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人教物理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选题(6)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a所示,用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示可知( )
A.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 N
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物块的质量m=2 kg
D.在0~4 s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为12 N·S
解析:选BD.由图b可知,t=2 s时刻物体刚开始运动,静摩擦力最大,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此时的拉力,由图a读出最大静摩擦力为6 N,故A错误.由图知:当t=2 s时,a=1 m/s2,F=6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代入得:6-μm×10=m.当t=4 s时,a=3 m/s2,F=12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代入得:12-μm×10=3m.联立解得μ=0.1,m=3 kg,故B正确,C错误.a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得0~4 s内物体速度的增量为Δv=× (4-2)=4 m/s,t=0时刻速度为0,则物块在第4 s末的速度为4 m/s;根据动量定理,得0~4 s内合外力的冲量为:ΔI=Δp=mΔv=3×4=12 N·s,故D正确.故选:BD.
2、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大小为v,已知点电荷乙受到水平面的阻力恒为μmg,g为重力加速度,A,B间距离为L,静电力常量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电荷甲在B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B.O,B两点间的距离大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两点间电势差UAB=
D.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解析:因为电荷乙从A点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减小到最小,故此时电荷乙的加速度为零,即EBq=μmg,即EB=,选项A正确;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EB=k=,解得xOB=,选项B错误;从A点到B点由动能定理可知qUAB-μmgL=mv2-m,UAB=,选项C错误;点电荷甲带负电,故在所形成的电场中,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选项D错误.
3、频闪照相是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照相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 利用刻度尺测量相片上2、3、4、5 与1 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处于下落状态 B.小球在2位置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D.频闪照相法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D
4、如图所示,R0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E恒定,内阻不能忽略,当开关闭合,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左端点a时,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在将滑片P由左端点a滑向右端点b的过程中,下列关于液滴的带电情况及运动情况(液滴始终没与极板相碰)分析正确的是( )
A.液滴带正电,液滴将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液滴带正电,液滴将以原平衡位置为中心做往复运动
C.液滴带正电,液滴将向上先做变加速再做变减速直线运动
D.液滴带负电,液滴将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选C.当开关闭合,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左端点a时,液滴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电场力竖直向上,由题图知下极板带正电,即液滴一定带正电,D项错误;因滑片由左端点a滑向右端点b的过程中,外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电路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内电压先减小后增大,即电源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先增大后减小,由E=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但方向不变,所以液滴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一直向上,即液滴将向上先做变加速运动再做变减速直线运动,C项正确,A、B项错误.
5、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从两极板正中间处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点电荷运动到负极板的过程( B )
A.加速度大小为a=+g
B.所需的时间为t=
C.下降的高度为h=
D.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Eqd
解析:点电荷受到重力、电场力,则合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故A错误;设点电荷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时间为t,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根据位移公式可得=t2,解得t=,故B正确;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高度h=gt2=,故C错误;电荷运动位移为,故电场力做功W=,故D错误.
6、(多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H+H→He+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产生的
D.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的
解析:选A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核聚变就是两个轻核相聚碰撞,结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的过程,B选项是典型的核聚变方程,选项B正确;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发生β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高速电子,即β粒子,选项C错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发生α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氦核(即α粒子)而从原子核中释放出来,选项D错误.
7、(2018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F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F表示.已知φM=φN,φP=φF,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 )
A.点电荷P一定在MP的连线上
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
D.φP大于φM
【答案】A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确(另解:根据题意φM=φN,φP=φF,可知点电荷Q一定在MN的中垂线与PF连线的中垂线的交点处,作PF连线的中垂线交MP于点O,连结O、F两点,由几何知识知OF为MN的中垂线,故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的O点,A正确);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直线不可能在球面上,故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