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写作指导:走没人走的路 经历便是成功 导写(附:文题解析及范文点评)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1. 人生不是你取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2. 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美好、不对的事情,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觉得要折腾折腾。
3. 我们明明有很好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4. 所有的阵痛都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完成。每个人都需要走出昨天的自己。
…… ……
上述内容节选自阿里 20 周年节庆上马云的演讲。读此材料,不知你有怎样的看法
和思考?请结合当今生活和社会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和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构思导引】
材料内容来自马云在阿里巴巴 20 周年上的讲话,在分析时要站在对马云创业过程
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提炼主旨。(1)句其关键词是“取得”与“经历”,(2)句
的重点是“折腾”,(3)句是“路”“选择”,(4)句是“改变自己”“走出昨天”。
在审题立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如“经历是财富”“敢于折腾”
“选择人生路”“走出自我”等,利用掌握的材料来分析写作。可以选择其中的两句话
或三句话,进行综合立意,如“敢为人先珍惜经历”“走好人生路 走出新天地”“另辟
蹊径 敢于改变”等等。
确定写作角度后,在论述时要对材料内容进行提炼,再结合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
进行阐述分析,更好的彰显主题。
【学生作文一】
过程最美
柯凡 当船缓缓离开海岸,我们喜悦、兴奋、憧憬;当船终于抵达目的地,我们莫名地
失落、惆怅。这或许说明,我们真正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那个充满幻想与美景的过程。
尽管,过程中充满荆棘、危险与恐惧,但是其中的美,让人难忘。
近日,马云在阿里 20 周年的卸任演讲刷屏了各大网站头条。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
忆深刻:“人生不是你取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此语正如今年暑假电影《银
河补习班》中的父子对话:“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我想,过程应该比结果更重要。
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就是在推石头山上的过程中,发现了运动的力与美,石
头停在了半山腰。每个人都爬过山,也想必有很多人在登山途中,放弃了。然而总有那
一部分人,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他们就是这些登山人中的胜利者。
曾经,我把登山想象的很容易,“不过就是爬个山,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当我真
正爬山的时候,却发现并不是很简单。疲倦,饥饿,口渴,接踵而来。力不从心的我想
要放弃,但是望着前面的人群,一咬牙坚持着。
山登绝顶我为峰,眼前美景似乎也不是很美,而能带给我喜悦的,只是沿途的点
点滴滴。没有沾沾自喜,没有欢呼雀跃,没有大声呼喊,我异常平静,如果当时真的选
择放弃,又怎能如此的幸运能够站在这里沐浴清风,沐浴阳光,沐浴那圣洁的蓝天白云,
我想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一路走来的坚持。
转瞬即逝的烟火是过程美最好的诠释者。夜幕下,烟火缓缓升空,在最高处绽放自
己的美丽,可结果却是变成尘土,飘扬而下。但烟火绽放、冲天而上的那一刻,便是过
程的开始。
《双城记》开篇时说:“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我们在时代的
夹缝里徘徊、挣扎、踌躇独行,仿佛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然而,不论生活在哪个时代,
我们都该怀着一颗遇事注重过程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去好好活着,生活自由滋味。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不应该过分在乎。真
正值得回味的,只是那艰辛的旅途,执著的心情。
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而有些人,却走了一生之久,但这其实也是一种成功。人
生真的很短,许多东西我们得不到,可其中过程的美,却够我们回味一辈子。【点评】
本文以对偶的句式展开,开门见山照应观点“过程之美,让人难忘”。在论述的过
程中,以马云、《银河补习班》、西西弗斯等事例,并结合自己登山的经历,从不同角度
阐释“过程”带来的收获与思考,激起读者共鸣。文末点题,韵味无穷。
【学生作文二】
敢为人先创新开路
吕必辰
21 世纪来了,携着难以想象的挑战和机遇,正缓缓向我们走来。这个时候需要我
们国家不断进步,不断强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利其器的最优方式,无疑
是用创新来驱动发展,寻找新的方向。
创新,似乎是个恒古未变的话题。她从古代华夏长河中冒出了头,又立即扑身于
近代西方之林,现在她又不急不慢的找寻着……引发着人们的深思什么是创新?这个问
题不需要用复杂术语来下定义。完全可以简单的如马云所言——“我们明明有很好的路
要走,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这条路可能荆棘丛生,但是在路上的
风景却迷人眼目,尽头所到之处也是我们期待已久。
正因如此,我们首先要智慧的找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预先判断这
条路的前景性。1984 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使得深圳迅速从一个落后小镇
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们毫不夸张的形容它为“一座崛起的城市”,可是这是巧合
吗?不,不是!邓小平早在决定前便深入研究了它所在的地理优势。深圳的成功无疑是
智慧的产物。
当然找到了路还需要你有勇气走。马云拿着人生第一桶金,带领着十几个人,毅
然决然的开创了阿里巴巴的雏形,到现在成功的影响了这个时代。路你不走又怎么知道
它是否行的通?你不去自己面对,自己去尝试,没人会帮你。你不创,又能祈求谁呢?
