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共有 3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历史坐标】‎ 一、选择题 ‎1.下图为某历史教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D)‎ A.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针对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并存这种情况,列宁曾说:“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为此,苏俄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B)‎ A.“加速发展战略”‎ B.新经济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市场和计划相结合,市场起基础作用,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发展趋势。”以下人物在经济领域的做法与材料所言相符的有(B)‎ ‎①列宁 ②斯大林 ③罗斯福 ④邓小平 5‎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下列史实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①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打击日伪军 ②苏联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③匈牙利新经济体制改革 ④赫鲁晓夫推行“玉米运动”‎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5.“自幼胸怀大志,富有反抗精神;大学学习法律,投身民族运动;发动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推翻美国霸权傀儡,实践古巴社会主义。”材料描述的人物是(C)‎ A.毛泽东 B.戈尔巴乔夫 C.卡斯特罗 D.尼赫鲁 ‎6.下列对东欧剧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B)‎ A.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 ‎7.《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失去了政权。”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政权”发生在(D)‎ A.新经济政策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8.下列属于1991年苏联解体原因的是(D)‎ ‎①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苏联的发展 ②苏联模式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④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5‎ C.①②④ D.②③④‎ ‎9.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D.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实行和综合国力得到加强 二、材料解析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给各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启迪,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这一转变,必将给科学社会主义带来新的更加明媚的春天。‎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苏联模式的特征如何?中国是怎样“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的?中国的成功探索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特征: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方法: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影响:使社会主义国家也根据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或根据国情建设国家)。‎ ‎(3)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什么?‎ 5‎ 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要不断调整相关政策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材料三 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 材料四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曾强调,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1)材料一中字母A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字母B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俄国十月革命。B:三大改造的完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是受什么体制的影响?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起到了什么作用?‎ 体制:苏联模式。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5‎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共同点:都希望不改变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果:苏联解体。‎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不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意思相近即可)‎ 5‎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