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共61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训练(共61份)》 共有 6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第 2 篇 陋室铭 (唐·刘禹锡) 版本导航:◎统编七下第 16 课;◎语文七下第 18 课;◎苏教八下第 9 课。 原文呈现 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 教参段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xīn)。∥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dú)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这 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德行美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 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 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 有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可以调弄不加装 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 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它好比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 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①层: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 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 旨,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第②层: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 活。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 环境之清幽宁静,再以“谈笑” 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 “无丝竹”二句则含有对比的意 味,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 襟。 第③层: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 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点】(1)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室主人品德高尚。(2)运用类比手法,以“山不在高…… 有龙则灵”类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说明陋室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 云亭”类比“陋室”,指出此室可以与古代名贤的居室比美。(3)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 韵和谐。2 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 1.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苔痕上阶绿 原意为:与“下”相对,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重点实词 (1)有仙则名      名:__________ (2)有龙则灵 灵:__________ (3)斯是陋室 斯:__________ 是:__________ (4)惟吾德馨 惟:__________ 吾:__________ 馨:_________ (5)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__ (6)可以调素琴 可:__________ 调:__________ 素:__________ (7)无丝竹之乱耳 乱:__________ (8)无案牍之劳形 劳:__________ 形:__________ (9)何陋之有 陋:__________ 3. 文言虚词 (1)有仙则名3 (2)可以调素琴 (3)之_________ (4)何陋之有        二、重点句子翻译 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 ◆内容理解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显出陋室生活之安适。一个超然物外、体静心闲,一 心求仙问道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  )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苔痕长到台阶上,草色映入竹帘,从房间都能看到, 夸 张 地 表 现 了 居 室 环 境 的 荒 芜 杂 乱 。 (  ) ◆写作特色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面来写陋室不“陋”,以此表现室主人对世俗及官 场 生 活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4 的 厌 恶 。 (    )   4. 本文从反向立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 “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 5. 文章结尾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 具 有 雄 辩 力量。(  ) 6. 本文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意境隽永、 韵 味 深 长 。 (    ) 金题演练 一、文言文阅读。(10 分) 1. 下 列 句 子 加 点 词 意 思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2 分 ) (  ) A. 有仙则名      名之者谁5 B. 草色入帘青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阅金经       阅十余岁 D. 无案牍之劳形    而形貌昳丽 2. 下 列 句 子 加 点 词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2 分 ) (  ) A. 有龙则灵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 可以调素琴     必以分人 C. 无丝竹之乱耳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何陋之有      何处无竹柏 3. 下 列 对 文 章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2 分 ) (  ) A. 本文通过对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并以此 表现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简洁有力,类比“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也可借高尚之士散发芬芳。 C.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分别是古代贤者诸葛亮、扬子云的居室,作者以此反 衬,表明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D.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本文言简义丰、讲究修辞。文章骈散结合,以骈句为主, 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第 2 篇 陋室铭 知识梳理 一、1. 长到,蔓上6 2. (1)出名,有名(苏:出名) (2)灵验(苏:灵验,神奇) (3)这 表肯定的判断 (4)只, 只有 我。这里指陋室主人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语:散布得很远的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苏:散布很远的香气,比喻品德高尚) (5)大 (6)副词,可 以,能够 调弄 不加装饰的(语:质朴无饰) (7)扰乱 (8)劳累 形体、躯体 (9) 简陋 3. (1)表顺承,相当于“就” (2)介词,用……来(3)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 性,不译 ②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4)疑问代词,什么 二、1.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2. 可以调弄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3.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文书劳神伤身。 4.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1.×【解析】文章并未体现作者有求仙问道的想法,句中“一心求仙问道的高人雅士形 象呼之欲出” 理解有误。 2. ×【解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苔痕、草色的青翠,表现居室环境的清幽, 句中“夸张地表现了居室环境的荒芜杂乱”理解有误。 3. ×【解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通过描写室主人的生活方式,侧面表现了 陋室不“陋”, 以此表现室主人对世俗及官场生活的厌恶。句中“从正面来写陋室不‘陋’”理解有误。 4. √ 5. √ 6. ×【解析】本文采用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句中“本文采用象征的写作手法”理解有 误。 金题演练 一、1. (2 分)D 【解析】A 项中“名”,前者意思是“出名,有名”;后者意思是“命名”。B 项中“入”, 前者意思是“映入”;后者意思是“在国内”。C 项中“阅”,前者意思是“浏览”;后者 意思是“经7 过,经历”。D 项中“形”的意思都是“形体、躯体”。 2. (2 分)C 【解析】A 项中“则”都是连词,前者表顺承,译为“就”;后者表转折,译 为“却”。B 项中“以”都是介词,前者译为“用……来”;后者译为“把”。C 项中“之” 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 项中“何”均为疑问代词,前者译为“什 么”;后者译为“哪、哪个”。 3. (2 分)C 【解析】诸葛亮的“诸葛庐”、扬子云的“子云亭”都因为主人高尚的品质而 使得“陋室不 陋”,本文作者同样具有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也通过自身品德而使“陋室不陋”, 并以诸葛亮、 扬子云为榜样,应是正衬,C 项中“反衬”的理解有误。 4. (1)(2 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德行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2 分)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