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义14 抒情文阅读(练)-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讲义14 抒情文阅读(练)-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ID:648912

大小:500224

页数:22页

时间:2021-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练基础——基础掌握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的两个语段答题。(11 分) (甲)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②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 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 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④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 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⑤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⑥他们一看 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⑦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 是春天了吧?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⑨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 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乙)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 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 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 的济南。 1.(甲)段第①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答案】过渡作用,转到写冬天的山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 . ( 甲 ) 段 第 ② 句 中 的 “ 它 们 ” 指 的 是 _______________ , 第 ④ 句 中 的 “ 它 们 ” 指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答案】济南的山山水水,这一圈小山。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前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即可作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甲)段中为什么说济南是个“理想的境界”? (2 分) 【答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暖和安适。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从环境的“美”和“暖”两方面来概括说明。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学%科网 4.(乙)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 分) 【答案】济南的冬水 暖、清、绿、亮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乙)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忍得”将水拟人化,把水写得脉脉含情,要用自己的身体助长“绿的 精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冬水温暖、不结冰的特征。垂柳照影,生动的写出了垂柳像人一样有 爱美的愿望。 【解析】 试题分析:点明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作者表现了济南的水什么特点以及作者对济南水的喜爱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二)阅读《斑羚飞渡》语段。(12 分)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洞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 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崖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 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比较滑头的老 斑羚,会从死亡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 置。 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 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岩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 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班羚精确地踩上自己的背,结果一老一小一 起坠进深渊。 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 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伤心崖上最后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 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 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 像一座美丽的桥。 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案】(2 分) 这是一座必死的斑羚用生命组成的新生的桥。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死亡”和“桥”两词,根据文中所叙述的斑羚的行为来理解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学&科网 2.写出选文中与老斑羚的“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相照应的两个句子。(2 分) 【答案】(2 分)“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描写老斑羚行为的情节,从中找出与本句有相关内容的句子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文中多次写到“我”的感受,有什么作用?(2 分) 【答案】(2 分)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意思,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你是如何理解结尾“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的?(3 分) 【答案】(3 分)镰刀头羊为了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 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镰刀头的行为活动,从人格化的描写这个角度去理解对其精神的赞美。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5.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谈谈你对斑羚飞渡这件事的看法。(3 分) 【答案】(3 分) 略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三)阅读《雪》文段。(12 分) 雪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①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 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 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②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 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 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 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 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 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 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 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 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 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1.