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共32套)》 共有 3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0课 “冷战”的出现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杜鲁门主义 ‎1.提出: 1947 年3月,杜鲁门向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原则史称“ 杜鲁门主义 ”。 ‎ ‎2.内容: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対营垒,美国负有领导“ 自由世界 ”的使命,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帮助各国人民,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解决有关他们各自命运的问题。 ‎ 5‎ ‎3.影响:这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扩张美国势力的宣言,是对苏联发动全面“ 冷战 ”的宣战书。 ‎ ‎4.经济措施:1947年,美国提出了著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 马歇尔计划 ”。它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 知识点2 “北约”与“华约”‎ ‎5.北约成立:1949年,以 美国 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 ‎ ‎6.华约成立: 1955 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 华沙条约组织 。 ‎ ‎7.影响:“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 美苏两极 对峙局面形成。 ‎ 知识点3 “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 ‎8.矛盾与冲突:在“冷战”的阴影下,美苏争锋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矛盾与冲突,造成德国、 朝鲜半岛 和越南分裂。 ‎ ‎9.德国分裂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 德国 。后来西方三国将各自的占领区合并,形成与 苏联 占领区相对立的局面。 ‎ ‎(2)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简称“联邦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德国一分为二。 ‎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杜鲁门主义 ‎1.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C)‎ A.“铁幕”演说发表 B.华盛顿会议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5‎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材料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由合作走向对抗。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或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 知识点2 “北约”与“华约”‎ ‎3.美国为实施“冷战”而组建的军事政治集团是(D)‎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下图中体现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是(C)‎ 知识点3 “冷战”阴影下的国家分裂 ‎5.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B)‎ A.两极格局形成 B.美苏“冷战”‎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会议的决策 课后巩固提升 5‎ ‎1.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这表明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D)‎ A.支持西方国家抵抗外来征服 B.稳定希腊和土耳其的社会秩序 C.帮助受援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在全球扩张势力,干涉别国内政 ‎2.有人说,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B)‎ A.都属于“冷战”政策的内容 B.都以经济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3.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成‘独裁国家’和‘自由国家’两个阵营。”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阵营”的标准是(A)‎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4.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D)‎ A.签订《凡尔赛条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5.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C)‎ ‎①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②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③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④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6.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含的历史线索是(C)‎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资本主义阵营相互支持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解析】“铁幕”演说的发表,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这三个概念都体现了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材料二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摘编自《北大西洋公约》‎ ‎(1)材料一中的援助是否真的是“最慷慨的举动”?其目的何在?‎ 不是。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2)材料二中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何时?针对西方国家的这一举措,苏联等国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些举措标志着哪一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时间:1949年。举措: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格局:两极格局。‎ ‎(3)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虽然没有全球性的大战争爆发,但局部战争仍层出不穷。列举两场“冷战”时期发生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5‎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