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指导:唤醒自己 作文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唤醒自己 作文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ID:350343

大小:25.58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7-2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唤醒自己 作文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 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 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审题指导 此题材料为“哲学家说”,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对于大多数高一学生来说,都有 难度。 材料可分解为两个层面:①“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②“只有不断唤醒 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类似于材料的“引语”,以比喻的说法,强调 个人对自身命运的主动权,即自己的命运走向,和个人的规划、设计、营造、建设密不 可分。 “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只有……才”是条件关系 复句,且“唤醒自己”是必要条件(即缺少了“唤醒自己”,就不能产生后面“生命登 上高峰”的结果)。同时,一个人“生命攀上高峰”了,也可意味着他成功过地做了“命 运的建筑师”。 由以上不难推断:“不断唤醒自己”是本题的核心立意,考生应围绕这一点来展开 记叙或议论。如果脱离了它,只写到“做自己命运的建筑师”“使自己的生命登上高峰”, 都是不切合题意的。 相关的观点:唤醒自己,生命可攀上高峰;唤醒自己,做命运的建筑师;做命运的 建筑师,需要不断唤醒自己…… 再来看“唤醒自己”,它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既言“唤醒”,就应该有一种相对于“醒”的状态,比如表层意义的“昏睡”、“醉 酒”,抽象意义的“浑浑噩噩”、“精神麻木”,然后通过某种外力或者自我调节,让自己 从昏昏欲睡、醉意朦胧、神志不清、神情麻木、情绪悲观、斗志萎靡……的状态中苏醒 过来,可以写受到启发而恍然大悟,走出迷惘而精神振作,自我反省而改正错误,拨正 航向而迷途知返,悬崖勒马而悔过自新…… “唤醒”的对象是“自己”,最好是写“自我唤醒”,能结合自身经历来写,抒写年 轻人成长历程中的感悟,谈自己独有的感受,而不宜过多罗列名人事例,或者动辄拿古 人说事。 立意角度 议论文: ①为什么要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使生命攀上高峰) ②怎样来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什么:责任,良知,悲悯情怀,好的教 育……) ③反面论证:如果不唤醒自己,自甘沉沦、堕落,有什么后果?(生命陷 入低谷,失败的命运建筑师) 记叙文: 写某个具体事件,写唤醒自己的具体过程,唤醒自己后的转变、改观。 主要问题 一、撇开材料,不知所云,如同梦呓。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而有一部 分聪明的同学,就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命运建筑师”、“唤醒自己”、“生命的高峰”, 寻找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只是多点了几次关键词,分数也好看很多。 二、另起炉灶,或中途偷换主题。比如开篇就写“我们要用爱(信念,勇气,诚信) 来唤醒自己”,然后全文就写“爱(信念,勇气,诚信)”。 三、结构呆板。滥用排比段,内在缺乏联系。比如: 其一 ①乔布斯用执着唤醒自己;②刘翔用勇气唤醒自己;③张海迪用坚强唤醒自己。 其二 ①乔布斯的执着唤醒了我;②刘翔的勇气唤醒了我;③张海迪的坚强 唤醒了我。 其三 ①唤醒自己需要信念;②唤醒自己需要勇气;唤醒自己需要努力。 四. 文体不明。先记叙 500 字,再议论 300 字,缺乏叙议的有机结合,或者纯抒情的语 句过多,缺乏理性的论述。 五、内容单调。中考,迷茫,拼搏,坚持,学钢琴,6A……从小学写起,写到中考, 再到高中,散落一地鸡毛。 六、素材不当。价值取向有问题。比如:希特勒人生陷入低谷,但能以顽强斗志唤 醒自己,把控自己的命运。 缺乏内在逻辑。