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全册课时作业(人民版35套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全册课时作业(人民版35套含答案)》 共有 36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课时作业8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柳州高三基础调研)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达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A、B、D项是其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答案:C ‎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原告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邻居砍伐了他的葡萄树,但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没有严格使用法律术语,最终败诉,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审判程序”的特征,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B ‎3.(2018·包头高三八校联考)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 C.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D.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 解析:‎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中对于雅典一年召开40次,6000人几小时制定政策的做法感到怀疑,实质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D正确;A和B均不是材料中体现出的实质问题;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故C错误。‎ 答案:D ‎4.(2018·西宁高三诊断)梭伦改革前,城邦公职人员由贵族会议“自行选举”。改革后,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这一变化有利于(  )‎ 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B.民众参与城邦一切政务 C.产生高素质领导者 D.雅典平民掌握国家权力 解析:“公职人员先由各部落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再在这些候选人中抽签产生”说明选举不再由贵族掌控,故A项正确;B项中一切政务说法绝对;抽签选举难以选拔出高素质领导者,故C项错误;雅典仍然是贵族掌握国家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8·西安高三阶段测评)在克里斯提尼时代及之后的时间里,富有的贵族在消费上受到不断增加的限制和压力,他们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多于个人消费。有一条法律规定,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入不得超过“10个人的3天的劳动”。这表明(  )‎ A.城邦公民拥有共同信仰 B.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 C.禁止富人进行奢侈消费 D.法律注重保护人民的利益 解析:材料反映的富有贵族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并对其消费进行严格限制,表明雅典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平等,B项正确;城邦公民拥有共同的信仰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限制富人进行奢侈的消费而不是禁止,C项错误;在古代雅典,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人民利益,且D项表述与材料主题不符。故答案为B项。‎ 答案:B ‎6.(2018·兰州高三评估)据记载“伯里克利(或说厄菲阿尔特Ephialtes)颁布了出庭陪审者履行义务的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这一做法(  )‎ A.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为了获取津贴 B.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C.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是伯里克利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 解析:根据题意“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古希腊货币单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古代希腊在伯里克利时期对公职人员实行的津贴制,以调动贫困的公职人员参加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故B项符合;A、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并非“每位雅典居民”的民主,排除C。‎ 答案:B ‎7.(2018·大庆高三阶段验收)一般希腊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它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甚至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作出无条件的牺牲。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 A.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C.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可以看出,古希腊城邦所有事物都体现出集体性的内涵,生育和结婚是城邦的事情,不仅是自己的事情,城邦的权力至上,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材料体现的含义相悖;C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稳定的要求。‎ 答案:B ‎8.(2018·大连高三联考)罗马共和国初期的法律,许可债权人把长期拖欠的债务人逮捕,关在私设的地牢内,把他卖充奴隶,甚至杀掉他。平民要求废除这些法律,并减轻他们的债务负担;……“公元前494年,为数颇众的平民退出罗马,移到城外3英里的阿尼奥阿河畔之圣山,发表宣言,除非他们的要求获准,他们不再替政府打仗及工作。最后元老院满足了平民的要求”。由此可知(  )‎ A.这次斗争的方式是非暴力不合作模式 B.直接导致罗马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C.这时期的罗马法已经是成文法 D.双方的妥协使罗马的社会矛盾得以消除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平民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迫使元老院同意 “废除这些法律,并减轻他们的债务负担”,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平民反对“许可债权人把长期拖欠的债务人逮捕,关在私设的地牢内,把他卖充奴隶,甚至杀掉他”这些法律,没有体现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是否是成文法,排除C。D项错在矛盾的消除,应该是缓和矛盾,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9.(2018·青岛高三统测)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规定:“凡依‘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凡主张曾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上述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维护私有财产 B.具有契约自由原则 C.协调债权关系 D.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解析:材料体现了合同法领域的“根据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谁主张、谁举证;和谁违约谁担责”等内容,体现了契约自由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不一定是或不完全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协调债权关系,故A、C不是最佳选项,排除;材料只涉及合同法领域的某些重要内容,不能体现内容全面,故D项错误。‎ 答案:B ‎10.(2018·吉林高三段考)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 A.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对私产做出了合法保护 解析:“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说明罗马法突破了民族的界限,为各民族交易树立了榜样,故A正确;C是《查士丁尼法典》颁布;C中民族矛盾消失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私有财产保护,故D错误。‎ 答案:A ‎11.(2018·唐山高三质检)在古罗马人的意识中,总有法与法律之分。 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则包括“限制和禁令”。西塞罗说:“如果某个规则不应当被确定为法,确认该规则的法律则是无效的”。根据西塞罗的观点,罗马的法律(  )‎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 B.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基本原则 C.是社会道德与法律规则的综合 D.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法与人定法两部分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在法和法律的概念,“法指向公正、自然和神意”,法律包括“限制和禁令”,而西塞罗的观点体现出法比法律更重要,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C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道德部分;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B ‎12.(2018·聊城高三调考)“对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这种‘民法尤胜于刑法’的法律形式一直都很重要。” 这表明(  )‎ A.罗马法保障每个罗马人的利益 B.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 D.民法的社会重要性比刑法大 解析:材料“对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民法尤胜于刑法”说明罗马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故B项正确,D项错误;A项错误,错在“每个罗马人”;C项错误,罗马法为近代欧洲法律提供了基础。‎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8·平顶山高三调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 ‎——[法]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 材料二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8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解析:第(1)问,由“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可以得出罗马的扩张及多民族的融合;由“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可以得出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大量篇幅来记载”“却往往非常简略”可以得出注重礼仪,忽视实务;由“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可以得出流于形式、难成体系。第二小问,可从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等角度回答。第(3)问,由“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可以得出对罗马产生的作用是稳定社会秩序,再由教材知识可以得出强化了司法精神;对于中国,由所学知识可知强化了等级观念,阻碍了经济发展,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1)背景: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流于形式;难成体系。‎ 成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束缚。‎ ‎(3)对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 对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 ‎14.(2018·威海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重要倡导者。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气候、土壤等要素,对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性格、道德面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请结合上述观点及所学知识,谈一谈您对“地理环境决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这一问题的认识。(26分)‎ 解析: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是绝对的。答题要分析观点合理之处,列举雅典的地理环境中与民主制形成相关的因素,如:多山多岛、平原狭小。但是,更要指出观点的不全面之处,从历史看,雅典的民主是逐步确立的而非天生的;经济上的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才是政治制度的决定因素;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并不需要与雅典类似的地理环境。所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不符合唯物史观。‎ 答案:地理环境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或根本原因。‎ ‎(1)多山多岛、平原狭小等地理环境,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雅典并非一开始便是民主制,且民主制也未长久维持下去。(或“与雅典地理环境相似的其他希腊城邦并未形成民主制”或“相似地理环境同样也可能形成专制政治”等)‎ ‎(2)海外贸易或工商业的发达,才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并非一定需要类似雅典的地理环境,才能有商品经济的发达。(或举例证明“与雅典地理环境迥异但工商业发达同样形成民主政治”等)‎ ‎(4)“地理环境决定论”不符合唯物史观。‎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