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和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4 分) 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答案】滋润美艳; 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蓬勃地奋飞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对象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南方和北方雪 的不同特点”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这里学生应观察原文表明雪特征的 词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本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 分) 【答案】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江南的雪”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朔方的雪”象征:一种 不甘沉沦,昂扬向上,执著抗争精神,体现了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作者以江南雪的优美衬 托朔方雪的壮美,从而突出表现了对壮美的战斗生活的追求。 【解析】 考点:分析作品抒情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请在本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语言赏析。(3 分) 【答案】①比喻 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美 艳、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②运用联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藏生机 的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 (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 生动”“突出”等。学*科网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对文章中孩子们塑雪罗汉这两段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写塑雪罗汉是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突出江南的雪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B.“洁白”“明艳”“闪闪地生光”这些词语既以孩子的视角在观察雪,又融入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美 好回忆。 C.写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突出了江南雪“滋润美艳之至”的特点以及江南 雪景的生机盎然柔媚多姿。 D.写雪罗汉,晴天消释“他”的皮肤,寒夜使“他”结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是为突出江 南的雪又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答案】D 【解析】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四)阅读《那树》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2 分) ①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 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 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旋涡形的 洞里插一炷香呢。 ②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 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儿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④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 荫庇的土地。 ⑤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 排挨过来……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 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 ⑥不久,计程车像饥蝗拥来。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 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儿园也搬了。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 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 ⑦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⑧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 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 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 天象庄严。 ⑨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着。缓缓的,清 道妇一路挥帚出现,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一个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 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么多 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 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 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在离巢后, 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它们来参加树的 葬礼。 ⑩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 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美制的十字镐来, 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 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1.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主要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这些引用的传说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 深化主题的作用。 B.第⑧段中“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一语渲染了树被伐倒之时庄严、悲壮 的气氛。 C.选文以议论结尾,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D.选文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那树”真实的性灵,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 【答案】C 【解析】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2.从选文①—④段看,“那树”为人类作了哪些贡献?(4 分) 【答案】(4 分)抗击台风给人类树立榜样;给祈求平安的人心理安慰;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幼儿园里的 孩子带来快乐;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选文①—④段的内容写出输给人类做出的贡献即可。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言之成理,语言 简明通顺,答到四点即可给全分。