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硫的转化基础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2节硫的转化基础训练

ID:676337

大小:395

页数:19页

时间:2021-04-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 3 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 2 节硫的转化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Na2S B.S C.Na2SO3 D.浓 H2SO4 2.X、Y、Z、W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 X、Y 可能是 ①C、CO ② H2S、S ③ Na、 Na2O ④NaOH 、Na2CO3 ⑤ AlO 2  、Al(OH)3 ⑥Fe、Cl2 A.①②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氯离子 B.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C.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D.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溶解,溶液中可能含 Ba2+或 Ca2+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馏时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 B.向某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 2- 4SO C.蒸发某溶液获取溶质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多时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D.用酒精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 5.少量的 SO2 通入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 ①溴水 ②Ba(OH)2 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 ④Na2CO3 溶液 ⑤稀硫酸 ⑥H2S 溶液 ⑦Na2SO3 溶液 A.仅① B.仅①④⑤ C.仅④⑥⑦ D.仅①④⑦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以游离态存在②主要以化合态存在③存在于海洋中④存在于地壳中⑤存在于地球大气中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7. X(盐)和 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 Z,Z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又得到 X;Z 被氧化的最 终产物为 W,W 溶于水又得到 Y,则 X 和 Y 是( ) A. 2 3Na CO 和硫酸 B. 2 3Na CO 和 HCl C. 2 3Na SO 和硫酸 D. 2Na S 和 HCl 8.某实验小组将 SO2 通入 Na2S 和 Na2SO3 的混合溶液中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其装置如图所示(省 略夹持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②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可以是饱和 NaHSO3 溶液 B.为提高产品纯度,使烧瓶中 Na2S 和 Na2SO3 恰好完全反应,则     2 2 3 Na S Na n SO 1=n 2 C.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同时防倒吸 D.装置①也可用于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氧气 9.在硫酸的工业生产过程中, 3SO 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①处通入 3SO 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 B.从②处喷下 98.3%的浓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 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的 2SO ,可直接排入空气中 D.从④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浓硫酸 10.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湿润的红色布条遇氯气褪色 B.棕黄色 3FeCl 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C.紫色酸性 4KMnO 溶液中通入 2SO 气体后褪色 D.淡黄色 2 2Na O 固体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为白色 1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 3AgNO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 2BaCl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2 4SO  C.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2Cu  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 2 3SO  12.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硫能在空气中燃烧 B.浓硫酸可做脱水剂 C.二氧化硫无毒无害 D.石膏可做建筑材料 13.将 3.2g Cu 投入 100mL 稀硫酸中加热,没有明显变化,若边加热边缓缓加入一定量 2 2H O ,金属 Cu 逐 渐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 2 2H O 对 Cu 和稀硫酸的反应起催化作用 C.若 Cu 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5mol L D.反应中硫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 14.下列关于鉴别 1 mol·L-1 的稀硫酸和 98%的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测定两溶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的是浓硫酸 B.常温下可以用铜片鉴别两种溶液 C.铝片不能用于鉴别两种溶液 D.两溶液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大的是浓硫酸 15.