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共14份包括空气天气两部分)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共14份包括空气天气两部分)》 共有 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我们关心天气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 们不同的感受。好的天气给生活带来便利,恶劣的天气常常会给生活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 难。 聚焦板块,全班交流“今天天气怎么样?”的活动,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回忆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天气,他们也许对自己特别感兴趣或者特别厌恶的天气印象很深, 他们也许对某几次特殊的天气还记忆犹新。这部分活动就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在不同天气 里的不同感受。第 41 页上的插图提示了“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 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以了解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探索板块,明确了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这对 多数学生来说是新的概念,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认知天气现象。 通过“台风”、“暴雨”两幅插图,引发学生交流“我们知道哪些会带来灾害的天气 呢?”使学生意识到天气总是不断变化,了解天气的变化很重要。那么,科学家是怎么知道 天气变化的呢?教科书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拓展板块,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们从当天起,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 录,形成自己的天气日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的特征,用简单的文字、 简图来做记录。这一任务将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驱动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的活动过 程和发展也将体现在天气日历中。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 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 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 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着 他们能更加关心天气、准确地观测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 科学探究目标 1.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2.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科学态度目标2 1.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 一样。 难点: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与视频,介绍大气层的视频介绍竺可桢的视 频,1 张天气日历。 小组:天气现象分类单,实验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分钟) 1.同学们,暑假里你们到过很多地方旅游吧!相信各位在旅途中每天都会关心一件相同的事 情(ppt 出示 24 小时天气预报背景图)。(预设:天气) 2.提问:旅途中为什么大家都会关心天气?(预设:冷了要多穿衣服,下雨要带 伞……) 提问:平时学习生活中需要关心天气吗?为什么? 3.提问:所以,关心天气对我们来说重要吗?(预设:非常重要。) 4.揭示课题:我们关心天气(板书)。 二、探索:感受天气的多样性(预设 10 分钟) [材料准备:晴天长城和雪天长城的照片各一张,12 月黑龙江和 12 月海南的照片各一 张;天气现象分类单每组一份] 1.提问:上上学期在各种各样的天气一课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出示。) 提问:生活在杭州,你还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生自由回答,师板书出示。) 2.出示照片:晴天的长城,雪天的长城;12 月的黑龙江,12 月的海南。 提问:观察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小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 一样。 3.提问: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天气还有很多,比如冷,热,大风,温暖(板书出 示)。这么多的天气现象,我们怎么分类呢? 4.明确实验要求,分发天气现象分类单,小组间讨论合作完成分类。3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5 分钟) [材料准备:阴天夏天、晴天冬天和多云天空的照片各一张,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 的照片各一张,一个大气层微视频] 1.请一个学生代表小组上台展示交流:你们怎么分类天气现象?为什么? 2.提问:针对展示小组的汇报情况,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学生自由发言) 3.针对雨和雪的研讨,提问:雨和雪有关联吗?(预设:雨是水,雪融化了也是水。) 小结:雨和雪都与水有关系,我们可以将雨和雪的天气现象分为一类。 4.针对晴天和温暖的研讨,提问:晴天一定是温暖的吗?(生自由回答。) 出示照片:阴天夏天的人们,晴天冬天的人们。 提问:观察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非常炎热的天气也有可能是阴天,非常寒 冷的天气也有可能是晴天) 提问:根据这个发现,你们还会把晴天和温暖,阴天和寒冷分类在一起吗?那应该怎样正确 分类呢?(预设:我们应该将晴天、阴和多云分在一起,将温暖和寒冷分在一起。) 5.同时出示照片:阴天夏天、晴天冬天和多云天空的照片,并排对比三种天空。 提问:晴天、阴和多云主要是和什么有关系?我们来看一下天空,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 由回答) 小结:晴天、阴和多云这三种天气现象主要是和天空中云的多少有关。 6.研讨后板书出示正确的分类方式。统一将表示冷暖天气现象分成一类,将表示阴晴天气现 象分成一类,将表示雨雪天气的合为一类,将表示风天气的分成一类。 小结: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7.提问:说到“大气”一词,有关大气你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播放大气层的微视频。 提问:看完视频。你知道了关于大气的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小结并板书:我们的地球周围有很多气体,这就是大气圈。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雨天、闪电 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之内的自然现象。 8.提问:在各种天气现象中,你认为哪些天气现象是特别糟糕的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回 答) 出示照片:台风、暴雨、冰雹和暴雪。讨论这些天气带来的灾害。 四、拓展:记录“天气日历”(预设 10 分钟) [材料准备:竺可桢视频,大雨天、晴天和雪天照片各一张,每人一份实验记录表和天气日 历] 1.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有一类专门研究天气的科学家叫做气象学家。 播放介绍竺可桢的视频。 提问:视频中的气象学家叫什么名字?他在坚持做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回答)4 2.提问:我们也能像竺爷爷一样观察记录天气吗?怎样用最简洁的方式来描述天气呢? 出示图片:大雨天。板书示范大雨的天气符号和文字。 4.出示图片:晴天、雪天。 提问:怎么用示范的简图和文字记录这两种天气现象呢?在实验记录表中尝试自己画一画。 5.学生根据要求完成记录,上台汇报。 提问:我们在记录天气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全面。看黑板,你认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记录一 天的天气?(预设: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6.分发“天气日历”,明确记录要求。 【板书设计】 1.我们关心天气 冷暖:冷 热 温暖 阴晴:阴 多云 晴 雨雪:小雨 中雨 大雨 雷雨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风:微风 大风 【作业设计】 1.(单选) “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我们称之为 ( )。 A.天气 B.气候 C.温度 2. (单选)下列哪种天气符号可以代表“多云”天气( )。 A. B. C. 3.(判断)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 样。( ) 天气 大雨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