比如:杜甫一生坎坷,四处漂泊,他依靠采药、卖药维持 生计,穷困潦倒,却矢志不渝,他用伟大的人格与杰出的文学才能唤醒自己,始终忧国 忧民。 佳作开篇摘录 之一: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我们经常晕头转向,而膨胀的欲望与外在的诱 惑也时常将我们催眠。时时记得唤醒自己,才能一路前行,攀上生命高峰。 之二:我们在酣睡时,一串闹钟把我们唤醒。我们在醉酒后,一杯浓茶可 以让我们清醒。而我们的人生处于昏聩的状态时,我们又拿什么来唤醒自己? 之三:佛教禅宗里有两个词,“醍醐灌顶”“当头棒喝”,说的是用酥油浇 头,或者用棒子一击,促使教徒醒悟。人生也如同从佛参禅,在懵懂或者昏聩之时,需 要及时唤醒自己。 之四:《创业史》的作者、著名作家柳青说:“人的一生很漫长,但要紧 处却往往只有几步。”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怎么走好自己的“要紧处”几步, 也要靠自己。 点评:很多同学写了几百字,看不到材料影子。而以上作文则从材料出发,快速提炼观点。 考场佳作 唤醒自己,人生登顶 我们或读过“溪边洗耳”,曾一览“曳尾涂中”,但常常深陷于泥淖中。眼看着权、 利等欲望织成的青黑色锁链向自己扑来,偏偏满心欢喜地迎过去,从未想过唤醒自己, 又遑论“命运的建筑师”? 有的人是不知唤醒自己,有的人是不愿唤醒自己。不知唤醒自己的人,在肮脏的道 路上跌跌撞撞地前行,只看到前方是金色的蜜糖,而不知道它包裹着毒汁。而不愿唤醒 自己的人,是一边欢歌笑舞,一边将自己的头颅伸进绞索,如同饮鸩止渴。 而更多的人则是在两者之间徘徊,他们是沼泽中的求救者,他们是沙漠中流落 的旅人,比如你,比如我。在默默享受着生命给予我们的苦痛与欢愉,也在不醒与苏醒 之间来回游荡。因为我们既没有让自己彻底地昏睡沉醉,又没能彻底放弃物质上的享受, 于是,我们生活在半醉半醒之间。 但是有一些“大写”的人,却是在沼泽中爬上来了。他们在一片黑浊中唤醒了 自己,为人生的虚无之夜劈开了一道裂缝。法国思想家卢梭即是如此吧。他在年少轻狂 的年代,有过不少生活污点,其思想的碧玉原本是要沾上斑瑕的。但可敬的是,卢没有 执迷不悟,后来深刻反省,良心发现,唤醒了自己,他写就一部《忏悔录》,也许是他 在上帝那里受了洗礼吧。卢梭唤醒了自己,他成为思想高峰上的巨擘,良有以也。 相反,有些人却在世俗的桎梏中,沉沦下去。明朝忠臣洪承畴卑躬屈膝落得滚 滚骂名,民国年间的才俊汪精卫甘为日本人效劳……而在今天的朗朗乾坤,身为省部级 高管,胡长清、成克杰之流,不为民做主,而被金钱攥住了魂灵,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 太多的案例令人扼腕叹息,这些人被红尘烟火捂住了双眼,越陷越深。他们如若能在关 键时刻唤醒自己,或许就迷途知返了。 人都是执着的,对于自己所爱的人或事,即使只有针尖大小的希望,也要去追 求。但太盲目的非分之求,会使你深陷其中。可老实说来,人生匆匆,大家都是同样的 来,同样的去,何必为死不带走的东西而狗苟蝇营,以至于迷失自我呢?人生注定不能长睡不醒,不断地唤醒自己,人生不至于沉沦,起码少走弯路。走着 走着,你就发现,生命的高峰就在眼前,赶紧登顶吧! 教师点评:本文最大的优点是文章较有逻辑性,语言老到,文采较好,也有一 定的思想内涵。开篇从两个典故开始,运用形象的比喻手法,抛出“唤醒自己”的话题。 接下来写不同的群体对“唤醒自己”的态度,分多个层次:不知唤醒自己;不愿唤醒自 己;在两者之间徘徊;从沼泽中爬上来了;在世俗的桎梏中沉沦。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列举正面的卢梭与反面的胡长清等事例,事例与观点之间关联紧密,水到渠成,较好地 支撑了文章观点。结尾一段,再扣主题,用语精炼而圆融。写议论文,理清思路,非常 重要,如果仅仅停留在使用缺乏内在联系的排比段,罗列一堆前后不搭界的名人事例, 分数很难上去。 唤醒自己 拥挤的车厢里弥漫着冗杂的呼吸,细微的说话声滑过黏稠的空气,扩大了几倍的 音量钻进耳朵,总觉得有种呼吸不畅的感觉。我只能盼望着车能飞快行驶,我好早些下 车。 可车突然停了下来,明明路口的红绿灯还未转红,我开始有点焦躁,随着车厢内 隐隐浮动的人群,内心名为不爽的种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为什么不走?我伸头看了看司 机,全然一副不急的样子,我内心的怨气简直要喷发。向车外望去,看到一个老人撑着 拐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左腿稍稍短了一截,而右腿估计也没什么力,走得缓慢而吃 力。单薄的身上挂着一件破烂的衣服,裤管也高高卷起,露出瘦黄的小腿。 我的怒气一瞬间移接到了老人身上,心里给老人贴上了一个“乞丐”“流浪汉”之 类的标签。又老又丑,穿得又烂,还是个瘸子,为什么不等绿灯亮了再过,偏偏赶到这 个时候,今天真是运气不佳,坐个公车还碰上这么个极品。后面的车陆续的开了过来, 我心想:这个老头子估计要被车撞了吧,谁让他横穿马路呢?