用 20 mL 18.4 mol·L-1 的浓硫酸与铜共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过滤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稀释到 100 mL ,所得溶液中 2 4SO  的浓度为 3.18 mol·L-1,则此时溶液中 4Cu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50 mol·L-1 B.0.75 mol·L-1 C.1.00 mol·L-1 D.3.18 mol·L-1 16.图中小试管内盛有约 3 mL 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锥形瓶连通的 U 形管内盛有少量水(为了便于观察,已 滴入红墨水)。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注入约 3 mL 浓硫酸(不振荡),静置片刻,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 A.小试管内液体分成两层,上层蓝色,下层无色 B.U 形管内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升高 C.有少量白色固体析出 D.有少量蓝色晶体析出 17.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 难挥发性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 强氧化性、酸性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 吸水性 D.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脱水性 18.加热绿矾晶体,除结晶水蒸发出去外,还发生 4 2 3 2 32FeSO Fe O +SO +SO  ,如果将生成的气体通 入 BaCl2 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 ) A.生成 BaSO4 和 BaSO3 混合沉淀 B.生成 BaSO4 沉淀,有 SO2 气体逸出 C.生成 BaSO4 沉淀,有 SO3 气体逸出 D.有 SO2 和 SO3 两种气体同时逸出 二、综合题 19.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仪器 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3)仪器 B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作用是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在 C 中加入过量的酸性 KMnO4 溶液,D 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可根据__________现象判 断产物中存在 CO2 气体。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 2SO 和  3 3Fe NO 溶液的反应实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1.0mol / L 的  3 3Fe NO 溶液呈酸性。请回答: (1)装置 A 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前通入 2N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B 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说明 2SO 具有________性。 A B (4)分析装置 B 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 1: 2SO 与 3Fe  反应; 观点 2:在酸性条件下 2SO 与 3NO 反应。 ①若观点 1 正确,除产生沉淀外,还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②有人认为,如将装置 B 中的  3 3Fe NO 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也可验 证观点 2 是否正确。此时应选择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标号)。 A.1mol/L 稀硝酸 B. 31.5mol/LNaNO 溶液 C. 36.0mol / LNaNO 溶液和 0.2mol / L 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 33.0mol / LNaNO 溶液和 0.1mol / L 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1.某中学学习小组模拟工业烟气脱硫(SO2)。 (1)甲组采用如下装置脱硫(部分装置略)。 ① CaO 脱硫后的产物是_________。 ② b 中品红很快褪色,说明脱硫效果不好。下列措施能提高脱硫效果的是_____。 ⅰ. 加快 SO2 气体流速 ⅱ. 将堆集在一起的 CaO 平铺在整个玻璃管 ⅲ. 加热 a,脱硫效果可能会更好 ③ 小组拟通过 CaO 的增重评价其脱硫能力。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 (2)乙组选用 AgNO3 溶液脱除 SO2 。 现象:通入 SO2,立即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A。 对白色沉淀 A 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假设: 假设 1: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依据是 AgNO3 溶液中含有 O2、 等具有氧化性的粒子,沉淀 A 主要是 Ag2SO4(微溶)。 假设 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依据是 SO2 与水生成酸,能与 AgNO3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探究: ① 取沉淀 A,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NO3)2 溶液,无明显变化。 ② 取______,加入蒸馏水,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NO3)2 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证明“假设 1”不成立。 ③ 为进一步确认“假设 2”,向 A 中加入浓 HNO3,立即产生红棕色气体。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 经确认,反应后混合液存在 SO 。 实验证明“假设 2”成立。 ④ 产生沉淀 A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AgNO3 溶液具有良好的脱硫能力,但因其价格高,未能大规模 使用。 (3)丙组用 NaClO 脱除 SO2,用 1 L 0.1 mol/L 的 NaClO 溶液最多可以吸收标准状况下的 SO2_______L。 22.SO2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用反应 Na2SO3(固)+ H2SO4 === Na2SO4+SO2↑+H2O 制取 SO2,备选仪器装置如下。 ①装置 A 的名称为_________ ;仪器 F 的名称为_________ ②要组装 SO2 的发生装置,需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填相应的编号)。 ③若用 D、H 组合收集 SO2,则进气口是_________ (填“a”或“b”)。 (2)某同学想通过以下 3 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会与水反应生成酸。请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 l:取一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往试纸上滴上几滴水。 实验 2:······ 实验 3:将二氧化硫通入盛有水的试管中,之后用胶头滴管取试管中液体,滴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上。 ①实验 1 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 2 的目的是:______,实验 2 的操作与现象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A.Na2S 中硫元素处于最低价,该物质只有还原性,不能表现氧化性,选项 A 符合; B.单质 S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选项 B 不符合; C.Na2SO3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选项 C 不符合; D.浓 H2SO4 中硫元素处于最高价,该物质中的硫元素只能表现氧化性,选项 D 不符合。 故选 A。 2.B 【解析】①X 为 C,Y 为 CO,W 为 O2,Z 为 CO2,可实现图中转化,故①正确; ②X 为 H2S,Y 为 S,W 为 O2,Z 为 SO2,其中 X→Y 为 H2S 在 O2 中不完全燃烧,可实现图中转化,故② 正确; ③X 为 Na,Y 为 Na2O,W 为 O2,Z 为 Na2O2,可实现图中转化,故③正确; ④X 为 NaOH ,Y 为 Na2CO3,W 为 CO2,Z 为 NaHCO3,可实现图中转化,故④正确; ⑤ X 为 NaAlO2,Y 为 Al(OH)3,W 为稀 HCl,Z 为 AlCl3,可实现图中转化,故⑤正确; ⑥X 为 Fe,Y 为 Cl2,Fe 无法实现与 Cl2 之间的转化,且 Fe 和 Cl2 反应只生成 FeCl3,则不能实现图中转化, 故⑥错误; ①②③④⑤正确,故答案为 B。 3.D 【解析】A.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l-、 2 4SO  、 2 3CO  等,A 不正确; B.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溶液中可能含 2 3CO  、 3HCO 、 2 3SO  、 3HSO ,B 不正确; C.因为 BaSO3 能被硝酸氧化为 BaSO4,所以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表明该溶液中可能含 2 4SO  ,也可能含 2 3SO  ,C 不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则该沉淀可能为 BaCO3 或 CaCO3,所以溶液中可能 含 Ba2+或 Ca2+,D 正确; 故选 D。 4.C 【解析】A.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A 错误; B.向某一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 2- 4SO ,可能含 Ag+,B 错误; C.蒸发某溶液获取溶质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多时固体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 正确; D.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萃取溴水中的溴,D 错误。 答案选 C。 5.D 【解析】①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 ②发生反应:SO2+Ba(OH)2=BaSO3↓+H2O, ③发生反应:SO2+Ca(OH)2=CaSO3↓+H2O, ④发生反应:SO2+Na2CO3= Na2SO3+CO2, ⑤SO2 与稀硫酸不反应, ⑥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 ⑦发生反应:SO2+Na2SO3+H2O=2NaHSO3。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⑦,答案选 D。 6.B 【解析】海洋、大气和地壳中都含有硫元素,自然界中的硫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但在火山口附近也有单质 硫存在,综上所述,②③④⑤正确,答案为 B。 7.C 【解析】A.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无色无味的 2CO ,不符合题意,故 A 不选; B. 2 3Na CO 与 HCl 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 2CO ,不符合题意,故 B 不选; C.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  2SO Z , 2SO 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 2 3Na SO X ,  2SO Z 被氧化的最终 产物为  3SO W ,  3SO W 溶于水得到  2 4H SO Y ,符合题意,故选 C; D.选项中生成的气体是 2H S , 2H S 被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3SO , 3SO 溶于水得到 2 4H SO ,而不是 HCl,不 符合题意,故 D 不选。 答案选 C。 8.B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装置②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 的生成速率,且饱和 NaHSO3 溶液与 SO2 不反应, 故 A 正确; B.装置③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S+Na3SO3+3SO2=3Na2S2O3,所以烧瓶中 Na2S 和 Na3S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Na2S 和 Na3SO3 可恰好完全反应,故 B 错误; C.装置④可防倒吸并且吸收剩余的 SO2 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故 C 正确; D.装置①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 故 D 正确; 故选 B。 9.C 【解析】A.从吸收塔底部①处通入 3SO ,从吸收塔顶部②处喷下 98.3%的硫酸,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 形式有利于吸收三氧化硫,故 A 正确; B.吸收塔中填充瓷环,增大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的接触面,有利于三氧化硫的吸收,故 B 正确; 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含有 2SO ,还有少量氧气、氮气等,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不能直接排入 大气,应进行尾气处理,故 C 错误; D.