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直击中考
1.(江西中考)“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材料中的“大屠杀”是指(C)
A.亚历山大东征 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安徽中考)“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C)
A.普法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福建中考)“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安排战后和解,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是指(A)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色佛尔条约》
4.(连云港中考)下图为某次会议签订的和约文本,该和约中最能体现这次会议实质的是(D)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C.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D.“委任统治”德国海外殖民地
5.(菏泽中考)“12月18日,天津商会等团体召开市民大会……社会人士李实忱宣布了与日交涉原则:反对会外交涉;取消二十一条;山东权利无条件收回。”上述史实发生于(A)
A.巴黎和会期间 B.华盛顿会议期间
3
C.开罗会议期间 D.雅尔塔会议期间
6.(赤峰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条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该“条约”(D)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的统治秩序
B.平衡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
C.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7.(河北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材料二
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
名称
数量(人)
拿破仑战争(1790—1815年)
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
107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年)
876
日俄战争(1904—1905年)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年)
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5509
3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交战双方遭受了惨重损失。(意思相近即可)
(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要求:须答对四个成因)
每天死亡人数最多。成因: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