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旁边 几辆车开到与我们相平的位置,都停了下来,没有发出刺耳的嗽叭声。 我微微一怔。这时车门“嘭”的一下缓缓打开,有两名乘客下去了,一起搀着老 人过马路,老人抬起浑浊的眼睛,勉强地笑了笑,应该是表达谢意。这一瞬间,我却被老人的笑容刺伤了,心中不免一阵羞愧。他不过是一个老人,一个行动略微迟缓的老人。 也许他在上一个绿灯就开始过马路,只是时间有些来不及,又或许他的穿着不体面,长 相不讨喜,我就错看了这个老人。 之前,我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还理所当然自认为对的,而此刻,一种强烈的羞愧 感如潮水般,席卷过我的心底。我敲了敲车门,下了车。我没有勇气去搀扶那个老人, 因为我曾经给他贴的标签是多么的不尊重,即使他不知,我也觉得在这么多双停下来的 眼睛里暴露无遗。 终于到了对岸,老人再一次点头感谢。乘客也回到车上,我却没有再上车,我目 送着老人拄着拐杖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拐杖声音“嗒嗒嗒嗒”,清晰有力地敲在我的 心上,唤醒着我对人的尊重与平等。 “人生旅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回自己。”也许我应该感谢这个老人,让我有机会 在旅途尚早的时候唤醒自己,让内心更温情,更柔软,让脚步更从容,更坚定。 教师点评: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选材不算新颖,但能结合自身经历来写,值得肯定。 作者借一次乘车经历来表现“唤醒自己”的主旨。“我”因车厢拥挤而心情不爽,偶遇 一位瘸腿老人闯红灯,蹒跚过马路,便带着歧视的眼光抱怨老人,而后面的车为老人停 车等候,两名乘客主动下车搀扶老人。鲜明的对比之下,我为自己戴着“有色眼镜”看 人而深感羞愧,唤醒自己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审题立意准确,符合题意。唤醒的过 程写得具体而有层次。心理描写细腻,内心反思写得较深刻,写出了成长中的真实感受, 较好地突出了主题。字迹、卷面整洁。但文中有多处表述不够准确妥帖,语言上还可做 些打磨。 你只需唤醒“本我” 我们总希望耳聪目明,头脑清新,但又难免被蒙蔽着,耳不能闻穿林打叶之声, 目不得观花开花落之景,我们不禁要问,那个最“本原”的我哪里去了? 是的,我们不必创造一个新的“自己”,而只需唤醒“本我”。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脍炙人口的偈语告诉我们,本无所谓一个生造 出来的“自我”,“自我”本就是自然的,本真的,朴素的。 老子曾对后天养成的“自我”做过一翻评价:“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 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可见我们想找到本原的自我,须是一个从知识中来,又 从知识中走的过程。 想唤醒自我,首先得去除“善之为善”的观念,而进入“我心本如此”之境。熊 十力对此曾有过一翻方法论述:“须知万法唯识……而读经者,则可究恒道以策无极, 体大常而御万变。”这是讲要实现唤醒自我的第一步——使心入不动之境,必须先读经 以寻找恒常之理。 “风行水上,鲤过庭前”,实乃绝对,而其中的道理也引人深思:先能如孔鲤趋庭, 学诗以言,学礼以立,而后才能如“风行水上”,心思无迹,以自己的本初面目似风行 水上般存于世间。 明白了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明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说的说,求学 的人,其文饰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文饰则一天比一天减少。这样,才能真正 一点点看到那个“道”中的自我,否则知识只会像我这篇作文一样,杂然前陈如獭祭之 鱼,下笔千言似点鬼之簿。为道日损之时,即为真我渐出之日。 唤醒自己,还需将自己与自然融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莫轻言“唤醒自己”。 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两千多年前就 有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也同样有了解决方案——“去彼取此。”这也正是“体大常”。 “为道日损”的真正含义——成为原来本为天地一沙鸥的自己,那个融入大道的自己。 诚然,在这个人人都失去自我的时代,唤醒自我,融入大道似乎是齐谐中事,荒 诞不经,即使想做似也虚无缥缈。