学科*网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答案】(4 分)运用排比,突出城市(社会)发展之快,流露出作者对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破坏的困惑、 焦虑。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选文对伐木工人挖走树根的描写耐人寻味,请赏析第⑩段中的划线句。(2 分) 【答案】(4 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刽子手”恣肆杀戮的丑态,那映在“路面上”、“窗帘上” 的巨大阴影似乎也象征着灾难的魔影,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无知行为的愤恨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从表达方法和修辞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赏析 表述可以不同,只要 言之成理,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五)阅读《人生》文段,回答问题。(12 分)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 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 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 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 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 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 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 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 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 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 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 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 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 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 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 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 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1.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2 分) 【答案】因为生命由岁月构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奋斗方向,有不同的人生感悟,这与攀登高塔时 每个台阶都需要付出汗水,每个台阶又会有不同的体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此比喻是恰当的。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文中“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生命旅程的哪一阶段?这时候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 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是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3 分) [来源:学+科+网 Z+X+X+K] 【答案】“最初的攀登”指人年轻时候的人生历程。这些感受包括: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好奇,对一切都 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希望。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一句中 “越往上走”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2 分) 【答案】“越往上走”暗示的是年龄的增长。因为年龄越大阅历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有一种似曾相 识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年龄的增长”来分析“越往上走”的,然后根据“人生丰富的阅 历”来分析“相同”的原因。学科@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第⑥段文字中,作者是抓住了人生哪两方面的特点来描述的?(2 分) 【答案】现实工作和精神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 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以及“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 乱我画的圆圈”来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文中末句“不要弄乱我的圆圈”一句的含义是什么?(3 分) 【答案】“圆圈”指的是劳动成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大师,为了从事的研究工 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围绕“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以及“对事业 的执着、奉献、忘却生命”来理解“不要弄乱我的圆圈”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二练能力——综合运用 (一)阅读下文(8 分) 南方的冬天 ①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 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②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 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 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 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 难以 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③站在户外,轻轻地呼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 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又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 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 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④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 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地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 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⑤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 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幅磅 礴的好图景,微茫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地点缀在辽阔 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这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地泛出青灰。 远 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 ⑥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 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⑦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 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地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⑧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选自《经典美文选摘》2013 年第 2 期) 1.