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共有 3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动荡与变革的时代 单元提升 ‎【知识网络】‎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凯末尔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重点知识突破 一、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 ‎(1)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2)列宁带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3)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4)1922年,列宁领导成立了苏联 斯大林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迅速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但苏联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典例1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 5‎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答案】 D 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以及中国改革开放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改革开放 相 同 点 背景 都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内容 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当时的实际需要 结果 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 同 点 背 景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 新政前,美国遭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社会矛盾尖锐 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内 容 实行粮食税,让国内外资本经营一部分企业,允许商品生产,在一定范围进行自由贸易等 侧重于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农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 实 质 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国民经济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实施缓和矛盾、恢复经济的改革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 成 果 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渡过了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 典例2 将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进行比较,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下实施的 B.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对资本主义的恢复 C.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都立足国情,调整生产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美国以及中国的改革。A、C、D三项是这三场改革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是利用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对资本主义的恢复,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答案】 B 针对强化训练 ‎1.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措施是(B)‎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 D.形成苏联模式 ‎2.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说明了苏联当时(D)‎ A.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D.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 5‎ ‎3.《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一书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表明苏联模式(B)‎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的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依据是(A)‎ A.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B.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被推翻 C.土耳其打退了外国侵略军 D.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5.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D)‎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C.基本上完成印度独立大业 D.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 ‎6.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此次危机认识不正确的是(C)‎ A.导致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B.激化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C.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干预经济政策的结果 D.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7.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C)‎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5‎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7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 美国希望打开苏联市场,缓解经济危机;苏联工业化也需要得到美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援。‎ 5‎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