但仔细想想,我们做不做得到其中的一步或两步?风 行水上的境界是达不到的,但困而学之是做得到的,鲤过庭前是行得通的。为道日损或 难以企及,但为学日益总可作为努力之方向。融道天地做不到,清心寡欲还是可以的。 有此警醒自己,便一生受用。 教师点评: 此文当启迪每一个学子:高中三年应多读多记,尤其是善待经典,“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古训,历久而弥新。相形之下,大多数考场作文,或叙事鸡零狗碎,或议论空洞粗浅,或结构呆板单一,或书写凌乱潦草,而此文则有几分“高富帅”气质: 立意较高,内蕴丰富,文风帅气。文章抛出话题——唤醒本我,继而从“去除‘善之为 善’的观念”、“明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将自己与自然融合”等层面进行解说。 援引《周易》《道德经》《论语》中观点,行文间嵌入“獭祭”“点鬼簿”“齐谐”等典故, 并试图以哲学思辨来构架全文,都彰显不俗的阅读积累。全文书写工整,卷面美观,亦 增色不少。诚然,本文涉及较艰深的文化经典,或有生硬、突兀之嫌,如要细究,亦有 待商榷之处,但考场时间仓促,我们不妨取其一而不责其余,奇文共赏。 谨记初心,也记得唤醒自己 当书山题海席卷而至,我们总会心灵困顿,当社会竞争白热化,我们常常妄自菲薄。 我们年幼时,不明白什么叫志存高远,我们带着清纯的模样,有着来自母体内的稚嫩。 而现在,我们已经变了最初的模样,着了铅华,染了粉黛,谁还记得那些年的青青世界? 来吧,朋友,让我们迷途知返,返璞归真,唤醒走失的自己,找回美好的初心。 潜龙腾渊,幼虎啸谷,小鹰试翼,乳燕归巢,各行其道,各美其美。没有一个人可 以替代你自己,哪怕是上一秒的自己,都与现在的你不一样。所以,朋友,相信我,我 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朋友,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总有着令人怀念的快乐,无论是母亲亲切的叮嘱,还 是父亲严厉的呵斥,那都是岁月埋下的宝藏。现在呢,你是否在为学业而担忧,为工作 而急躁,是否已经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要比自己更加优秀呢?朋友啊,你已经急功近利, 心灵迷途。你需要找回自己,唤醒自己。不是每一颗星星都会在夜空中闪烁,但是却一 颗颗都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这个世界之上,各有各的模样,虽 然说这世界不会因为我的缺少而有所改变,但是我们就是独立的个体,存在着,从未改 变。 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我很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 诺。少了我,山不会崩塌,水不会逆流,日月不会消失。但是,少了我,父母会伤心, 会白发苍苍,朋友会在独自一人时黯然神伤,会受到寂寞无声的抨击。来吧,朋友,抬 起头来,看看那明媚的阳光,听听那清脆的鸟鸣,让我们一起唤醒那个最开心、最自信的自己,唤醒来自心灵的微笑。 朋友,你是否还记得最初的理想呢?虽然这时光惨淡,但是,我仍然希望我们能够 一直一直记得灵魂最初的驿动,拾回朴素的初心。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无法回避现实的问题。比如,求取功名,比如,挣 钱谋利。是的,我们无法太理想地生活,无法拥有太过诗意的人生,但是,我们仍需有 一颗本真的心,一份不被污染的情怀。朋友,告诉你,其实我的梦想也有点幼稚可笑。 小时候,我一直想当一个博士,一个专家,来攻克一些人类的疾病,即使到了现在,我 也未曾有放弃过。 岁月会磨去我们的棱角,会收敛我们的欲望,但是,不会消去一个追梦人的本质。 你说,梦想太远无法实现;我说还是存留心间吧,至少你的人生词典里还有“梦想”的 诠释。当有人嘲笑你的梦想时,你只需要在心里默念:一边去吧!我有我的梦想,我要 守护它。朋友,这何曾不是唤醒自己的一种方式呢?犹记初心,犹记梦想,犹记自我。 朋友,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都谨记自己的初心,像唤醒鸟儿一样地唤醒自己吧, 唤醒来自心灵的自信和感动。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抒情意味颇浓的散文。行文较为自由、烂漫,以小女生特有的 温婉细腻,使文章显现一定的“文艺范”。且文章形散之下,包含两个层次——“唤醒 走失的自己”和“找回美好的初心”,行文流畅,衔接自然,联系实际,真切实在。第 一和第二人称的使用,有着朋友会晤、促膝谈心的亲切之感。语言优美,娓娓道来。不 足的是,两个层次有所杂糅,如能进一步厘清,则锦上添花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