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ID:689906

大小:61.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主备 教师 年级 八 学科 地理 课 题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 复备教师 复备意见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农业与生活的联系; 2、运用地图等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3、从自然、社会经济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的必要性; 4 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市场形势,举例说明科学技 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举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技兴农的重要; 教学 重点 1.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3.走科技兴农之路。 教学 难点 1.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成因;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具 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课时 2 课时 教 学 过 师生活动 复备意见 第 1 课时 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分布 一、导入:“民以食为天”,粮食来自于什么生产活动?(农业)(课 件展示课题) 作为生产活动的产品,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判断课件中的产业产 品属于哪种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 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板书:农业与我们 1.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 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2 程 2.什么是农业?有那些部门? 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称 为农业。 3.[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 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1)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2)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3)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4.[活动 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 活的密切联系? (1)吃(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渔业能提供 的食物;林业能提供的食物)(2)穿(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 衣物;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3)用(用畜牧业产品加 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作业:P75 课堂活动讨论(课件互动) 二、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板书:农业的分布 1.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 4-1-1“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吗?P76 读图任务: 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 是哪两个部分?(2)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 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 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 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 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 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 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 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 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 3 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 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 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 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 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 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 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 的主产区。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 发展了一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 物的主产区。(播放课件)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 读 P35 图 2-2-8“中国温度带分布”,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差异。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三大棉区。(学生看书 P75-78) [小结]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生产和主要农作 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作业:掌握农业的部门;认识农业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并做练习册填空。 4 第 2 课时 农业基地建设 走科技兴农之路 三、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 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哪些?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 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 A.大小兴安岭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教师:不同的自然环境从事的农业活动不同,导入:农业基地建设 指导学生结合 P78 活动自主学习:1.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考虑条件,分析发展林业、牧业、种植业、 渔业的受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体会因地制宜的含义。 (2)非因地制宜 用活动 1,体会非因地制宜及带来的后果。 2. 影响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1)受科学技术水平影响。(2)受当地国家政策的影响。 (3)受市场需求量影响。(4)受城市与工厂区的距离影响。 (5)受当地人的经济收人因素的制约。(资金) 3.八大农产品主产区(生产基地)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展示图片课件) 1.我国农业取得成就 (1)取得成就的原因:依靠技术进步和推广良种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哪些瞩目的成就?(合作完成 P81 活动)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总基本 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课件补充统计图) 2.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课件展示师生互动) 面临问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 污染等问题。 3.退耕还林(草)与粮食生产 5 (1)人口和资源的矛盾将长期困扰我国农业。 (2)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任务艰巨。 4.农业发展的方向 1)阅读课文和图片 4-1-4,完成下面要求: ①制定农业发展方针和对策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根据自然、人文和经济发展特点,例如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再 如我国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 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 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②认识“无土栽培”和“现代化养牛场”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 的看法) 2)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1)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2)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3)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作业:完成活动表格,并做练习册拓展延伸。 6 板书 设计 第一节 因地制宜地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农业的部门 :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农业与生活 : 吃穿住行 农业的分布: 种植业:集中在东部季风区(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北以旱地(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 南以水田(水稻、油菜、甘蔗) 西部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平原、 河谷和绿洲 畜牧业:牧区——西部(新内藏青)牛马骆驼 农耕——东部 猪牛羊鸡鸭鹅 渔业:海洋(东、南:黄渤海、舟山、南海沿岸、北部湾) 淡水(长江中下游流域) 林业: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东南林区(干鲜果品、茶、中花 药材、花卉苗木) 二、农业基地建设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 存在问题 面临问题及对策 主要对策 发展方向——走科技兴农之路 教学 反思 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回顾(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这节课我 有什么体会?(3)我对这节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4)这节课的 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5)这节课的学 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什么启迪? 7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