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之钥
有血有肉方有生命
——作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方法
如果作文中有丰富的材料,就可以使文章显得斑斓多彩、引人入胜,同时
也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如果写人就要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
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果是写景状物,就要抓住特征,突出细节刻画,
让景物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如果是写议论文,就要
做到论据充实,论据可分为事宴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一般指有代表性的
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被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古今中外
名家的论述、格言、谚语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怎样使叙述
变得有有血 l 有肉,使论据变得充实丰富呢?前提当然是得掌握一定的素材,那
么这些素材从哪里来呢?
渠道一:谈古论今,旁征博引
中国悠悠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多少英雄人物,曾有过多少风云变幻。可以
这样说,这么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什么故事没有发生过?甚至可以说,漫长的历
史岁月里,有取之不尽的好素材。只要同学们有这种思想意识,面对一道作文题,
用心地去思考,去筛选,是完全可以把有关材料引进作文里来的。例如优秀学生
作文《俯下身子》片段:
唐太宗俯下身子,聆听房玄龄、魏征的直言,于是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
世:李白俯下身子,聆听老婆婆的教诲,于是才有了“铁杵磨成针”的意志,成
就了一代“诗仙”的美名:蒲松龄俯下身子,聆听过路人的述说,于是才有了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小说。俯下身子,聆听他人的教诲,能使我们的内心变
得更加澄澈而明亮、圣洁而宽敞。
为了说明古今有很多圣贤之士,他们因为敢于“俯下身子”,才让他们名留
青史,作者谈古论今,选取了唐太宗的从谏如流,李白的虚心请教,蒲松龄的集
材于民间等一组人物事例,使这一观点的论据极为充分。
渠道二:关注社会,热爱 生活
俗话说得好:“大干世界,无奇不有。”那么,无限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中,
当然有我们所需要的材料。但是,要能从现实生活中将有关的材料引进作文当中,
也并非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得到的。首先,这需要同学们热爱生活,能主动地去体
验生活,感受生活,能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具有价值的东西,能常为生活中那些看
似平凡却奇崛的人物和事件所感动。在材料的选择上,古有王安石《游褒禅山
记》,今有巴金的《小狗包弟》等名篇,这些不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从而
体现出微言大义的吗?一些大手笔的作家写重大题材,所写所述其实也是我们身
边的事情。所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例如优
秀学生作文《想到李娜》片段:
2011 年 6 月 4 日晚,中国网球女运动员李娜,历史性地获得法国网球公开
赛女单冠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在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上夺得单打冠军的第一人,
同时,世界排名跃升为第 4 位。
看过很多体育记者采访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的报道,当被问及在成绩面前的
态度时,一般的运动员都会说,不会骄傲自满,会再接再厉,去迎接新的挑战。诚然,这样的态度是应该有的,但是不是在成绩面前只能有这样的态度,才会在
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呢?
我将在李娜的身上找到一个让一般人难以想象到的答案。
这位同学将这样的时事素材引入文章,显得特别鲜活,更加容易吸引阅卷老
师的眼球。
渠道三:阅读积累,引经据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大学者朱熹,用这样形象的诗
句来表达自己对阅读的感受。书让我们在没有时空限制的情况下。从古代到现代,
从中国到外国,更多地认识这个无比丰富而精彩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经典的
书籍中,我们不但可以学习知识,而且能与书的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窥探他们的心理世
界,反观我们的心灵,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例如优秀学生作文《我的时间》片
段:
龙应台曾说:“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 5000 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
而你却在清晨漫步,你会害怕自己被淘汰吗?不,不会的。”因为你知道自己将在
哪里成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无须复制他人的成功之路,只须掌握好自己
的时间,在自己的时间里做自己该做的事。
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人应该掌握好自己的时间,无须复制他人,便引用了台湾著
名文化人龙应台的话,丰富了文章内容,也显示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具
有说服力。
渠道四:感悟自然,思考人生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