吸收塔中不能用水或稀硫酸吸收 3SO ,因为用水吸收会形成酸雾,从④处流出的是浓硫酸,可用水或稀 硫酸稀释,故 D 正确; 故选 C。 10.B 【解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具有强氧化性,使湿润的红色布条氧化褪色,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A 不符合题意; B.棕黄色 3FeCl 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即  3Fe OH 胶体,该过程中元素化合 价没有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 符合题意; C.酸性 4KMnO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 2SO 具有还原性,二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酸性 4KMnO 溶 液褪色,C 不符合题意; D.淡黄色 2 2Na O 固体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为白色,是因为它与空气中 2CO 反应生成 2 3Na CO 和 2O ,与 空气中 2H O 反应生成 NaOH 和 2O ,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1.C 【解析】A.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排除其它离子 的干扰,应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进行检验,故 A 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排除 2 3CO  、 2 3SO  、 Ag 等的干扰,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 加入氯化钡溶液,故 B 错误; C.蓝色沉淀是  2Cu OH ,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 2+Cu ,故 C 正 确; D.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2 3CO  、 3HCO 或 3HSO 等离子,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12.C 【解析】略 13.C 【解析】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金属铜氧化,反应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 A.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无气体生成,故 A 错误; B. 分析化合价,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从-1→-2,化合价降低,故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故 B 错误; C. 3.2g 铜的物质的量为 3.2g(Cu)= = =0.05mol64g/mol mn M ,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可知,恰好消耗 0.05mol 硫酸,则硫酸的浓度为 2 4 0.05mol(H SO )= = 0 =0.5. m1L ol/Lnc V ,故 C 正确; D.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硫酸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只起酸性的作用,没有表现氧化性,故 D 错误; 故选 C。 14.D 【解析】A. 稀硫酸中硫酸完全电离,浓硫酸几乎没有电离,稀硫酸中离子浓度较大,因此常温下测定两溶 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的是稀硫酸,故 A 错误; B. 常温下铜与稀硫酸和浓硫酸都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两种溶液,故 B 错误; C. 常温下,铝片与稀硫酸反应能够产生气泡,与浓硫酸无明显现象(发生钝化),可以鉴别两种溶液,故 C 错误;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两溶液敞口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增大的是浓硫酸,故 D 正确; 故选 D。 15.A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所得溶液为 4CuSO 与稀硫酸的混合溶 液。反应前   1 2 4H SO 18.4mol L 0.020L 0.368moln     ,反应后  2 1 4SO 3.18mol L 0.100Ln      0.318mol ;因此根据 S 元素的原子守恒可知  2SO 0.368mol 0.318mol 0.050moln    。由反应 Cu  2 4 4 2 22H SO ( ) CuSO SO 2H O  浓 △ 可 知,    4 2CuSO SO 0.050moln n  ,则  4CuSOc  10.050mol 0.50mol L0.100L    ,故选 A。 16.D 【解析】A.浓硫酸的密度比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沿小试管的内壁小心地慢慢倒入的浓硫酸会在下部, A 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锥形瓶内密闭的气体受热膨胀,从而导致 U 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 面升高,B 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得硫酸铜溶液中析出硫酸铜而沉于试管底部,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析出的 硫酸铜不可能带结晶水,C 正确, D.由 C 中分析可知,生成的硫酸铜不可能带结晶水,不会有蓝色晶体析出,D 错误; 故选 D。 17.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的质量增大, 表现的是浓硫酸的吸水性,故 A 错误; 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和水,硫元素化合价部分变化,体现浓硫酸的强的 氧化性和酸性,故 B 正确; 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 C 错误; 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18.B 【解析】混合气体中含有 SO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中发生反应:SO3+H2O=H2SO4, H2SO4+BaCl2=BaSO4↓+2HCl,可见反应后没有 SO3 气体逸出,有 BaSO4 沉淀生成;由于 H2SO3 酸性小于 HCl 的酸性,则 SO2 不能与 BaCl2 溶液反应而从溶液中逸出,故得不到 BaSO3 沉淀;所以产生的现象是生成 BaSO4 沉淀,有 SO2 气体逸出,故答案为 B。 