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指导:该不该把孩子教坏一点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参考例文)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文。
【相关说明】
图表是形象化的文字,文字是解读图表的钥匙。对于漫画材料而言,漫画的标题,画中人物的台词,许多时候都要比漫画本身更重要。
本幅漫画,选自《人间日常》,原图还有如下文字:有一天当你发现世界真实的样
子,但愿你还记得,那个能看见星星的自己。
【审题指导】
漫画中的孩子,一边观察树叶,一边对妈妈说:“妈妈,树的眼泪是黄色的。”也
就是说,在孩子眼里,黄色的落叶,是树的眼泪;树在落叶,就像人在落泪。这也就意
味着,孩子的内心,充满童真童趣和纯真纯情。
——这是值得褒扬、肯定和赞美的。
不过,漫画中的家长,在被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纯真纯情打动之余,却陷入了沉思与
矛盾的状态:我没有信心能照顾好他,我不知道该不该把他教得坏一点,以后才不会那
么容易被伤害。
也就是说,家长既肯定孩子的童真童趣和纯真纯情之美,但同时又担心这样的童真
童趣和纯真纯情,对孩子将来的生活造成困扰。
——这是值得思考、反思和商榷的。
家长和孩子的话,不是并列关系,而是有主有次。孩子的话,是引子;家长的话,
是重点。家长的话,关键词是:教坏,被伤害。
也就是说,在家长看来;孩子如此纯真纯情,充满童真童趣;不教坏他一点,孩子
以后就可能被伤害;为了孩子不被伤害,那就先把孩子教坏一点。
——该不该,这是材料的思辨焦点所在。
那么,童真童趣、纯真纯情对孩子今后的影响,到底会体现在哪?为何会有这样的
影响?为了趋利避害,到底该如何做?其中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是什么?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追问,去整理自己的经历、见闻或感悟,去梳理自己的思考、见
解和主张。
——这就是本题的写作思路。
【参考立意】人间虽乱,本善莫丢;
以善驱恶,丑恶自败;
永葆童真,永远幸福;
向美尚善,照亮未来;
莫因劣币驱除良币;
最纯的心,最美的人;
用纯真驱散邪恶;变
坏不是成熟;
莫让孩子坠染缸;
教坏孩子是个馊主意;
【特别提示】
作文要立德树人,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传递正能量,要有大我情怀;
本题看起来可以选择写“该教坏”,但具体写作时,千万要注意把握好分寸,注意
为“该教坏”限定条件。
【相关素材】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
活。”
【参考例文】
童心
周国平
①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
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②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
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
含着童心的。
③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
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
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
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
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
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
易失去的童心。《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
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说的
都是这个意思。
④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
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
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
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⑤问: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人显得年轻呢?譬如说,许多人都觉得你看起来很年轻。
⑥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头脑不要太复杂。我在社会处世方面还是比较
简单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我相信,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
老。
⑦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⑧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⑨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