请你在文中找出词语概括南方冬天的特点,并说出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答案】萧条。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冬天的极度失望、厌倦之情。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和作者情感的把握。南方冬天的特点可以从“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 是一片萧条之色”“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等语句中筛选词语作答;结合全文可以体会出表达 了作者对南方的冬天的极度失望、厌倦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概括作品抒发的感情。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2 分) 【答案】为了与南方的冬天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北国冬天的壮美来突出南方冬天的死寂、萧条和了无生机。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从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南方的冬天和北国的冬天不同的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学科.网 3.文中的语言精妙传神,耐人寻味,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2 分) 【答案】示例:语句: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 地。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2 分) 【答案】示例:不同意。虽然去掉后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但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与希 望,使全文的感情基调由灰暗走向光明,能给人以信心。如果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作用的把握。结合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最后一段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二)阅读下文:(11 分) 去年除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两个月,直到今天方才开花。 今春天气酷寒,别的花束萌芽都迟,我的水仙尤迟。因为它到我家来,遭了好几次灾难,生机被阻抑 了。 第一次遭的旱灾,其情形是这样:它于去年除夜到我家,我特为跑到瓷器店去买了一只纯白的瓷盘来 供养它。看它们在寒窗下绿白相映,素艳可喜。可是它们结合不到一个月,就要别离。为的是我要到石门 湾去过阴历年,预期在缘缘堂住一个多月,希望把这水仙花带回去,看它开花才好。如何带法?颇费踌躇: 叫工人阿毛拿了这盆水仙花乘火车,恐怕有人说阿毛附庸风雅;把它装进皮箱里,又不可能。于是阿毛提 议:“盘儿不要它,水仙花拔起来装在饼干箱里,携了上车,到家不到三四个钟头,不会旱杀的。”我通 过了。回到家里,大家纷忙地很,我也忘记了水仙花。三天之后,阿毛突然说起,我猛然觉悟,找寻它的 下落,原来被人当作饼干,搁在石灰凳上。连忙取出一看,绿叶憔悴,根须焦黄。阿毛说“勿碍”,立刻 把它供养在家里旧有的水仙花盆里,又放些白糖在水里。幸而果然勿碍,过了几天它又欣欣向荣了。是为 第一次遭的旱灾。 第二次遭的是水灾,其情形是这样:家里的水仙花盆中,原有许多色彩很美丽的雨花台石子。有一天 早晨,被孩子们发现了,水仙花就遭殃。她们把水仙花拔起,暂时养在脸盆里,把石子倒在另一脸盆里, 掇到墙角的太阳光中,给它们一一洗刷。然后把石子照形状分类,照色彩分类,照花纹分类;然后品评其 好坏,给每块石子打起分数来;最后利用其色形,用许多小石子拼起图案来。图案拼好,她们自去吃年糕 了!直到晚上,阿毛在墙角发见了石子的图案,叫道:“哎,水仙花哪里去?”东寻西找,发现它横在花台边 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自晨至晚,浸了十来小时,绿叶已浸得发肿,发黑了!阿毛说:“勿碍。”再 叫小石子给它扶持,坐在水仙花盆中。是为第二次遭的水灾。 第三次遭的是冻灾,其情形是这样的:水仙花在缘缘堂里住了一个多月,它还是含苞未放。然后雨水 过了,不开花。惊蛰过了,又不开花。阿毛说:“不晒太阳的原故。”就掇到阳台上,请它晒太阳。今年 春寒殊甚,阳台上虽有太阳光,同时也有料峭的东风,使人立脚不住。所以人都闭居在室内,从不走到阳 台上去看水仙花。直到次日早晨,阿毛叫了:“啊呦!昨晚水仙花没有拿进来,冻杀了!”一看,盆里的水连 底冻,敲了敲也不开;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赶 快拿进来,放在火炉边。久而久之,盆里的水溶了,花里的水也溶;但是叶子很软,一条一条弯下来,叶 尖儿垂在水面。但是看它的花蕊还是笔挺地立着,想来生机没有完全丧尽,还有希望。问阿毛,阿毛摇头, 随后说:“索性拿到灶间里去,暖些,我也可以常常顾到。”我赞成。是为第三次遭的冻灾。 谁说水仙花清?它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烟火气的。自从移入灶间之后,叶子渐渐抬起头来,花苞渐渐 展开。今天花儿开得很好了!阿毛送它回来,我见了心中大快。此大快非仅为水仙花。人间的事,只要生机 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个人的事如此,家庭的事如此,国家、民族的事 也如此。 (作者:丰子恺,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中水仙所遭受的三次灾害。(2 分) 旱灾:因为旅行的缘故,水仙被放在饼干盒里旱了三天。 水灾: 冻灾: 【答案】(2 分)孩子们玩水仙花盆中的小石子,让水仙在脸盆里浸了十多个小时。 水仙被放到阳台上晒 太阳,结果春寒料峭,反而被冻了一晚上。 (大意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按照“旱灾”示例,在文中找到“水灾”“冬灾”文字信息,根据内容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揣摩语句,回答下面①②小题。(4 分) ①“发现它横在花台边上的脸盆中,浑身浸在水里。”句中加点的“横”若换成“放”,效果有什么 不同。 ②“水仙花里面的水分也冻,其鳞茎冻得像一块白石头,其叶子冻得像许多翡翠条。”文中画线部分 用了比喻,你觉得好在哪里? 【答案】①“横”表明水仙花全身浸在水中,形象地写出了它遭受水灾的具体情状,表现了其受伤害的严 重程度。“放”则只能表明水仙花处于盆中。②这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水仙花叶子被冻后的颜色、情 态,表现了其受伤害的严重程度。(言之成理即可)学科&网 【解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从作者写作目的的角度看,《生机》和《水仙的灾难》这两个题目哪一个更恰当?说说理由。(2 分) 【答案】《生机》更恰当。因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水仙虽遭多重 灾难,却终于绽放花朵的经历,表达无 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民族,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抬头日子的感悟。 (若只答《生机》更恰当得 1 分,若写《水仙的灾难》更恰当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作者最后点明主旨的句子即可理解“生机”为题恰当,据作者的表达意图说明理由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爱莲说》《紫藤萝瀑布》等文章都是作者运用联想、咏物抒怀的名篇。请你结合资料,运用联想, 说说你会把什么比作水仙?(3 分) 资料:水仙别名金盏银台,多为水养,花朵素洁,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于水中,有“凌波仙子” 的雅号。 我把 比作水仙,理由是 【答案】(2 分)示例:我把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比作水仙,他们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如同水仙一样品质高 洁。(联想要合理。