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高考备考:6 大主题,时评满分段落基因解密,高分不难
编者:会读时评,会分析总结,会运用,高考作文高分等着你
科学精神
每一个科学家最赢得社会关注的就是获得科学荣誉的时候,可最值得感动的时刻却
是埋头苦干、艰苦跋涉的时候。前者是“椅子”,后者是“板凳”,不能“甘坐板凳”,
就不会“坐上椅子”。正如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历经
数百次失败,才收获世界级荣誉;“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
“用最原始的办法”破译原子弹的奥秘……如果科技界设有“板凳奖”的话,每一个做
出重大科研成就的科学家,都可以拿这个奖。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冷板凳精神”》
规律解密
中心句+并列论据+假设分析句+总结句
人生奋斗
奋斗是时间价值的赋予者。对个人而言,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对社会而言,
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所以中国人自古就有着强烈的时间观念,坚信“一寸光阴
一寸金”;中国人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持续奔跑,践行“时间就是效率”;中国人用沧海
桑田般的历史性巨变,印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迈进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勠力同心,用汗水把奋斗浇铸成最亮丽的人生底色,用奋斗让时
间拥有了创造奇迹的神奇魔力。
——《用奋斗定义时间的价值》
规律解密
中心句+分析句+内嵌名言的举例论据+总结句乡村振兴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
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
规律解密
中心句+分析诠释句+经典事例+分析总结句
扶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战中,没有枪林弹雨,但同样有冲锋陷阵、奉献牺牲。湖南省炎陵县原
县委书记黄诗燕,常年奔忙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之路;
安徽临泉县刘桥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颜亮亮,对贫困群众的事比自家的事还上心,为解
决一个贫困户的户口问题,历时半年、多次跨省协调;安徽省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党总
支原委员柳西周,身患重病仍念叨着贫困户的名字;广西田东县龙邦村党支部书记蓝茂
东,带领村民搬离大山,发展特色产业,奔向美好生活……
这些扶贫干部先进典型身上,体现的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精神、“不破楼
兰终不还”的攻坚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是新时代满满的正
能量,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这样的扶贫干部值得点赞》
规律解密
中心句+排比事例+内嵌名言式排比分析+总结性句子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
《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
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
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规律解密
运用名言典故,分析论证工匠精神,增加文化内涵;分述论据,总结概括,逻辑严
谨。
青年强国
什么是青年?这不仅是一个年龄问题,更是生命质量的定义。李大钊等革命志士用
鲜血告诉我们,青年是一种信仰;钱学森等科学家用行动告诉我们,青年是一种理想;
马云、马化腾用创新告诉我们,青年是和时代牵手;最近对青年的响亮回答,写在援鄂
医护人员们摘下口罩的勒痕上,写在杜富国们敢于牺牲的行动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叫青春,那些不负青春的生命叫青年!
——《青年强国 舍我其谁》
规律解密
设问+概念诠释+排比实例+分析总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