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Ⅱ)
2、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Ⅱ)
3、基因的概念( Ⅱ)
4、DNA 分子的复制( 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考纲】
二轮复习——遗传规律与遗传病系列
1.经典实验:
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设法将DNA和其他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分开,单
独地直接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直接分离法 同位素标记法
2.两个实验遵循相同的实验设计原则: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自身对照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噬菌体 侵染细菌后离心
上清液 沉淀物
被35S标记的蛋白质 放射性很高 放射性很低
被32P标记的DNA 放射性很低 放射性很高
二、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结构特点: 一、结构:
①2条链方向平行
②外部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成骨架;内部碱基互补配对成碱基
对。
③每个链状DNA含2个游离磷酸基团
二、有关连接方式:
碱基:
1条链: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2条链间:氢键
三、相关数量关系
A=T,C=G→A+T=C+G,即嘌呤=嘧啶
(1)A+T=C+G=50%
(2)A1=T2,C1=G2,A2=T1,C2=G1
(3)A1+ A2=2A T1+ T2=2T
C1+ C2=2C G1+ G2=2G
(4)DNA分子中某碱基数为m,则:
复制n次需游离的此碱基数=----------,
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此碱基数=---------。
2.相关计算(按百分比):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m·(2n-1)
m·2n-1
1、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先
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继续在
含31P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的8
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比例分
别为多少?
2、试分析上述过程所产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
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放射性情况?
3.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模型分析法):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
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
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
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
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原因
是?
一个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
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2个噬
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得到的n个噬菌
体中,只有2个带标记
三、DNA 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A-T
G-C
A-U,G-C
T-A A-U,G-C
DNA RNA 多肽链
传递
DNA复制
生殖 增殖
表达
转录 翻译
四、基因的概念
1、注意区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的异同?
2、说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数量关系?
1、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
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
白质和 DNA
B.被 35S 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 35S 的培养
基中培养而获得的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 DNA 和蛋白质分离
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
A
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
表达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
核糖核酸
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
定律
D.1 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
不相同
D
3、下列有关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基因、DNA 和染色体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基因、DNA 和染色体三者的基本单位相同
C.基因、DNA 和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存在的部
位相同
D.染色体上一定存在 DNA 分子和基因
D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
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
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
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占碱基总
数的( )
A.24% B.22% C.26% D.23%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