理由 2 分,语言 1 分)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学科@网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15 分) 菊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 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 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 很享 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 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 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 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 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 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 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 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 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 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 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 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 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 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 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 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 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 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 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 1.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②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 来温情。评分:本题共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 “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 【答案】(1)“柔软”原指质地不坚硬,这里指人们的表情温和亲切,形象地写出菊花带给人们心情的变 化。(2)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劝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评分:(1)本小题 2 分 ,答出“表 情温和亲切”得 1 分,答出“菊花带给人们的变化”得 1 分,意思对即可。(2)本小题 2 分,答出“拟 人”得 1 分,答出“淡定”得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两个句子是什么描写,点明其描写的方法(修辞手法),从表述景物的特征。本题 两句都是描写“菊”的,运用了拟人化的描写,那么不要从“拟人化”的角度来说明“菊”的形象特 点及给人的感受。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文章第②段写层旁巴牚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答案】写空地长满杂草,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评分:本题共 3 分,答出空地 特点 1 分,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 1 分,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意,了解写“空地”与写“菊”的关系,从衬托的角度来说明其对描写“菊”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 分) 【答案】要点提示:(1)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2)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3) 营造温情,改善环境;(4)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评分:本题共 4 分,答出一点得 2 分,答 出两点得 4 分;从另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学%科网 【解析】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四)阅读下文(15 分) 中庸的雪——阮萍 ①在冬天做客的雪往往是鹅毛大雪,这种通常是需要呼啸的风声鸣锣开道的,需要鹤辇鸾车虚张声势 的。中庸的雪显然不是折中雪,而且和这种隆重热烈的气氛相反,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 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 ②起先一直是云淡风轻,淡黄的阳光像一樽薄酒,暖暖洒在人身上。这种日子使人忍不住要想起淡青 的树干和雪白的花朵的;然后天阴起来了,刮起了风,风不大,吹在脸上像一绺绺帛贴在脸上的凉,这也 是正常的。这样阴了两天,天空由浅灰慢慢变成深的银灰,这种灰是含蓄而尊贵的,是琦年玉岁消逝了灰, 是珠覆纷沓走远了的灰,是大有深意、藏而不露的。 然后,眼前掠过一粒细小的白,是雪吗?定眼再看,已倏忽不见了,风也不见了。天气说不出是冷还是 暖,冷暖交汇的样子,这种天气坐在寂静的车厢里是要引起假寐遐想欲望的。 ③睁开眼时,发觉窗外的柏油马路湿湿的,显得黑而幽深,映着天空和行人的细碎倒影。路边是一层 白,霜也似的,但却是雪,因为雪花就在窗外飞舞,小的像针尖,大的如雨点,但没有雨点那样饱满结实。 雪花和雪花之间的缝隙很大,疏疏朗朗,像是银灰天空上敲打下来的一些琐屑,带着来历,各怀心事,自 成一体。所以落下的时候,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有的不时翻两个身,再拐到旁边和别的雪花耳语两句; 有的很专注,呈一条很细的直线,仿佛要去赴一个什么宴会,而这场宴会是及具吸引力的,任凭行驶的车 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 ④落在房顶上的雪是动感,鳞鳞的瓦间涌动着白色的浪花;落在国槐上的雪是温柔的,枝条上长满密 密的白色绒毛,而且那树枝竭力伸展的样子是令人感动的,像等待了很久的衷心耿耿的情人,只待雪花落 尽,便合拢臂膊相拥 而泣的。四季常青的柏树不会有这份浪漫,它们塔似的身子严谨端肃,像满腹经纶的 学士,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云蒸霞蔚,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 柏树的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 ⑤下了车,迎面扑来的空气不再干燥得令人无明火起,是久违了的清冽湿润,像夏天时站在气势恢弘 的瀑布前的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臃肿的棉衣下张开,尽情地呼吸,自由地吐纳。 ⑥雪是薄薄的一层,所以踩上去不会有“吱嘎吱嘎”的声响,它也是悄无声息的。偶尔有轻微而短促 的“嗦嗦”声,也是亲切的,像村妇在雨天嚼着家长里短的舌头。雪的白也不是泛着光泽令人起敬的白, 是那种骨质的苍白,这种白是朴素的,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 感到突兀。这种雪像是消失了很多的朋友,离去时 心中会有淡淡的遗憾,到来时也不会欣喜若狂。因为这 种朋友不是两肋插刀那种类型的,很多时候他只是听众,听你絮絮叨 叨地诉说,最后轻拍你的肩作为安慰。 在你生病时不会送上玫瑰花,只在床头放上苹果和一张式样普通的卡片。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 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他的到来只会在心中产生无以名状的踏实感。 ⑦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小的火炉跳动着小 小的火苗,足以抵挡这种雪带来的寒意;而加上新醅的漾起泡沫的酒,室内便是暖意融融了。你看,这种 雪多么懂得人情世故!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优点, 但是心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的,这种雪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细节, 但却做得含而不露,它是雪中的隐者。 1.结合文意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读第①段,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中庸的雪”和“鹅毛大雪”的特点?(4 分) “鹅毛大雪”的特点: “中庸的雪”的特点: (2)文章标题是《中庸的雪》,却第②段宕开一笔,描写下雪前的天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1)鹅毛大雪:隆重热烈;中庸的雪:简朴冷清(悄无声息/平易近人)。(2)普通的雪是大家 熟悉的,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有亲切感。通过对比,可以使读者对“中庸的雪”有更深切的认识。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文章末尾,作者为什么说这种雪是“雪中的隐者”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4 分) 【答案】A.中庸的雪的到来简朴冷清,或者说悄无声息,是有着微服私访的味道。B.带着来历,各怀心 事,自成一体。