‎1930年2月底,西雅图、洛杉矶和芝加哥都出现了失业者的小规模示威。同月,鲍威利区等待领救济的队伍每天有2000多人。‎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动荡。‎ 材料二 下表为罗斯福新政部分内容简表。‎ 具体内容 金融业 政府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工业 国家调整工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农业 压缩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社会保障 成立专门机构,政府拨款兴建公共工程 8‎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特点。‎ 核心措施: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 1945年4月14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社论中指出:“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 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或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政府的权力得到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得到提升。‎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