19.C+2H2SO4(浓) CO2↑+2SO2↑+2H2O CuSO4 粉末 检出 H2O 品红溶液 检出 SO2 C 中溶液颜色变浅(但不消失),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 2MnO4 -+5SO2 +2H2O == 2 Mn2++ 5SO4 2-+ 4H+ 【解析】(1)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 (2)由于后续实验中会带出水蒸气,所以首先检验水蒸气,则仪器 A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CuSO4 粉末,作用 是检出 H2O。 (3)由于 SO2 会干扰 CO2 的检验,因此先检验 SO2,则仪器 B 中应加入的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检出 SO2。 (4)在没有 SO2 的情况下才能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 SO2,所以可根据 C 中溶 液颜色变浅(但不消失),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现象判断产物中存在 CO2 气体。C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MnO4 -+5SO2 +2H2O=2Mn2++5SO4 2-+4H+。 20.分液漏斗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 2SO 被空气中的 2O 氧化而干扰实验 4BaSO 还 原 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C 【解析】(1)装置 A 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氧气、酸性条件下的 3NO 都能氧化 2SO ,如果装置中含有 2O ,会干扰实验,所以通入 2N 的目的是排净 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故答案为: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 2SO 被空气中的 2O 氧化而干扰 实验; (3) 2SO 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能被 3NO 氧化生成 2 4SO  , 2 4SO  和 2Ba  反应生成 4BaSO 白色沉淀,故 答案为: 4BaSO ;还原; (4)①若观点 1 正确, 2SO 和 3Fe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 2 4SO  和 2Fe  , 2 4SO  和 2Ba 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所以除产生沉淀外,还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黃色变为浅绿 色,故答案为: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②酸性条件下, 2SO 和 3N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溶液呈酸性,且溶液中 3NO 浓度不变即可,实验中  3NO 3.0mol / Lc   ,则可用 6.0mol / L 3NaNO 溶液和 0.2mol / L 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代替,故答案 为:C。 21.CaSO3 ⅱ、ⅲ 装置 a 的质量;盛放 CaO 后装置 a 的质量;吸收 SO2 后装置 a 的质量 Ag2SO4 固体 检验白色沉淀是否具有还原性 H2O + SO2 = H2SO3 , H2SO3 + 2AgNO3 = Ag2SO3↓+ 2HNO3 2.24 【解析】(1)①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二者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因此 CaO 脱硫后 的产物是 CaSO3。②ⅰ. 加快 SO2 气体流速不利于二氧化硫吸收,错误;ⅱ. 将堆集在一起的 CaO 平铺在整 个玻璃管,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有利于能提高脱硫效果,正确;ⅲ. 加热 a 加快反应速率,脱硫效果可能 会更好,正确,答案选ⅱ、ⅲ;③要通过 CaO 的增重评价其脱硫能力,需要知道反应前后固体增加的质量, 因此需要测量的数据是装置 a 的质量、盛放 CaO 后装置 a 的质量、吸收 SO2 后装置 a 的质量。(2)②要证 明“假设 1”不成立,需要证明沉淀 A 不是硫酸银,因此需要做对比实验,即取 Ag2SO4 固体,加入蒸馏水, 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 Ba(NO3)2 溶液,产生沉淀,这说明“假设 1”不成立。③浓 HNO3 具有强氧化性, 所以加入浓硝酸的目的是检验白色沉淀是否具有还原性;④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可知产生沉淀 A 的化学方 程式是 H2O+SO2=H2SO3、H2SO3+2AgNO3=Ag2SO3↓+2HNO3。(3)1 L 0.1 mol/L 的 NaClO 溶液中次氯酸钠 的物质的量是 0.1mol,次氯酸钠的还原产物是氯化钠,因此可以得到 0.2mol 电子,二氧化硫的氧化产物是 硫酸,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最多可以吸收 SO2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24L。 点睛: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另外对几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主要从正确与错误、 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 无污染等也是需要考虑的。最后还需要注意为了使实验方案更严密、更科学,有时候还需要做对比实验。 22.铁架台 水槽 ABC b 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证明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 SO2 中,试纸不变色 【解析】(1)①按仪器的构造知:装置 A 的名称为铁架台;仪器 F 的名称为水槽;②据分析,组装 SO2 的发 生装置,就是固+液制气装置,则需选择上图中的 ABC;③若用 D、H 组合收集 SO2,可见是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则二氧化硫进气口是 b,空气出口是 a; (2) ①要验证二氧化硫会与水反应生成酸,则需证明水、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但它们的混合 物可以,故:实验 l:取一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往试纸上滴上几滴水,目的是: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 变红;实验 2:······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则实验 2 的操作与现象是:将干燥的紫色 石蕊试纸放入 SO2 中,试纸不变色。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