它们是衣食无忧的倏然。C.任凭行驶的车再怎么鸣笛也不会分神,雪们心无旁骛。D.隐 匿于树中,外界的干扰都是没有光彩、没有意义的。只有当车经过时,才发觉枝桠间挂着一团团的雪, 像鸟一样优雅地栖卧着。E.既不会让你自惭形秽也不会让你居高临下,更不会为与它的邂逅而感到突 兀。F、他淡若春风,有时你会想起他,有时又把他忘得一干二净。G、它的不彻底的白意味隽永,心 里那份纯真的梦幻是永不消逝,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关爱,入微到每一个 细节,但却做得 含而不露。 【解析】 试题分析:抓住“隐者”这一形象的比喻,根据其“不声张”“安静”“独立”等特点方面,从文中搜寻 相关的描写语句,从“中庸的雪”形态特点和人格化的精神表现两方面一一概括。学&科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很有张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并结合具体语词对第三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 析。(2 分) 【答案】运用了排比、拟人修辞手法。排比:用排比写雪景,将雪的形态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 写细腻、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中庸的雪 衣食无忧、心无旁骛的特点,把雪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中庸的雪的特点更突出。 【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 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是写景的,说明其运用 了什么方法(修辞方法),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4.张岱笔下,西湖的雪肃杀冷寂,鲁迅文中,朔方的雪蓬勃似火。你心中的雪又是怎样的呢,请你仿 照第七段画横线部分的句式进行描述。(3 分) 例句:这种雪是平易近人的,最适合刘禹锡的诗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仿句: 【答案】例:这种雪是悄无声息的,最适合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①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来源:学科网] ②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 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风情画 呈现于眼前:雾色迷濛,芦苇郁郁葱葱,美丽 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③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 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 腻清凉,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 着微甜的味道。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 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 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水。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④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 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感觉自己就那么睡 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翻个身,贴 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 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 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⑤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学,穿过弯弯曲曲的田埂,也是一路蹚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 小脚泡 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 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 有时 不舍 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⑥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 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 只想饱饱地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⑦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⑧《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 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 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 回来了。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笑, 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⑨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⑩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让美好持续, 一如少年时。(选自《深圳商报》2013 年 11 月 5 日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10 个字)(3 分) 【答案】示例:①苇荡割草洗露水浴 ②夏夜房顶宿露水中 ③秋晨上学露水美脚(3 分;抓住主要信息 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情节内容,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变换概 括情节内容,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学*科网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按要求品味语言。(4 分) (1)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 效果) (2)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 着微甜的味道。(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2 分;修辞手法 1 分,心理感受 1 分;心理感受答出一点即可)(2)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 觉)多角度写出露珠落在“我”身上,带给“我”清凉愉悦的感受,形象生动。 (2 分;描写角度 1 分,表达效果 1 分;答出两个描写角度即可得 1 分) 【解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3.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2 分) 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 【答案】找回了失去多年的童年生活的闲情闲趣和诗意。(2 分;意近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上文“我”所读作品的内容来理解作者由作品中的描写产生联想, 想起了童年快乐的时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根据上下文,补写第⑨段“痴想”的具体内容。(3 分) 【答案】示例:我能拥有一座庭院。我在院子里,种花种菜种草。清晨起来,临窗赏览,看我养的一畦一 畦的露水。( 3 分;想象合理,内容具体,表达顺畅各 1 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文意,联系上下语境展开合理想象,对“花草”“露水”“自我感受”等方面进行描写即 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5.探究下面语句中“露”的内涵或作用。(3 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摘自曹操《短歌行》) (3)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 【答案】(1)句中的“露”是景物,写出秋天的萧瑟冷落(是起兴,引出歌咏对象“所谓伊人”); (2) 句中的“露”比喻人生短暂;(3) 句中的“露”象征清纯美好,有闲情雅致的诗意生活。(3 分;各 1 分,意近即可)[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