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
富有灵性。亲近自然,崇敬自然,融入自然,是我们生活的一种情趣,这使我们
的生活更加和谐,使我们的感情更加丰富,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相当一部分
话题,都可以从自然中找到合适的材料。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
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
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例如优秀学生作文《时间在流浙》片段:
时间在流逝,它随着世间万物而发生发展,随着自然界而展现生机。不信,
请看那一株小草。它从地底聚集生的力量,在冰雪下、在早春湿润的泥土中,勇
敢快乐地破土而出。它也许长在平原上、石缝中,但无论生在哪里,唯一不变的
是它那向上的蓬勃之意。只要有生命,它就会抖擞精神,挺起胸膛,享受日光,
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它最喜欢的是春天,春风会赋予它活力,它会给春增
添一份生机。在春风拂过它脸颊的那一瞬,它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于是它复苏
了,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来装点绿意婆娑的世界。它最向往的是夏天,蝴蝶围着它
飞舞喧闹。蚂蚱在它枝头玩耍,它多么快乐……流逝的是时间,呈现的是精彩。
作者为了证明时间在流逝。便以自然界中的“一株小草”为例,写草籽的破
土而出,写它在雨中吟、在风中舞,写它走过春天,走向夏天……但作者并非只
是在强调时间的流逝,而是突出:“流逝的是时间,呈现的是精彩。”作者以自
然之名感悟人生,以小见大,论据充实,论证得当。
写作之星他人与自己
●重庆 胡刚
文题展示
请以“他人与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不要套作。
佳作亮相
他人与自己
黄戴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帝王之道;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仁者之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家之道;“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这是商人之
道……
生活之河,就在你我与他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联中滚滚东流。
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亦如此。
大浪淘沙,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人为镜反观自己的是与
非,终于成为了滔滔浪花中闪亮的一朵。清朝帝王却以“天朝上国”自居,闭目
塞听,沉湎于歌舞酒筹,在虚浮的升平中奢华享乐。上下朝臣,文恬武嬉,声色
犬马中,全然忘了当年“宫女如花满春殿”的越国到后来只落得个“如今只有鹧
鸪飞”的惨痛教训,以致泱泱中华有近一个世纪沦为列强的口中膏腴。在历史的
废墟上,那些倾樯折楫,那些断壁残垣,那些鸦鸥鸩啼,不仅仅是某个朝代衰亡
的见证,更是当朝统治者唯我独尊、心智昏庸的明鉴。
世界是博大的,自然是神奇的,你也许知道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可你是否知
道乞力马扎罗山的圣洁?你也许知道富士山的壮丽,可你是否知道五大连池的俊
美?你也许知道太平洋的壮阔,可你是否知道爱琴海的深邃?……大千万物,我们
有太多只能膜拜的事物,而在万物之灵的人群中更是有许多值得我们仰视的佼佼
者。
虽然你是以唯一的形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但还有亿万个也如你一般以唯
一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上的他人,所以,你心中不能只装着自己,不能把自己的一
点优点、一点特长、一点技能、一点财富当成珍宝,成天把玩。如果你这样做,
那你就成为了世间最为可怜的人,因为,这世上的芸芸众生都被你拒于自己的视
野之外,你一辈子只能看到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你也是可悲的,因为精彩的
世界。丰富的生活,都被你那点自以为是障蔽了,你无法享受和欣赏他人的乐趣。
幸福如果有亲人与你分享,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快乐如果有朋友与你分享,
那才是真正的快乐。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说不定,在某种情况下。你身边的某个“他人”,就是
能垫起你的双脚,成为你高瞻远瞩的基石,就是能使你声名远扬的强劲东风。
成天拿着镜子照的人,他永远只能看到自己,因为那镜子背面被涂上了一层
水银,那层水银在你的生活中,可能就叫做自以为是,叫做刚愎自用,叫做狂妄
自大。擦去那层水银吧,让玻璃还原透明的本色,这样,你不但能看到花园里的
红花绿草,看到高空中的蓝天白云,也能听到来往的人们的欢声笑语。 记得有这样的说法:“将自己的老婆当仆人的人,他自己也是仆人;将自己
的老婆当王后的人,他自己就是国王。”从这里面,我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
关注他人,其实也是在善待自己。
亮点点评:
一篇好的作文,是要“有骨有肉”的。骨者,文章之框架结构;肉者,文章
之材料内容。此文没有刻意的模仿,行文随思而成,从引用古语到列举史实,再
结合自然论述,可谓内容丰富,材料充实。文章后半部分因为有了前半部分作基
础,所以作者在与读者对话时,就能突出表现出“你心中不能只装着你自己,不
能把自己的一点优点、一点特长、一点技能、一点财富当成珍宝,成天把玩”的
主题。
等级也升格
引言:生活五彩缤纷,生活中的人千姿百态。写人的文章,就是要通过描述
人物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他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特征,使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要想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我们在平时就必须多观察、多练习,并学习多
种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