不能畏惧挑战,要敢于接受;不能害怕失败,要敢于面对;不能畏手畏脚,要落落大
方………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总有一些思维开始固化,总有一些人驻足流连而不思进取。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
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汹涌澎湃的浪花,敢做弄潮儿,才能在时代立足,成
就自我。
身为时代青年,我们要拥有它的本质,让它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我们可能目前需要物
质上的创新,今后最为关键的还是思想上的一种创新。过分的念旧那是复古,不是创新。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我们要善于抛开陈旧的观念,用包容的态度看待创新,将它揽入怀
中。
身为时代青年,我们要去吸收新的正确的观点,在巨人的肩膀上展望未来。创新开路,
才能给未来多一些选择!敢为人先,才能不落俗套。
【点评】
对称性的标题,旗帜鲜明表达出“创新”的观点。在论述过程中,条理清晰,围绕
“智慧”“勇气”“机遇”进行阐述和分析,引用邓小平规划建立深圳特区、马云创立阿
里巴巴展开分析,文末向时代青年分析“创新”的认知和勉励,文末呼应标题,文气韵
贯通,激发阅读者的共鸣。
【学生作文三】
人生如墨书写芳华
洪思思
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感叹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人,一世宏图大展,梦想轰轰
烈烈活一场。人生百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这无可厚非。可,到底怎样的人
生才更有意义呢?马云给了我答案。
在阿里 20 周年节庆上,马云宣布辞去了他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位。有人不解,
为什么马云舍得这么轻易的把他一手创立的阿里巴巴撇在一边呢?其实,之所以他做出
这样的决定,正是因为他看清了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挣多少钱,而是你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在于经历,经历是最大的获取。
在这个过于现实的社会上,人们对于做人处事过于功利性、目的性。每当遇到一件
事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想,它对我做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人生不是你取得了什么,而
是你经历了什么;又或者说,经历就是人生最大的获取。蚌壳经过沙子一次次的磨砺,
才能孕育出美丽的珍珠;而青蛙一生碌碌无为,只能看到眼上的那一小片天空。你生活
中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成为你人生大楼的块块基石。
人生在于改变,改变是最好的适应。
有的人,一生都在适应这个社会;而有的人,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乔布斯说过: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我认为,如果人是有等级的,那应
该分为三等。低等的是一生依附于这个社会的人,中等的是致力于社会的某一个方面的
人,而高等的则是为这个社会全面发展而努力的人。马云本是属于中等,却为成为高等
而努力的人。他创意的阿里巴巴首创了互联网购物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引得了
全世界的关注。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世界上还有太多不美好的事情需要他去努
力的改变、去折腾。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有他如此的思想境界,那我们的祖国富强的步
伐,何愁不越来越快?
人生在于永不停息,不断追求是最根本的态度。
如果你正值青春春,那你应该向前奔跑;如果你步入中年,那更应该珍惜当下。姜太公
80 岁才得到周文王的赏识,黄忠年过古稀才被封为将军,马云 55 岁还想换个江湖重新
作为,这么多人都不服老,都为自己的梦想、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而你又有什么理由
说为时已晚而不去努力呢?
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伯乐,你的一生能有多成功,就在于你能否不停的奔跑。一个人
的一生不应该退休离场,而应该奋斗到最后一刻。
人生本是一瓶普通的墨水,而有意义有想法的你,才能书写出绝代风华。
【点评】
文章首段,以对偶句式展开,围绕马云在阿里 20 周年的讲话,提出人生的意义。在论述的过程中,以三句“人生在于……”引领下文,从“经历”“改变”“永不停息”
三个角度来分析,选择事例言简意赅,引导着身处社会的人们,该如何去面对属于自己
的生活。文段清新,叙议结合,末段点题,呼应全文。
【学生作文四】
你是少年勇往直前
仰奕
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的到远方去?如果梦
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的翅膀?把眼泪种在心上会
开出勇敢的花,走过风风雨雨,会发现那些藏在乌云背后的鲜艳彩虹,及时改变自己,
从而走出昨天的自己。
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何其渺小。短短的一生,也只不过数十年光阴。在这期间我
们还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其中所遇到的所有的阵痛都只能自己完成,唯有改变自己,
淬炼自己,方可涅槃重生,凤飞翱翔于九州。
苏炳添,相信这三个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被誉为“亚洲飞人”,早年的时候,
苏炳添的成绩在世界短跑运动员中并不突出,甚至比较普通。苏炳添最开始的对手是张
培萌,在张培萌突破了十秒大关之后,苏炳添静下心来冷静的思考。他在那时做出了个
令人十分震惊的决定,改变自己跑步的习惯,将出发时右腿换为左腿。他那时并不知道
这个决定和尝试是否能够成功,他也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来尝试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尝试取得了很大的一个进步。事后,苏炳添说她的下一个对
手是他自己,他希望能够突破九秒九零的大关。对于他来说,他曾说:“人不应该给自己
设限,而要看看能不能逼自己创造新的成绩。我的目标就是跑得更快。”他就是敢于改
变昨天的自己,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改变自己,这四个字听起来何其容易。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才知道。冰心曾
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
遍了牺牲的血雨。”上帝之子刘伟尽管没有双手,他却可以用微笑,给予世界温暖。尽管没有双手,他却用坚持,到达成功的彼岸。尽管没有双手,他却用乐观,创造生命的
奇迹。他用脚写字,用脚弹钢琴,用旋转的身躯舞出了一支支旋酷的舞蹈。
刘伟说: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好好地活下去。他选择了后
者,在奋斗中成就自我。事实证明他成功了,而且很出色。那飞舞的黑白琴键上有泪水,
有鲜花,更有他心中的那个沉甸甸的梦想。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走出昨天的自己,所有
的阵痛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完成。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诸多的困难。有些痛苦只能通过你自己来完成,
这个过程可能会苦不堪言,但我相信,风雨之后,即使没有彩虹,也会有湛蓝的天空来
拥抱我们。
你是少年,勇往直前。愿我们每一个人在追梦的路途上,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点评】
标题中带着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以反问句式开头,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在
论述的过程中,以众所周知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和无臂钢琴师刘伟的事例来论证,他俩在
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敢于面对及时改变,最终成为“今天的自己”。叙述条理清晰,分
析有理有据,文末照应前文,升华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