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抗疫、思辨成今年高考作文关注点 阅读写作导写练
导语:
每年高考作文题几乎成了全国人民的考题,各路媒体一齐造势,把作文炒得沸沸扬
扬。各路“文豪”也纷纷卷入其中,好不热闹。高考作文题之所以享有如此待遇,其中
有这样一种观点: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情怀决定了人们对作文的特殊情结。高考作文
向来被视作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的载体,可以从中窥探教育理念的变革。今年抗疫、思
辨成高考作文关注点,这意味着让年轻一代接触时代,关注社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
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抗疫、思辨成今年高考作文关注点
(题目表明写作内容。)
①每年高考第一天,高考作文题必上热搜。媒体各展其能,名师点评、作家模拟;
朋友圈也全是“作文大赛”的“参赛选手”,或调侃,或吐槽,或回忆;很快还会有人
炮制“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逗人笑、惹人骂、赚足眼球。
(开篇引出话题:每年高考作文题必引发全民热议,引起轰动。)
②为什么只有作文题享受如此待遇?有人开玩笑说,那是因为数学物理连题目都看
不懂,只剩作文题还能说三道四。这个玩笑只戳中了部分真相,水面下还隐藏着更大的
一座山。一方面从工具理性的角度说,一道作文题 60 分,没有什么题目能比得上作文
对于整场考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自古以来,文以载道的情怀决定了人们对作文的
特殊情结。
(分析高考作文引发热议的原因:所占分值较重和文以载道的情怀。)
③今年的作文题大部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毫无意外,抗疫成了最重要的议题。
全国新高考Ⅰ卷直接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全国Ⅱ卷的中国青年代表演讲
稿,给出的材料以抗疫中的中外互助合作为主;天津卷的“中国面孔”,材料里虽然也
有杜甫、屠呦呦和快递小哥,但是,一句“走过 2020 年的春天”,还有什么比“医务工
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更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上海卷的题目谈论的是转折以及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年的疫情。其他几份考卷的题目
紧扣的是对自我和时代的认识。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一:大部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④这些题目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抗疫的主题自不必说,全国Ⅰ卷的评价历史人物,
全国新高考Ⅱ卷的讲述风土人情、历史掌故或名人故事,虽然与时事关联不大,但对学
生历史文化知识的考查只是底色,更深入考查的肯定还是学生们对历史的思考与判断。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二: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⑤这些题目还有着浓厚的思辨色彩,不少题目都可以看成是从哲学命题“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衍生而来。全国Ⅲ卷是给自己画像;浙江卷是自我定位
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江苏卷是人与信息同温层之间彼此塑造的关系;北京
卷的题目一个是信息对人的影响,另一个以“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为联想,其
实也是关于个体与群体、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上海卷的思辨性最强,简直堪比曾经网上
流传的充满了哲学意味的法国作文题。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三:有着浓厚的思辨色彩。)
⑥高考作文题对应的并不只是考生们的写作水平,自古文史哲不分家,语文学习一
直都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试难免有套路,但是好的题目却可以尽量避免“套路”和“八
股”。作文从来不是单纯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行文技巧和修辞手法,也不是靠考前突
击能提高的。一个考生平常有较宽的知识面,并勤于思考,面对作文题时往往会有较好
的发挥。
(高考作文题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⑦高考作文题影响的不只是这一届考生的成绩,它还极具导向性。具有现实意义的
题目可以让孩子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发散性强的题目可以让课外阅读受到更多
鼓励;思辨性强的题目则能够让老师更重视逻辑训练。现在的作文体裁,也不局限于议
论文,还包括实用性较强的主持词、演讲稿、发言稿,这些即使在学生毕业工作以后,
都有很大可能性会用得到。
(高考作文题具有导向性。)
⑧作文题越贴近现实,越具有超出题目本身的价值。全民热议作文并非坏事,这些题目像一束光,照向了我们刚刚走过的来时路,我们虽然已经不用考试,但是却多了一
次再思考的机会。文字的感染力量是无可替代的,我们这些已经毕业了很久的成年人,
或许已记不清数学方程、物理定律、化学元素,但是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诗词歌赋、
文章书籍,那些“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的思想情怀却会与我们骨肉相融。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来源:2020 年 07 月 08 日《光明日报》
【时代警语】
文字的感染力量是无可替代的,我们这些已经毕业了很久的成年人,或许已记不清
数学方程、物理定律、化学元素,但是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诗词歌赋、文章书籍,那
些“文以载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情
怀却会与我们骨肉相融。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高 考 作 文 题 影 响 的 不 只 是 这 一 届 考 生 的 成 绩 ,
( 1 ) 。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的 题 目 可 以 让 孩 子 们 不 再
(2) ;发散性强的题目可以让课外阅读受到更多鼓励;思辨性强的题目 则 能 够 让 老 师 更 重 视 逻 辑 训 练 。 现 在 的 作 文 体 裁 ,
(3) ,还包括实用性较强的主持词、演讲稿、发言稿,这些即使在学
生毕业工作以后,都有很大可能性会用得到。
2.读写一体化训练 (开放性试题)
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认为,时代关注、人文关怀、思辨特征始终是高考作文需要紧扣
的要点。今年抗疫、思辨成高考作文关注点,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请写出你的看法和思
考,不少于 500 字。
【相关链接】
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高考作文题?
