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3份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3份含答案)》 共有 14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热点试题综合练(4)‎ ‎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充分体现了(   )‎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C.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D.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2、1917年3月列宁曾这样提出:“我们的策略是完全不信任新政府,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这是唯一的保证)”。‎ 材料中的新政府是指(   )‎ A.沙皇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D.人民委员会 ‎3、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 这些改变说明(   )‎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4、1954年12月,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由此可以看出1954年以后(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5、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出现的“关门主义”倾向,毛泽东提出了“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观点,指出:“民主党派背后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把头发”,“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体现这一认识的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到1968年9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作为各级地方的临时权力机构。‎ 该机构(   )‎ A.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大倒退 B.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D.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积极性 ‎7、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英方提议以主权换治权,二者的分歧主要在于(   )‎ A.香港社会制度能否不变 B.香港主权和治权的归属 C.“一个国家”的政治前提 D.中英两国综合国力的强弱 ‎8、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迄今为止共有6个成员国 B.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C.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是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9、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下列表明第三世界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国际力量的事件有(   )‎ ‎①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④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1971年8月,美国代表乔治·布什向秘书长递交了一封书信:“我们不讨论谁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我们所做是以联合国这个政治为主的组织对此一现实——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 这表明他企图(   )‎ A.继续保留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通过双重代表,竭力的制造两个中国 D.只有台湾才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 ‎11、20世纪70年代,世界风云急剧变化,出现了大动荡、大改组的局面。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其余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是第三世界。后来,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別会议上阐述了这一理论,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 ‎“三个世界”理论反映了(   )‎ ‎①冷战背景下两大阵营的对峙 ‎②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③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④中美两国在其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具有一定共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这一组织的特征有(   )‎ ‎①结伴而不结盟 ‎②安全先行 ‎③互利协作 ‎④政治经济合作实体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阅读下列材料: ‎ ‎“舞是诗兮诗是史”。‎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去年”指哪一年 ? “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45年,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1949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4、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鞣竭部为止,百余年间,唐王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   材料二 盖以言民族,有史以来,其始以一民族成一国家,其继乃与他民族揉合搏聚以成一大民族。民族之种类愈多,国家之版图亦随以愈广……至今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列强殖民地之地位矣。故吾党所持之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欧战以还,民族自决之义,日愈昌明,吾人当仍本此精神,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 ‎——1923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宣言》‎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国民党民族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 ‎ ‎ ‎ ‎ ‎ 答案 ‎1.A 解析:根据材料“无产阶级……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生产工具集中在……无产阶级手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故A项正确。 ‎ ‎2.B ‎ ‎3.D ‎ ‎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1954年全国人大已经建立,全国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故B项正确;政协成为政治协商的机构,故C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故选B项。 ‎ ‎5.B ‎ ‎6.A 解析:根据题干“1968年9月”“军、干、群‘三结合’的领导机构”可知是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革命委员会,是一个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利机构,实质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A项正确。B项地方咅级人民代表大会因为文化大革命而遭到破坏,排除B。革命委员化与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无直接联系,排除C。文化大革命中,政协制度遭到破坏,不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7.B 解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强调的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香港的主权应归还中国,治权属于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方的主权换治权提议本质上是将治权剥离出主权。故二者的分歧在于香港的主权和治权的归属,B项正确。 ‎ ‎8.B 解析:由于2017年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故当前上合组织共有8个成员国,排除A项。上合组织的成立,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当前,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故排除C项。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但不符合题意, 排除D项。 ‎ ‎9.B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不能说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故①错误; 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表明亚非国家的兴起,故②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故③正确;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区域性经济组织,故④错误。故选B。 ‎ ‎10.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中华民国一直以来是联合国忠实会员,另一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则统治着更多人口——做政治上的决定”等信息可知美国代表乔治·布什企图通过双重代表,制造两个中国,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不如C项全面,故排除;B、D两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 ‎11.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毛泽东提出的是“三个世界”理论, 它不能反映冷战背景下两大阵营的对峙,①不符合题意;“三个世界” 的划分,说明新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②符合题意;题干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1974年”, 当时世界处于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之下,但已经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三个世界”理论正是这一国际形势的体现,③符合题意;20世纪70 年代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美两国在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在反苏问题上具有一定共识,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 ‎12.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的特征为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故②③正确。本题选A项。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13.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3.抗日战争的胜利。4.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 ‎14.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发展边疆经济生产;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 ‎2.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三民主义的指导。‎ ‎3.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