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O点的转轴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固定直杆A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的倾角为30°,OA=OC,B为AC的中点,OB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为aA,第一次经过B处的速度大小为v,运动到C处速度为0,后又以大小为aC的初始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小球可以返回到出发点A处
B.撤去弹簧,小球可以在直杆上处于静止
C.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v2
D.aA-aC=g
解析:设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f,AB间的竖直高度为h,小球的质量为m,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对于小球从A到B的过程有mgh+Ep=mv2+Wf,A到C的过程有2mgh+Ep=2Wf+Ep,解得Wf=mgh,Ep=mv2.小球从C处向上运动时,假设能返回到A处,则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p=2Wf+2mgh+Ep,该式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不能返回到出发点A处,选项A错误,C正确;设从A运动到C摩擦力的平均值为,AB=s,由Wf=mgh,得s=mgssin 30°.在B处,摩擦力f=μmgcos 30°,由于弹簧对小球有拉力(除B处外),小球对杆的压力大于μmgcos 30°,所以>μmgcos 30°,可得mgsin 30°>μmgcos 30°,因此撤去弹簧,小球不能在直杆上处于静止,选项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在A处有Fcos 30°+mgsin 30°-f=maA;在C处有Fcos 30°-f-mgsin 30°=maC,两式相减得aA-aC=g,选项D正确.
2、(多选)在同一地点,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 s末和6 s末
B.4 s后甲在乙后面
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 s末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 s,随后向后运动
解析:选AB.在vt图象中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大小与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由图可知当t=2 s和t=6 s时,两图线与横坐标围成面积相等,说明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等,由于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因此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 s和6 s,故A正确;开始运动时,乙的初速度为零,甲在前面,在t=2 s时,两物体相遇,此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因此乙在前面,甲匀速运动开始追乙,乙做匀减速运动,当t=6 s时,甲、乙再次相遇,因此在2~6 s内,甲在乙后面,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两物体相距最远时刻出现在甲追乙阶段,即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此时t=4 s,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一直向前运动,先加速后减速,故D错误.
3、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x,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则物体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即v=2v0,由x=(v0+v)t和a=得a=,故C对。
4、(2017·湖州质检)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点电荷电场.如图所示,在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球心为O,CD为球面AB的对称轴,在轴线上有M、N两点,且OM=ON=2R,A1A∥B1B∥CD,已知球面A1B1在M点的场强大小为E,静电力常量为k,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
A.-E B.-E
C.-E D.-E
解析:选C.若球完整,则带电量Q=q,则球在M点产生的电场E0==,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除去A1B1球面后,球在M点产生的电场E1=E0-E=-E,由对称性可知球壳在N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E1,C正确.
5、(2017·天津和平质量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N核获得反冲核O发现了质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
C.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
D.汤姆孙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选A.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B错误.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成因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C项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项错误.
6、固定于正方形四角上的四个等量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正方形两条邻边的中垂线,O点为中垂线的交点,P、Q分别为cd、ab上的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电势相等
B.P点场强大于Q点场强
C.若在O点放一正点电荷,则该正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D.将某一负电荷由P点沿着图中曲线PQ移到Q点,此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AB
7、某科研单位设计了一空间飞行器,飞行器从地面起飞时,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α=60°,使飞行器恰好沿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直线斜向行上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飞行,如图所示。经时间t后,将动力的方向沿逆时针旋转60°同时适当调节其大小,使飞行器依然可以沿原方向匀减速飞行。飞行器所受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时动力的大小等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 加速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 减速飞行时间t后速度减为零
D. 加速过程发生的位移与减速到零的过程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答案】 B
【点睛】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二、非选择题
1、(2017·山东威海二模)如图为a,b两束单色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时,逐渐增大入射角,则a光的折射光线首先消失
D.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一定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E.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b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2)(10分)(2017·河北邢台质检)如图所示,a,b,c,d是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间的间距依次为2 m,4 m和6 m.一列简谐横波以2 m/s的波速沿x轴负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d,质点d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6 s时质点c第一次到达最高点,质点的振幅为6 mm,求:
①在t=6 s时质点b的位移;
②当质点a第一次振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时,质点d经过的路程.
解析:(1)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λ,知a光条纹间距大,则a光的波长较长.根据f=知,a光的频率较小,则折射率小,根据v=知,a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A,B正确;根据sin C=可知,a光的临界角较大,则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时,逐渐增大入射角时,b光先发生全反射,其折射光线首先消失,选项C错误;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电流与光强有关,故无法比较饱和电流的大小,选项D错误;a光的频率较小,则光子能量较小,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b光的能级能量差大,选项E正确.
(2)①已知在t=0时刻波到达质点d,质点d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其波的前段波形如图
t=6 s时,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12 m,波的前端到达a质点位置,此时质点c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所以a,c间的距离恰好是四分之三个波长,则波长λ=8 m,又b,c间距离为4 m=λ,所以质点b的位移为-6 mm.
②当质点a开始振动时波已传播6 s,再经历四分之三周期,质点a振动到正向最大位移处,T==4 s,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质点a第一次振动到最高点时,质点d已运动的时间为
t′=6 s+3 s=9 s,由题意知A=6 mm,
质点d的路程为s=·4A=54 mm.
答案:(1)ABE (2)①-6 mm ②54 m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