2020 年全国高考 7 月 7 日开考,作为首门科目的语文考试,每年的作文题目都备
受关注,今年也不例外。从汇总起来的各地题目来看,这些题目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
“内”,同时给了考生们充足的表达空间和展示思想的舞台。
高考作文题向来和社会生活、时代风貌息息相关,今年全国作文题共 11 道,不出
意外,和疫情防控相关的题目出现在不少试卷中。此外,刚刚组网成功的北斗卫星导航
系统、智能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等题目体现着科技带来的改变。而
上海、浙江的题目更聚焦对于人生、家庭和社会的思考。高考作文题忌偏、忌怪、忌让
人无话可说,今年各地的题目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贴近性。正如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所说,
时代关注、人文关怀、思辨特征始终是高考作文需要紧扣的要点。这也为语文教育树立
了导向,靠押题、刷题等“题海战术”在高考作文中将越来越难以获得好成绩,而读书
较多、视野较宽的考生就比较能较好地发挥。
但是从社会关注度来看,高考作文题又仿佛不仅仅是一场选拔考试的组成部分,这
些年更逐渐成为一个公共话题。今年的作文题一出,当天就有媒体评论员、作家、大学
生等模拟写作高考作文,网络上各路段子手也纷纷摩拳擦掌。作家叶永烈生前保持这样
一个习惯,每年高考作文题目公布这一天,他一定会中断一下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尝
试写一篇“高考作文”,这些共同构成了社会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图景。那么,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高考作文题目?
除了作文题能够反映社会发展、折射时代精神之外,我们其实也在期待着年轻一代
如何挥笔作答、初试啼声。大部分高考生正值十七八岁的花季,正是从少年向成人过渡
的阶段。高考作文作为选拔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考查知识面、文字表达、逻辑
思维等应试能力之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三观是否成熟端正、对重大时代议题的感
知同样囊括其中。我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什么?对于国家和社会和我有何关联?如何看
待未来和变化?时代大潮之中个体如何发挥能动性?面对崭新的时代和巨大的变局,年
轻一代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回答好这问题,不仅能够完成这篇命题作文,未来也能从容
应对人生中更多、更难、更复杂的考题。
置于宏大的背景之下,出题人其实正是这个时代。所以,这不仅是一场语文素养的
考核,是对年轻一代思想的触摸,是代际之间的一次互动。人们如此关注高考作文,除
了作文成绩占高考成绩比较重大,实际上也是对这批年轻人的关注。也许这些文章并不
是句句精到、篇篇锦绣,但他们是在用年轻的声音回答着时代之问,值得我们好好倾听。
相信很快,就如同往年一样,几篇高分作文将会见诸于报端、热转于朋友圈,赢得
人们的交口称赞。但是作文也如同“万古无同局”的棋局,对更多的考生而言,除了实
际的分数,可能若干年过后他们还会记得这个夏天写过的文章,并且会不时回味着当年
的命题,更新着自己的答案。
来源:2020 年 07 月 07 日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